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被封杀” 她的喊冤刺痛了谁的神经?
前不久,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华中师大的讲座中举例直指凤姐及某些婚恋节目低俗,称应坚决叫停此类低俗电视节目,由此凤姐将“被封杀”的消息逐渐传开,而凤姐罗玉凤针对朱虹所指的“低俗”也进行了回应,罗玉凤表示“我不低俗而是社会低俗”。
对于朱虹的发言以及“封杀”消息,罗玉凤在个人微博“喊冤”,发表了如下声明:“广电局要封杀我,可以!他在封杀之前作为一个被他封杀的对象,他首先应该提前至少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通知我,第二要让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被封杀,我因为什么原因被封杀,我的问题出在哪里。第三封杀我可以,封杀我要有法律依据,必须指明它是根据什么条例,究竟有什么方面的罪状如危害社会公众安全、制造过激言论,要有法律依据才能封杀,不然就侵犯了我的正当权益。”
其实,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我们要知道,凤姐的存在也许不会危害社会公众安全,她的言论也许没有触犯国家法律,但凤姐所讲所说却是以偏离正常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前提,理应封杀!这种道德范畴的封杀是不需要法律去约束的,这种封杀是一种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必要措施,它是以公共道德趋向为准绳。
法律赋予个人人权有言论自由,但是这个言论自由不代表你可以面对公众大放厥词,你可以对你七大姑八大姨说你的白马王子是卡卡,C罗可以做情人,梅西是替补,但是通过媒介去传播低俗的言论便是偏离社会价值观的行为。
有些想法,个人可以在心里想,但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将某些不合适的言论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那就是媚俗的讨巧了。俗的东西,比如娼,犹如妓,但是低俗的言论的危害甚于娼妓的危害,它毒害的是人们的思想。那么唯一制止它的办法就是不让她的嘴有制造有违社会价值观的言论,这是媒体人的责任,更是媒体人的义务。
从红极一时的诸如《非诚勿扰》这样的相亲类节目被通知整顿,到现在的凤姐被封杀,假如还有人用言论自由去反驳,那只能说明这类人对社会的不满被转嫁,他们不明事理的借一切机会表达诉求,殊不知这种现象如果成了气候,那将是对一个民族价值取向的践踏。
凤姐被封杀喊冤,刺痛的是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价值观追求和选择的神经,刺痛的是那些掌握着舆论发声筒的媒体在利益和社会责任取舍的神经。与其说凤姐在喊冤,不如说是那些低俗的媒体在喊冤。从这点来说,假如媒体人一味的以低俗为噱头制造看点,把低俗当娱乐卖点,吸引人的目光,那么媒体人就是伪道德言论制造传播的幕后主使!
生活工作中,人需自省作为行为处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看法,它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生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而价值观是对自己或别人价值的认知,它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我们的言论行为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准绳,才能构建更合理的社会价值体系,否则将会导致社会道德体系架构的崩塌,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非常悲哀的,所以媒体人在制造舆论热点时万万要三思。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