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做猎人还是做牧人?(三)


  牧人,以产品为牧场 

  如果你对历年富豪榜有关注的话,你就会发现,多数首富都来自上市公司,杨惠妍是,王传福是,许家印也是。成就他们的是资本运作,让他们的排名大起大落的也是资本的运作。

  但是,在这些个首富中,有两个人与众不同,他们不属于“资本”家,一个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另一个是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这两个人非常的相似,都是一不上市、二不做房地产,只热衷于实业。这一点,我们从两个人的发家过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宗庆后在1987年开始创办娃哈哈,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20年后,娃哈哈卖到了全国都是,成为 “中国饮料第一品牌”,并且在今年成为中国首富。不同的是,历年来,上榜的富豪要么是房地产商,要么是上市公司的老总,而这一次,宗庆后却是靠着一瓶一瓶地卖水、卖饮料登顶首富,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对房地产行业,他没有太大兴趣,所以也决不投资房地产。而对于上市,娃哈哈不差钱,所以也不上市。用宗庆后自己的话说:“我这些年一直在坚持主业发展,所以也没搞其他的行业。尽管人家有暴利,我也不眼红这些。”也就是说,娃哈哈只专注于水和饮料,他的利润完全是通过产品的创新和营销获取的。

  和宗庆后非常相似,刘永行也在抵御地产的诱惑,其旗下资产也未通过上市的方式在资本市场放大。刘永行始终认为,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之本,所以他觉得更适合做实业,虽然现在很多人有点瞧不起实业,特别是瞧不起传统产业,但他非常愿意愿意做。所以,这些年,刘永行基本上只做饲料和铝业,其他行业只要不是他的优势绝对不碰。就连他自己都说:“过于宽松的资金容易让人的头脑膨胀,我们希望用钱最好紧一点。”

  正是基于这种对产品的专注,刘永行在其他富豪的财富大幅度缩水的情况下,反而越积越多。《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2010年这四年中,刘永行的财富数目分别为15亿、19亿、30亿、50亿美元。
如果说韦尔奇和莫瑞茨是猎人的话,那么宗庆后和刘永行就是牧人,因为他们有着更多的牧人的特点,主要专注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于投资而言,这不是他们的兴趣,产品才是他们的追求。所以,我们说,宗庆后和刘永行是典型的产品牧人。

  如何做好一个牧人?我们不妨学学他们二位,建好自己的牧场,放好自己的牧。那么,牧场上什么是你的土地?生产资料。什么是你的牧草?是你的产品。有了土地和牧草才能饲养好牲畜,有了生产资料和好的产品才能有大的利润。因此,要想做好牧人,专注产品才是王道。

  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具备三样能力即可,哪三样?一是要有实业家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够专注于做实业、愿意做实业,有做实业的能力和条件。二是要有较强的研发生产能力,有研发就有创新,没有创新的产品不可能长命。三是要有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有产品没市场,那一切等于零,如果营销网络强了,产品就会变成产值,营销也就会变成盈利。

  可能有人会说,做牧人真好,没有风险还很稳健。那是不是牧人就一定比猎人好呢?未必。做什么都没错,错就错在你没能力,有想法先要有能力,并且提升能力才能实现想法。很多时候,失败就是因为很多具备牧人条件的人却去做了猎人,或者说具备猎人条件的人却去做了牧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其实,最好的选择不是做牧人或者是做猎人,而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能力确定做什么。

  游走在猎场与牧场之间

  有些人既做猎人又做牧人,这是有高难度的,它比做猎人难,比做牧人更难。但还是有人做好了,这是要看水平的。市场就像是一个狡猾的狐狸,只有好猎手才能斗得过他,比如思科。

  思科系统公司,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像许多其它技术公司一样,当主营业务市场逐渐成熟后,思科在努力固守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其它领域的业务,包括:安全、光纤网络、IP电话、家庭网络、无线技术和存储。并且思科会把每年研发费用的50%投入到这六大“先进技术”。

  在企图征服其它领域时,除了必要的研发,思科一贯的做法是收购。它把收购作为发展业务和进入新市场的手段之一。虽然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并购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思科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并购之路。自1993年进行第一笔收购后,迄今为止已收购了110家公司。在过去13年时间里,平均不到6个星期它就收购一家公司!不同的是,思科一直在健康地稳步成长。据调查:思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在上市16年后,思科的市值达到了1200亿美元,相当于戴尔、施乐和苹果公司的总和!无疑,它是一家既精于实业又精于投资之道的公司。

  所以,有人提出来,要向思科学习。但学也不是盲目的学,要看自己的风险偏好。中国企业家风险偏好更高一些,但不管赌技有多么好,少了一条原则,你就是最后的输家。什么原则?安全边际原则,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购买价值1元钱的股票。也就是说,用比实际价值更便宜的价格买入好股票,而一旦用4毛钱买到了价值1元钱的股票,你就有了“6毛钱”的“安全边际”。所以,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说:“我把投资成功,永不亏损的秘诀精炼成四个字——安全边际。”巴菲特50年的投资经验也告诉大家:“安全边际原则仍然非常正确,非常有效,永远是投资成功的基石。”

  有了这条原则,是做猎人还是做牧人就有眉目了。我们可以把企业家的偏好和能力分为十个等级,猎人在一端,牧人在一端。靠近1、2、3等级的一端就是牧人,比如华为、富士康,专做实业。纯投资的像红杉集团就会是在8、9、10等级,猎人的一端,只做投资。而中间的4、5、6、7级就是既可以做猎人又可以做牧人,比如思科。偏好不同与能力等级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总而言之,做实业还是做投资,做猎人还是做牧人,必须要弄明白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看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偏风险还是好稳健;二是看自己的资源能力,是有猎枪还是有牧场。一旦前提搞清楚,决策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