比唐骏学历造假更大的杯具……(7月8日)


 

媒体说,有“学术打假斗士”之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似乎与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干上了。先是质疑唐骏在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系伪造,因为在该校的校友名单中查无此人;而且在相关数据库中也找不到其博士毕业论文。随后几天方舟子还对唐骏的数项发明专利和海外创业经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唐骏对方舟子质疑的回应是“从来没有说我是在加州理工大学拿到过博士,但是确实在加州理工大学曾经有过一段研究的经历,确实是拿到了博士,在西太平洋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

   方舟子继续发博文揭唐骏的“短”,称花数千美元即可买到唐骏母校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这则轶事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70年前,钱钟书先生写作《围城》中的情节。

 

对于留学海外,我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崇拜,甚至认为那不过是把自己的内存被国际化重新格式化了一遍,扫荡了从语言到行为模式,乃至于所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意识形态,甚至包括在内心的利益倾向。

从本质上是花钱买“杯具”,在很大程度上是让自己认不清自己的祖先的行为。

唐骏的学历是否造假,从小的方面看,是他的个人诚信度问题,也许会演变成为他所服务的企业的诚信与公众形象甚至股市的表现,但我认为这不是最恐怖的事情。比这更恐怖的是总是有人拿这个说事儿,以被人们崇拜的程度高低不同把学院都分个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学院就可以有不同级别的收费。

 

为什么会有人揪着唐骏所谓“学历造假”事件不放过去呢?

那原因之一怕是借助唐骏的名气炒作自己罢了,这与娱乐界的宋祖德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冠以科学以及追究真相的帽子,都难以掩盖其达到为自己扬名,并以名带来利益的世俗化的思维方式。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也是在两年半之前,“揭露”特仑苏致癌的始作俑者,也是一个有留洋美国背景的中国人。对于此等事情,本人素来认为是一种丑恶的行为。

 

2009218日,我在文章《特仑苏牛奶风波的幕后探究》中提到:

如拿破仑那句名言所说:“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这一基本常识将是中国经济的莫大威胁。不但金钱,似乎连科学家也没有了祖国的概念,沦落成为跨国机构的工具。

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股价大跌。2008年9月17日停牌前,其为每股20港元,9月23日复牌当日即大跌66%,11月,一度低至6.65港元。特仑苏的事件之后,更是逼迫得老牛字字珠玑地写出了“万言书”,而且幸亏有国内的企业家关键时施以援手,才从危机中暂时化险为夷。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其中所造成的损失又何以计算的清楚?

 

原因之二是媒体的推波助澜。

媒体是为公众的注意力服务的,这是其“神圣的”职责,但媒体不分轻重,不去追究事件背后将会有什么样的正面与负面因素,整个国家社会甚至民族会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与代价,而一味的迎合某些人的好奇与私利,就显得不够明智了。或许那个传说中的加州理工大学名声鹊起,就此提高针对中国人的学费,得到渔翁之利,也未可知呢!

专家想扬名,媒体想充实内容、寻找暴料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主管机构希望杀一儆百,维护其权威性的尊严,百姓都需要找个机会表明自己的正义感、大义灭亲,以及对奸商的同仇敌忾。

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却沦落为别人手中的工具,无形中临阵倒戈。

 

原因之三是某些人为什么要好奇?

在本人分析,这大体是崇洋媚外的心理在起作用。是否由于是美国著名学院,所以就会是值得信赖的,相反假如是国内的不知名大学,是否就没有什么可招摇的?

 

钱钟书先生写小说《围城》,里边的方鸿渐就买了某个野鸡大学“克莱登大学”的博士,那之后一直无法抬头。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使同是野鸡大学买来的文凭,之后的成就也有如天壤之别的,就如方鸿渐,同“不学无术”只获得个有名无实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他混得就远不如韩学愈。

即使那个西太平洋大学再名不见经传,唐骏先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没有任何博士学位,又当如何?

 

70年过去了,我们的国民依然以喝洋墨水,中洋举人为荣,并形成更为宏大的潮流,这就显得颇为让人汗颜了。在本人看来,那不过是让自己沦落成为洋人的思想与文化的附庸,做他们进行各种非武力侵略的传教士罢了。

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与民族,难道不是巨大的杯具吗?

 

贾春宝

2010年7月8日星期四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