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萌:用历史的大胸怀,笑看投资的小问题


王晓萌:用历史的大胸怀,笑看投资的小问题

 纸媒刊载,需本人授权。

作为嘉宾参加录制了北京台的“点击年关键”节目,胡祖六等嘉宾细谈了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最终没有一致意见、分歧较大。盼望答案的投资人可能会失望。

现在美国人不能确定美国经济如何,欧洲人也不知道欧债危机影响多大,所以我们总理才会指出,宏观调控两难问题增多。

在这个时候纠缠于欧债危机是否结束等大问题对投资人来说没有实质意义,而以历史的大胸怀,来看眼前投资的小问题,就会豁然开朗。下面把我在节目的中的观点简述一下。

 

欧债危机的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二次探底的说法过于悲观并且脱离实际,就我们对欧洲经济的研究,这次欧债危机并不意外,而是意料之中的一次“次生灾害”,是全球经济大地震之后的一次规模很大余震。

为什么呢?从历史规律上来看,80年代恶性通胀危机之后就产生了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很快就发生俄罗斯债务问题;网络股泡沫之后不久出现阿根廷债务危机。

也就是说几乎每一次债务危机之前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债务危机可视作全球性危机的衍生品。

这很好理解,就象一个人突发心脏病、生死攸关、开刀做手术,好容易挺过来了。心脏病确实好了,身体也虚弱了,所以马上得了一场感冒又晕倒了。虽然看着十分凶险,但没有生命危险。

就象希腊原本欠债很多,但日子还熬得下去,金融危机中重创了希腊的旅游业和航运业,结果一下子发生了债务危机。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去几次世界级的债务危机,发现债务危机中,股市、大宗商品均会出现下跌,但不会出现新低,随后当债务危机解决后,股市、大宗商品还会有强劲的上涨行情出现。

因此抛开欧洲债务危机或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话题,做为投资人在目前应该不计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逐渐在资产价格的探底过程中完成对资产的布局。

正如08年个人曾经多次建议购买地产、股票,但是当时大家都不愿意出手,担心被套。个人的观点是被套是肯定的,关键是下个周期、下个春天来的时候,你一定解套还有暴利。到09年的时候人们都后悔说错过了百年危机中淘金机会,现在机会可能又临近了,这时我觉得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历史的大胸怀和大智慧。

 

欧元不会崩溃

在探讨欧洲经济的部分的时候,我直言不觉得欧洲经济、欧元汇率会崩溃。我一直认为如果天天被“经济好坏之争”、“宏观调控之争”桎梏思想,投资必然无所作为,浪费时间。

比如欧元,我已经主张多次,如果经济恶化导致欧元下跌,则要买入欧元,因为未来政治、军事因素必然让欧元回到历史均值附近。换句说,决定汇率价格的长期因素并非经济,这同样是历史规律。

笔者个人的研究结果是,欧元的诞生本身就是政治产物。当年尼克松发现只要在军事上有绝对的控制力,美元无需和黄金发生关系,于是宣布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

为了对抗美元泛滥的问题,各国先是寄希望日元,但70年代一直到95年美国成功操控了日元的汇率,全球对日元作为国际货币彻底丧失信心。在这个大背景下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开始推动欧洲货币一体化。欧元面世后得道多助,目前欧元占主要央行外储的比重约30%,因此经济问题只会短期打击欧元,但长期欧元还会走出强势。

从购买力评价角度估算,欧元兑美元如果低于1.1就显得很便宜了,低于1的概率我们认为很小,因此逢低购买一些欧元很好。

但是,欧元债务危机还没有过去,因为本次救援方案,没有解决实质问题,个人估计欧元的问题拖的时间会比较长,因为欧元系统性贬值可以刺激经济走出困境,进一步解决财政问题。但是如果全球经济不明朗,美国等国不会认可欧元贬值,而欧洲央行还在强调货币政策独立性,这给短期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站在历史的高度的时候,俯瞰这些问题,暗暗庆幸,机会再次来敲门。

 

        王晓萌

   20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