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光有学习方法是不够的,需要执行力。我们的教师团队帮助学生插上了学习方法的翅膀,我们的教学管理团队帮助学生插上了执行力的翅膀,学生就从尝试着飞,慢慢的开始飞,最后成功的飞上天空。
√世界以疼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学英语和打游戏砍怪差不多,不能冲上来就砍,要先去找仙人学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到处买装备(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工具箱)
√北大的这个场很强是很强的。这个场是一百多年的历史的积淀,是一流学者和学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的 “物法自然”的影响力。
√崭新的100美元价值是100美元,用脚碾过的又脏又皱的100美元还是100美元。你可以被高考碾过,而且心情变得又脏又皱,但是你不要忘记了,你还是你,你的价值仍然没有改变。
主持人:北大未名留学预科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特地邀请了项目负责人王雅菊老师来介绍一下项目的情况。
王雅菊:大家好。谢谢大家关注北京大学留学预科。我们是在北京大学民主楼207室办公,欢迎同学和家长们前来咨询或参加入学考试,咨询电话是010-62758049,62757430,全国免费热线是4006001296。
主持人:听说项目8月9日就要开课了,而此前7月12日已经有一个EB班开课了。为什么开课这么早呢?不少预科项目都是8月中旬或9月初开课。
王雅菊: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TOEFL和SAT备考时间。虽然预科课程是一年,但实际上美国大学的申请提交时间是在今年12月,最晚到明年1月就要提交。学生在10月或者11月,最晚到12月就要考TOEFL和SAT。那么现在早开课一个月,等于这些学员和9月开课的项目学员相比能够多一个月时间备考。相当于增加了20%-25%的备考时间。实际上,我们应已报名的学员要求,在7月12日就开设了Early-Bird班(早起鸟班)。一些学员自愿放弃了暑假,来学校提前开始学习。这样时间更充裕。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EB班学员7月12日就开始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
王雅菊:这些学员有今年刚刚完成高考没有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也有高二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以背单词为主,口语和英文思维训练为辅。我们要求这批学员在8月9日开课之前从目前的2500-3000左右的词汇量提升到6000-8000的词汇量。
主持人:北大未名留学预科EB班的师资您能否介绍一下?
王雅菊:北大未名留学预科的师资主要是由北大的老师(中国老师和外教)和外聘的教师组成。EB班的教师构成也是一样的。下面就推荐几位正在教课的名师。更多的教师信息欢迎大家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010-62758049,62757430或4006001296。
外教是艾米利欧· 摩西欧,他是北京大学聘请的外籍教师。他在北大未名项目主讲的课程是实用英语口语(Practical Oral English),共32课时。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语言技能博士学位。他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在长达20年的教学生涯中,曾任日本东京大学英语及意大利语教学主任,精通英、意、日、西、法、葡六国语言。他生动风趣有创意的授课风格深受北大学生的喜爱。
韩金鹏老师讲授托福和SAT词汇。他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5届博士研究生。作为北京大学的教学明星,韩老师以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科研基础、亲和幽默而饱含激情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获得了2009年12月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会第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2010年1月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韩金鹏自2003年以来担任博士英语培训、GRE培训和托福培训的词汇老师,是国内少有的具有丰富的词汇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他所研发的词汇记忆法帮助众多学生快速攻克词汇难关,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英文思维这门课特别值得一提,这是北大首创的一门创新类课程。这门课是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友会常务理事阙登峰(Michael)讲授。他于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曾获得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现为知名战略咨询顾问,在美国纽约和中国北京设立办公室。给美国多所前50名大学提供亚洲发展战略咨询服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他为本项目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并聘请他担任美国思维模式、领导力等课程的主讲。他的这门课程主要是帮助中国学生成功的完成从中国思维到美国思维的转换,从而获得了从思维、能力到语言的全面提升。他犀利、幽默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深受同学们的推崇。
主持人:刚刚您提到学生要从目前的2500-3000左右的词汇量提升到6000-8000词汇量。在短短的4周之内,有可能完成这样的目标么?相当于学生每周要背至少800-900个单词,每天要背120-150个单词。
王雅菊:是能够完成的。我们的同学最开始也不相信自己能背这么多单词,觉得一天背20-30个就很多了。100个以上是不可以想象的。但是你可以看看我手机里的短信,是班主任转给我的。这几十条今天转给我的短信中,同学们报告班主任的情况都差不多:每天的目标是150个单词,而且大多数人能够完成这个量;少数同学已经在开始挑战每天200词。
主持人: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力量帮助北大未名留学预科的同学们完成这样了不起的转变和提升的呢?
