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冒牌10086盗费问题的真相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些年,有关运营商的谣言一个接着一个,不仅有“响一声电话回拨后立即产生数百元话费”、有“拨打95、96开头的电话被高额吸费”、还有“0950开头来电接通吸费500元”等,这些谣言一个个传的神乎其神,更有N多人跳出来现身说法,可就是没有一个实际案例。
  前不久,有位非常有才的记者还炮制了一则“WIFI上网产生GPRS流量”的报道,为此我还回击了一篇博文。可是,还没歇息几天,今天又看到“小心冒牌10086盗费”的报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冒牌10086盗取话费的谣言纯属瞎扯
  今天的新京报上,刊登了一则“小心冒牌10086盗费”的报道,被各大网站广为转载。按照该记者的说法,最近接连有消费者遇到以下情况:
  骗子假冒10086号码致电手机用户,说是要检查手机线路,并要求用户按#或其他按键,只要用户照做后,对方就能连接到用户的SIM卡,盗用卡里的钱。
  看后,我很无语。
  为何现在的记者们如此有想象力却又如此缺乏常识了呢?难道记者的职业已经不是报道事实而是撰写小说了?在报道之前,记者没用脑袋稍微思考一下问题的可能性吗?请问对方怎么连接到用户的SIM卡?怎么盗用电话卡里的钱?
  1、直接盗用?当用户接听电话时,若对方显示是10086开头的号码,那么计费系统就会将这条话单批成免费,根本不会产生话费,所以也就不存在盗费问题。
  2、资金转移?用户话费帐户上的资金有可能转移到对方账户上吗?这更是瞎掰。账户资金转移是很容易产生套利行为的危险功能,所以运营商都是严格管理的,别说网上营业厅没有这个功能,就算到了营业厅,一般的营业员也没有此权限。显然,通过几个按键就让话费转移是根本不可能的。
  3、盗用身份?要是按一个键就会被盗用身份,那么目前的移动通信体系早就已经崩溃掉了。理论上,若能拿到对方的SIM卡,运用专业的设备是可以复制的。去年淘宝上的上网卡事件就是因为复制卡缘故。但是说通过一通电话就能复制SIM卡,那可是神话了。
  所以,无论如何,骗子都不可能盗用电话卡的话费。
  
  二、真相解析:骗子骗取了用户的银行卡号和密码,然后取走了银行卡上的钱
  虽然记者的报道有些瞎扯,但这件事情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昨天有一杭州当地媒体的记者就向我们咨询过这个问题。记者说是当地公安局接到相关报案,我们向该记者解释了一下:假冒10086是有可能的,但盗取话费是绝无可能的。
  那么,事情的真相应该是什么?
  一般人应该不会无聊到去报假案,说明用户确实可能是被“盗费”了。可是,为何用户不找移动,而去找公安局呢?
  按照常理,若用户的话费帐户被盗,那么必然先找运营商,而非公安局。但是,我们这边却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投诉。
  联系到其他一些的诈骗案件,我认为,真相估计是:用户卡里的钱确实被盗了,但这个卡是银行卡,而非电话卡。
  稍微关心过此类诈骗的人都知道,银行卡的安全机制是非常成问题的,只要获取了用户的银行卡号和密码,骗子就能自己制作出银行卡,然后取走用户账户上的钱。很多诈骗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用户上当受骗,被骗子骗取了银行卡号和密码,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被取走了钱。
  据我估计,这次假冒10086事件,就跟以前骗子假冒公安、法院等电话一样,估计是在电话里诱骗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骗子获取资料后自己制作了银行卡,然后取走了卡上的钱。
  这位记者估计是听到了一些关于此事的风声,然后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对传言进行了艺术加工,并融进去一些模糊不清的相关资料,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冒牌10086盗用了用户的话费。
  如此加工,真可谓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啊。
  
  三、运营商的责任:必须解决VOIP电话号码的透传问题
  这个案例中,运营商并非没有责任。
  这几年,各类电信诈骗层出不穷,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利益损失。电信诈骗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用户自身原因
  很多用户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另外对公检法等权力部门存在很大的惧怕心理,否则一旦骗子假冒这些部门的号码行骗,很多人都会在电话里乖乖地透露出银行卡号和密码,有些人更是一个劲地要将钱转移到“安全账户”,即使亲人、银行和公安局拦着都要去转。
  2、银行方面原因
  对于骗子来说,银行卡基本属于不设防的。只要骗取了用户的卡号和密码,骗子就能轻松地复制出银行卡。很多诈骗案例中,银行卡明明在用户手上,而钱却被取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是银行能够尽快淘汰磁条卡,对这些卡的管理能够做到运营商SIM卡的水平,那么此类诈骗就不会发生了。
  在打击骗子方面,银行一直是要求实名的。但是一碰到此类诈骗案例时,所谓的实名制也就成了空架子。
  3、运营商方面原因
  本文案例属于典型的改号诈骗,而改号诈骗的问题根源在于VOIP电话的号码透传。
  理论上说,VOIP电话的号码传送也要符合一定规范。但是,这个规范的实现却完全靠各地运营商的自觉,而非传统电信网那样对不规范号码进行直接拦截。这使得VOIP电话实际处于一种透传状态,不管什么号码都可以显示,理论上可以假冒任何号码。
  我接到过很多次VOIP电话,有同学国外打来的,有某银行外呼的,也有FLG从国外过来的宣传电话。这些VOIP电话的号码显示,基本上没有一个让人看得懂的,有些干脆完全没有号码。
  
  VOIP电话的乱象,跟长期以来固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的不对称结算政策有很大关系。由于固话打移动基本不用结算,所以当年很多地方的固话运营商都在搞IP回拨业务。
  几年前,我做过回拨电话的专题分析。分析中就发现,这些固话运营商往移动这边送10086号码以实现被叫的免费。这个问题发现后,移动这边在关口局上对10086号码进行了拦截,但由于拦截只能精确匹配,所以一些10086XXX的号码还是不能彻底拦截,这使得骗子借用非法VOIP落地通道,模拟10086进行诈骗提供了可能。
  一些固话运营商不仅自己搞回拨业务,而且还出租电路中继给外部公司做VOIP业务,而在出租之后又疏于管理,导致此类通道被骗子用作诈骗通道。
  我认为,面对目前VOIP的乱象,仅仅强调严格管理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还是应该从技术规范方面入手解决。
  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应该让VOIP电话更传统电话一样,在各设备之间都实施严格的号码检测,发现不规范号码就直接拦截,如此才能根治泛滥的改号诈骗问题,才能挽救面临诚信危机的电信网络。
  
  四、对用户的建议
  防范此类诈骗,我有以下建议:
  1、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电话里、在网络上透露此类信息。
  2、当地想验证对方号码的真实性时,别按骗子说的那样去查114,这么做P用没有。若你不能确认对方身份,只要挂断电话,回拨一下就能判断真假。骗子可以利用VOIP的号码显示问题欺骗你的眼睛,但并不能真的盗用对方号码。
  3、运营商绝对不会在电话里要求你往银行卡上转帐什么的。对于涉及钱的事情,请自跑到营业厅去处理吧,现在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很多,跑一趟并不麻烦。
  
  五、结束语
  谣言这东西,往往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此才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记者们已经成了很多谣言的源头,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擅长捕风捉影、擅长艺术加工,但却缺乏基本常识,且又不愿咨询专业人士。
  如此谣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公信力,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记者们,报导之前,请多些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