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知道分子》系列(二十一)羞说简约


家是为谁装的?不用说,是为亲戚朋友们装的.尽管用还是自己用.女为悦己者容.如何悦人?努力学习流行.
  流行的背后,是一个阴谋。资本和原材料拥有者对原材料市场和技术情况作出预测,然后出现意大利或法国大设计师的代言人。接着媒体追捧,每一个环节都有群体在中间获取利益和机会。他们心照不宣的共谋了流行,目标为终端消费者,如果没有流行趋势,原来的消费就不会落后,就不会更新换代。设计小师们除了积极跟进,乘机捞点或名或利,别无他法.否则请作未亡时的凡高.
  说到流行,在网上看到一篇两年前某报装饰版文章: “在成都十佳室内设计师张晓莹看来,简洁是美、是时尚,是透明的现代风范。简约主义不是简陋主义,也不是简单主义,而是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主义。它是在追求物欲繁复手法发展到极致之后设计中的自然归属”。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么熟练而世故的传媒语言的才能,被编辑美化为如此书面语言,真是佩服功底深厚.
  回头看其时之简约,和柯布西耶和安藤忠雄扯不上亲戚关系,核心是节约而已.”喜欢简约风格”,实际上说的是”投资要少”,简约是流行---或说时尚,少花钱不丢脸.设计师也喜欢,玩了流行还少画图,设计费按面积,照收.
  以上吹捧简约的话在网上被反复转载,倘有业内人士偶尔读到未注明时间的版本,误解为新近之访,我真是要被羞死.不过如今简约主义仍有不少铁杆粉丝,仿“玉米”或“凉粉”,可称“简爱”或是“膏药(音约)”,对他们来说,当年的几条建议,似乎并未过时,倒是可以羞答答的再引用一下。
对那些想自己DIY简约的户主,张晓莹有以下建议:
  首先,卧室可以使用壁纸、布艺等“温柔”材料装饰,而家具只保留基本的功能性,这样不但可以扩大空间,也可在休息时更放松。
  其次,装修过程中,不必件件都要漂亮,有两三样东西自己喜欢就好,其余都素净简单就行了。

另外,简约主义一个重点就是反衬。除了所有的功能性的装饰物,必须要一件一看就知道是多余的物品,不需要太大,只要它的存在能反衬出其他物件的重要性就行。
  最后,以黑白两色为主的卫生间可以使其在强烈的对比中显得整洁、干净而简练。而书房建议不要考虑过多装饰的东西,要考虑的应该是功能。只要光线好,一张桌子、一个折叠沙发就够了,床都不需要。
  总之,对于大多数非专业装修设计户主来说,简约主义的DIY法则,是越少越好”

最后这句话,实在是一个法宝,在反简约的今天, 不但可以大大方方的玩一回反流行,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家装症候群及其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