王雅菊:英语培训基本可以分为三代。90年代算是第一代,以精神激励为主;2000年以后算是第二代,主推学习方法;我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系正在引领第三代模式: “打造执行力”。好的应试方法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听不明白方法,而是在于执行力不行。这和企业做管理咨询差不多,问题都找到了,提供的解决方案听起来也不错,但是执行不了。现在的企业资源已经在超越传统的“纯咨询”模式,转向“咨询+辅助实施”。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好的学习方案就如同“咨询”方案,但是没有帮助学生进行辅助实施,改变其思维和行为习惯,还是不会有结果。北大外国语学院邀请了一些原来本科学习英文,后来在做管理咨询的校友设计了一套强大的辅助实施体系并且培训了一个能够熟练运用这套辅助实施体系的教学管理团队。这样我们的教师团队帮助学生插上了学习方法的翅膀,我们的教学管理团队帮助学生插上了执行力的翅膀,学生就从尝试着飞,慢慢的开始飞,最后成功的飞上天空。
主持人:您觉得教学要出结果还有什么比较重要的呢?
王雅菊:老师的个人魅力非常重要。17-19岁的学生还处在人格初步形成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有影响力的老师会给他们很大的精神动力,让他们充满了激情的追随这样的老师去克服困难和实现目标。我们在从2006年开始组建老师团队的时候就非常注意老师的个人魅力。最近我就听说同学中在流传一个 “未名老师名言录”。同学把老师上课时很经典的话记录下来相互传播。
主持人:“未名老师名言录”?非常有意思,您能和大家分享一两条么。
王雅菊:我手机里正好有一组同学转发给我的一个老师关于打游戏和学英语的关系的评论。我给大家念念。
1. “学英语和打游戏砍怪差不多,不能冲上来就砍,要先去找仙人学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到处买装备(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工具箱)”。
2. “我们打游戏的时候会想自己同时是牧师、巫师、和圣武士就好了。但是很可惜,你只能选择作其中的一种。所以,你要团队协作。你要是巫师,就得和牧师和圣武士做朋友。否则有些关口你过不去。这个就叫团队。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时候喜欢单干。这是不行的”。
主持人:非常有意思。还有别的么?
王雅菊:这还有不少。再找两条励志的吧。
1. 这是老师发给同学们的起床短信:"Every morning in Africa, a gazelle wakes up. It knows it must outrun the fastest lion or it will be killed. Every morning in Africa, a lion wakes up. It knows it must run faster than the slowest gazelle, or it will starve.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you're a lion or gazelle - when the sun comes up, you'd better be running."
2. 这是流传在高考失利的高三毕业生学员中的短信。是韩老师的名言。“崭新的100美元的价值是100美元,用脚碾过的又脏又皱的100美元还是100美元。你可以被高考碾过,而且心情变得又脏又皱,但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你还是你,你的价值仍然没有改变。”
主持人:看起来北大未名留学预科班上的同学学习氛围非常好。
王雅菊:这和北大的独特优势是不一样的。在高档写字楼上课和在北大校园上课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们有同学说,“北大特别奇怪,虽然这么热,参观的人这么多,但是我一走进校园就觉得心静下来了,就很有种拿书本学习的冲动”。北大的这个场是很强的。这个场是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的积淀,是一流学者和学生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也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的一 “物法自然”的影响力。
主持人:刚刚我们了解了教学的信息。您能再从其他方面介绍一下北大未名留学项目的情况么?
