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和固安争做第二个燕郊将自食其果


             香河和固安争做第二个燕郊不会有好结果

                                    文/马跃成 

     燕郊因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北京,乃至全国名声大震,然而也因为房地产的兴衰而被人们所不齿。最近一篇介绍香合的文章标题就是“香河崛起不做第二个燕郊”。燕郊咋就成了一个失败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人们在议论固安的楼市时也是在问,固安会是第二个燕郊吗?
     燕郊的发展得益于其与北京的地理距离,燕郊与北京城区的距离比北京市的一些区县都要近的多,不知道为什么当年在顺义、密云、平谷、通洲划入北京行政区时,偏偏把燕郊给甩了出去。
     燕郊以距离优势发展,其实也有时限性,机会总像流星雨,一把抓不住,就烟消云散了。若干年以前,距离近是优势,现在还是优势吗?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修建,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已经大幅度缩短。比如现在从北京到天津的城际铁路才半小时时间,而到石家庄、唐山、承德也都划入了一小时城市生活圈。
     现在反倒是在城市内部的行动慢如蜗牛,燕郊到北京因为只有一路930公交车,天天都是人满为患,出行极为不便。燕郊在以房地产为经济发展引擎的主导下,住宅小区成片发展,但是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却严重不足,只有住宅怎么能叫城市?
     开发商没有能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这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但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却都是开发商特别乐意炒做的卖点。八通线要通到燕郊影都没有就成了房价上涨的理由。
     最近一年来,固安的项目在炒作北京南城开发战略和首都第二国际机场概念,位于北京以南的固安,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50公里左右,上高速后路途较顺利的话,车行时间约为一个小时。
     北京大兴区轻轨通车将在10月份通车,但是这个轻轨的终点站距离固安还有30公里,未来三年北京市政府斥资京南2900亿元巨资等当下和预期的重重“利好”。第二机场的落成带来的利好将辐射整个南城区域,新机场会给南城带来大型的功能性项目配套,促成新的临空经济带的形成,极大的促进区域发展进程。这都让京南固安找到了兴奋点。
     同样的情形在河北涿州、香河也发生着。和燕郊比起来,固安、香河、涿州都属于较晚走入北京人视野的“新城”。
     距北京45公里的香河,前几年在北京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能买到便宜家具的集散地。如今,万科、绿地、万通等国内品牌房企纷纷进驻,使得香河一举成为置业热地的风向标。
     随着香河房地产用地被品牌房企瓜分完毕,家具城、产业园等配套资源臻于成熟,这片和通州毗邻的“大北京”地块价值,正在日趋攀高。
     有北京的专家认为:相对北京来说,目前的香河是一个价值洼地。对很多在北京工作的北京人和“北漂”人来说,香河的房价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香河和廊坊正处在“大北京圈”或者叫“京津冀”的中间位置上,而且有比较便捷的交通。从四环路开车上京沈高速,不赶上修路的话最多40分钟就能到香河,这一点比燕郊还好。三五年后香河应该可以融入北京,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区域。
     但是香河方面还是有点谈燕郊色变,他们说,香河楼市不会参照燕郊发展。香河已有及规划中的产业、商业配套,使就近工作成为了可能,而不是像燕郊那样的“睡城”。香河有足球训练基地,还有家具城、天下第一城,对外有一定的影响力。香河本地的其他行业发展也非常迅猛,包括传统的纸制品包装、金属制品等。香河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房地产企业在香河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现在,已经有了二三十家全国知名的品牌房企,包括万科、富力等,扎堆进驻香河。
     但是这种围绕着住宅说发展的思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都是在走燕郊的道路,以前通州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二三十家全国知名的品牌房企进驻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人们买房也不会因为有了知名房企就舍弃北京到香河买房了。
     靠房地产发展只能让炒房族短期获利,一个地区的发展还是要走产业之路,如果北京周边的这些河北的新城能够承担起疏散北京产业的功能,站在大北京的高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那么,这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才有动力和活力。

              

   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