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风云(三)
希特勒自杀 日本投降
王先金 编著
第十二章 苏联出兵东北 歼灭关东军 (8)
苏联挑选了金日成
1945年8月中旬,苏联红军解放北朝鲜后,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7处处长格奥尔基.梅克列尔被叫到了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元帅、军事委员会委员捷林杰.史泰克夫上将那里。在简短的谈话中,元帅指出:“哈巴罗夫斯克郊区有我们一个以周保中为首的中国旅,该旅下辖的部队主要有两个营:中国营及朝鲜营。我们应当去那里并了解这个旅。在那里进行训练。你负责朝鲜营,我负责中国营。和自己人谈谈,全方位地检查一下朝鲜营营长金日成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
看来,苏军指挥官们已从方面军侦察处的报告中了解了金日成的一些情况。
第二天,梅克列尔就到了旅里,他第一次见到了金日成。梅克列尔发现,金日成不是只会说自己的朝鲜语,他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也知道一点俄语,虽然带有很重的口音,但却可以用于交谈。在谈话过程中,金日成展示了一种思考能力及对时局评价上的成熟。他们认识了。
梅克列尔又找金日成的手下谈了话。而且还出席了一次训练课,那堂课就是由金日成指挥的。展示出他是一位要求严格、认真但却在战士当中享有尊敬及爱戴的人。
梅克列尔造访第88旅时从金日成身上所发现的这些素质,他都在自己写给元帅的报告中写上了。看起来,在选择金日成作为候选人一事上,他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接着,梅克列尔带着自己的副手、朝鲜报纸编辑康少校以及金日成赶到了麦列茨科夫元帅那里。当金日成从元帅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之时,他的胸前挂着苏联红旗勋章。梅克列尔抓起他的手用力握了起来,祝贺他得到了勋章。而且这一时刻被朝鲜摄影师照了下来。
根据同一命令,第88旅216名军人因“战功”及“勇敢”分别被授予了红旗、红星勋章及奖章,另有58人在9月10日被奖赏。
在战争年代,第88旅因何而如此著名?首先是因为其是一支独立旅,属于一支侦察佯攻部队,直接隶属于远东侦察处。它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在那些年里,与日伪军作战时受损严重的中国游击队会定期转移到苏联,在那里得到所有坚持战斗必需品再回到东北战斗。
1941年7月中旬,在德国进攻苏联而且日本有可能进攻远东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决定在这批抗日力量的基础上成立第88独立旅。部队主要由中国人及朝鲜人组成,其中包括抗联战士、华裔及朝裔苏联人以及苏联少数民族成员。中国人在部队中占大部分,朝鲜人只占到百分之十。在很短的时间内,第88旅的人数就达到了1500人而且还在不停地增加。
旅里指挥官由中国人担任,但他们的副手是苏联军官。这支部队被列入了苏军的编制之内,远东军指挥部还为他们装备了新式武器。
看起来,早在那个时候,金日成就进入了苏联指挥部的视野。他纪律严明,做事认真,对部下要求严格。作为朝鲜人当中军衔最高者,朝鲜人都聚拢在他的周围。
给金日成授勋之后,麦列科夫元帅将梅克列尔叫进去说道:“请研究这个人。多年之后,他应当回到朝鲜,那里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他认识那里的人也很少。在那里好好调教一下他,让他熟悉那个国家、熟悉那里的人。这对于你们两个都有好处。”
他们是分头进入朝鲜的。梅克列尔再次遇到金日成已经是在平壤了,苏军的第25集团军司令部及政治部都设在那里。当时,朝鲜半岛南部的美国第24集团军司令部将自己的赌注押在了李承晚的身上他于1945年10月16日到达汉城,莫斯科则采取积极步骤开始在北朝鲜树立金日成的个人形象:年轻,精力充沛的中国共产党代表,苏联红军侦察大尉。所有部署在朝鲜半岛北部的苏军部队都得到了一个宣传歌颂朝鲜人民传奇英雄、为朝鲜自由独立而战的战士金日成的指南。
金日成第一次在朝鲜公众面前露面,是由苏军布置的:1945年10月14日平壤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金日成首次正式露面。正是从那时起,他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迅速广为人知的人物。
梅克列尔伴随金日成整整一年。每天早晨,梅克列尔到他那里,问候完毕之后就开始制定工作计划。那时,金日成没有苏联顾问的建议,他是任何事都不做的。他非常感激斯大林,向来声称:北朝鲜和苏联世代是兄弟,我和斯大林永远是兄弟。
当时,为了回击李承晚部的反宣传,吹散关于金日成的任何疑云,他们组织年轻人及记者徒步到金日成出生的村子里,那个村子距平壤约有10公里的路途。在见面会上,所有农家的居民都被聚集到了一起。摆了一次盛宴,活动组织得非常愉快。金日成在多年的异国他乡流浪之后,他首次见到了自己高龄的奶奶、爷爷,及侄子。其他人都被日本人杀害了。这次会面也拍了照并登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当时,金正日只有3岁,梅克列尔将他抱在手中。
金日成从中国回到朝鲜的当年秋天,就正式建立了朝鲜劳动党。他当选为党的总书记。1946年他担任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金日成任内阁首相。