王雅菊:好的。谈到这个话题,我想介绍一下我们独特的三维留学预科模式。首先,我个人的感受是,当一个学生站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承担起了为他的人生构图的责任。这是我们北大未名项目的老师们的共识。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的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也就是说,我们在肩负起为学生们的人生布局和定位的重大使命,成功的构图会让学生的未来成功、精彩、并且幸福,而不成功的构图会让学生的未来苦恼、迷茫、和黯淡。传统的留学预科是一维构图的,主要是培训语言。我们都知道,一维构图是缺乏想象力的。而三维构图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我们将三维构图引入留学预科领域,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第一维仍然是语言培训。但是我们超越了传统的模式,大胆将SAT课程引入,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2007年以前,SAT由于考试比较麻烦(在香港考试),考生人数也少,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时即使没有SAT成绩也可能进入美国前50名的大学。而我们发现最近几年,SAT成绩已经成为前50名大学的敲门砖,所以我们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考SAT。此外,为了帮助家长控制留学费用,我们在引入高成本的SAT教学的同时并没有提高学费。同类课程有SAT的项目往往高于北大未名的学费1万-2万元。第二维是美国环境模拟。仅仅进入美国前50名大学是不够的。学生在大学里是否仍然是优秀学生?是否能够融入美国文化?各方面的信息表明,中国学生即使TOEFL考到100分,在美国的全英文授课的环境下仍然有2个月以上的适应期(这个阶段听不懂课程),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信心。而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在美国的四年大学生活又如何能够成功呢?我们特别从美国大学聘请了现任的在职教授到未名项目上模拟课堂(安排在第二学期)。让这两个月的适应期提前在中国完成。这样一进入美国大学的课堂环境,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如鱼得水的感觉,自信建立起来了,积极参与课堂也会赢得大学教授的关注,有利于今后的发展。第三维是职业规划。没有将学生的美国留学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学生可能选择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者一个就业前景正在走下坡路的专业。这样,学生即使进入了一个不错的学校学习,也完全可能出现“海带”的窘迫。而职业规划并不是简单的做一些测试题,然后判断自己适合哪种职业。职业规划需要对该职业深入的了解。譬如,你将来想学习金融,是否了解金融类的工作有哪些呢?每类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背景、薪水如何?在美国就业的情况如何?回中国的就业情况如何?北大丰富的校友资源让我们能够请到各个行业的顶尖经理人、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投资银行管理人员、成功的创业者等等为大家深入介绍各个行业的状况。
主持人:同学们读留学预科目的最后还是为了去名校。您能告诉同学们如何才能进入美国名校么?
王雅菊: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从一个故事开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的申请团队要和同学们一起做到三点:
第一是读懂美国大学教育的选材标准。在中国,高考的分数就直接决定了这个学生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学校。但是在美国,托福和SAT分数只是敲门砖。并不是你考分越高录取机率和奖学金机率越大。美国的名校要培养的是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人。就像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埃利奥特曾明确指出: “我们要培养实干家 (doer)和能做出成就的人(achiever),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 按照这样的申请思路,在前年,我们有一个学生在考分并不是很有竞争力的情况下成功的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他的职业理想是成立一个第二语言教育中心帮助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更好的获得英语语言的教育,缓解中国区域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第二是读懂所申请的学校。在明白美国大学的选材标准和了解我们自己之后,我们要读懂所申请的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使命和培养人的目标。这些就犹如是这所学校的DNA。我们只有让自己的DNA和学校的DNA组合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我们才会被目标学校录取。比如,哈佛大学强调教育核心是三点:第一是真理,第二是执着 ,第三是服务精神。 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商学院强调的是变革。改变生活,改变组织和改变世界。耶鲁强调的是全球影响力。再比如NYU的一个特质是diversity and inclusive,伦斯勒理工学院强调的是innovation,旧金山大学的理念是培养whole person(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需要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申请学校的DNA组成。然后再把自己和学校进行匹配。这种方式帮助我们的学生成功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UC-伯克利,纽约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俄亥俄州立,雪城大学等等美国名校,并且获得了6000-10000美金不等的奖学金。第三是读懂自己,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我将近10年的美国留学行业的职业生涯中,我深切的感受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申请者的实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3年以前,中国学生还主要以申请研究生院和获得奖学金为主。而且这些学生基本是符合中国标准的好学生,以很强的学术能力著称,但是在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在近两三年,我接触了很多80末90后的孩子,我发现随着中国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教育能力的提升,他们与美国名校的选材标准越来越契合。比如,我们2009届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地质研究者,母亲是新华社记者,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成长,在小学六年级时就从100克矿渣中提炼出10克黄金,初中时自己学会了制造炸药,高中时学会了制造火箭推进剂。同时他的母亲助养了很多的孤儿。所以这种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结合非常匹配美国选材要求。这个学生在托福分数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依然被美国地质专业排名前10的大学所录取。
主持人:您还有什么和家长说的么?
王雅菊:在这里我要分享给我们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会,你们的付出已经让他们具备了很多的前代人不具备的能力和思想。比如,我们2009届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有海外学习和旅游的经历。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个等待我们发掘的小金矿。我记得天津的一位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在国外念高中,非常聪明,但每天都只想着打游戏,我都没觉得他有什么好写的。结果我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令我惊讶的是他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书是《三国》,因为那是一本关于知识分子如何实现个人理想的书。而且他在国外的学校自己创办了一个《三国》俱乐部,让大家通过三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主持人:谢谢您的精彩访谈,能否用一句话作为总结。
王雅菊:把高考失利看做命运给你的最大财富。和大家分享泰戈尔的诗,“世界以疼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如果你基于紧迫感抓住北大未名的一年,完全可以在后面的道路上赶超那些考上了理想大学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