1950年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发动了解放全朝鲜的革命战争。后来由于美国参加了战争,最终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中国人民也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使中国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拖后了半个多世纪也还未能实现。
参阅资料
1.《二战时日军曾企图进攻苏联》《参考消息》1995.7.16
作者:历史学博士科什金 (1995.07.18)
2.《苏联曾计划攻占北海道》《文摘旬刊》1996.3.18
原载《周末》1996.3.2 (1996.10.31)
3.《解押溥仪》张有祥/编辑《作家文摘》1998.5.20
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5期 (1998.11.12)
4.《俘获末代皇帝》《参考消息》2000.9.27
原载俄罗斯《红星报》2000.8.31 《末代皇帝是如何被俘的》
作者 安德烈.波奇塔列夫 (2000.09.30)
5.《末代皇帝被俘押解苏联纪实》朱文友/文《文摘周报》
原载《法制与文明》2000年第8期 (2001.05.13)
6.《金日成的父母亲安葬吉林记》叶知秋/文《文摘旬刊》2002.4.26
原载《名人传记》2002.4 (2002.05.06)
7.《“关东军”的得名》张 港/文《文摘旬刊》2002.11.8
原载《军事史林》2002.11 (2002.11.15)
8.《苏联出兵东北》江 沛/文《文摘周报》2003.5.5
原载《老照片》第26期 (2003.05.07)
9.《远东战役:歼灭日本关东军》《作家文摘》2003.9.2
原载《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3.1 出版
(2003.09.08)
10.《从日本手里营救盟军战俘》谭 发/文《文摘旬刊》2004.9.3
原载《环球时报》2004.8.23 (2004.09.09)
11.《关东军是怎样的一支部队》徐 勇/文《文摘周报》2003.9.29
原载《北京日报》2003.9.15 (2003.10.03)
12.《苏联出兵东北始末》邢和明/文《文摘周报》2005.5.13
原载《江南时报》2005.4.29 (2005.05.18)
13.《溥仪向斯大林申请居留权》孙思源/文《作家文摘》2005.6.24
原载《深圳商报》2005.6.5 (2005.06.28)
14.《苏军展现了难得的作战技巧》卢涛/文《参考消息》2005.8.11
《苏联老兵回忆远征中国东北的日子》王丹蒂 卢涛/文
《苏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史实》 孙翔宇/文 (2005.08.13)
15.《14年奋战终迎胜利日》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文《春城晚报》2005.8.15
(2005.08.17)
16.《日本早知道苏联会对日宣战》《参考消息》2005.8.20
原载《俄新社8月19日电》作者 俄东方大学教授阿纳托利.科什金
(2005.08.20)
17.《从末代皇帝到苏军战俘》、《溥仪曾想永远留在苏联》《参考消息》2005.8.24
原载俄罗斯《新闻时报》2005.8.18 (2005.08.24)
18.《虎头二战最后一役》李泽旭/文《文摘周报》2005.8.30
原载《新民周刊》2005年第33期 (2005.09.03)
19.《侵华日军东北要塞揭秘》刘则刚/文《文摘旬刊》2005.9.2
原载《文史精华》2005.8 (2005.09.08)
20.《东北抗联老兵刘义振回顾艰苦岁月》《文摘旬刊》2005.9.23
原载《名人传记》2005.8 (2005.09.28)
21.《14座地下死亡工程是怎样被发现的》于津涛/文《作家文摘》2005.9.27
原载《了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35期 (2005.09.29)
22.《苏联拆运我国东北机器一幕》薛衔天/文《作家文摘》2005.4.26
原载《炎黄春秋》2005年第3期 (2005.10.19)
23.《苏联对日宣战内幕》《参考消息》2005.4.13
原载《俄新社莫斯科4月6日电》 (2005.11.15)
24.《八路军与苏联红军会师时的误会》远东/文《作家文摘》2005.11.15
原载《党史博览》2005.11 (2005.11.20)
25.《苏联出兵东北纪实》邢和明/文《作家文摘》2005.3.1
原载《百年潮》2005.2 (2006.01.06)
26.《毛泽东关注罗振玉藏书》王守昱/文《作家文摘》2006.1.3
原载《博览群书》2005.12 (2006.01.09)
27.《“我当年参与了挑选金日成”》龙拉/文《文摘周报》2005.1.6
原载《凤凰周刊》2005年第35期 (2006.01.09)
28.《金日成为何到中国东北参加抗日战争》王学亮/文《文摘旬刊》2006.12.24
原载《党史纵横》2006.11 (2007.01.21)
29.《末代贵妃和八路军的故事》金点强/文《文摘旬刊》2007.8.24
原载《世界新闻报》 (2007.09.16)
30.《“八年抗战的结果,我们一无所获”》选载之五《作家文摘》2009.12.22
原载《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陈诚/著 东方出版社2009.10出版
(2010.01.14)
31.《抗战后中苏东北交涉内幕》汪朝光/文《作家文摘》2010.6.29
原载《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汪朝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2月出版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