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行业是非常值得投的。但是从一个职业投资人角度来看,可能我们看问题跟一般人看问题不太一样。比如说从IT行业来说,我们可能要看从一个创新角度来讲,可能大家要思考一下什么是创新。我想从一个投资人角度讲,我们看创新可能至少会有三个层面创新的东西。第一,原创性东西,从IBM集中式的到个人电脑,这是一次革命。每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具有原创性这种技术革命。第二,在应用领域,当一个原创创新出来后,会有很多应用创新。比如显示技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平板显示它的最早很多显示原创技术革命是来自于一家公司,首先在日本,然后到韩国,把这个显示技术做到应用方面,使它更完善,但是到今天每一个公司做LCD平板显示都要付给这家公司授权费用。这是应用技术的创新。第三方面,从一个投资人来看我们会比较关注它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我们来讲可能我们不是特别在意你是不是做互联网还是物联网。我们并不在意,只要你这个商业模式是能够创新,有非常强的可扩充性,这个就是有可能你在商业模式上做了一种创新,当我们谈到一个创新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做一些分析。我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呢?过去10、20年时间里,真正中国人所谓原创性创新的东西其实非常少,坦率的讲我们也在这方面有不少教训,我们曾经投过一个LASCDMA,我们砸了8000万美金,全都打了水泡,最后发现这个创始人是一个大忽悠,而且人品极差。我做投资做了十几年,真正有原创性的技术没有看到几个,我不知道中国谁看到了,如果有的话,我会非常高兴。但是中国过去出现了一些非常可喜的东西,一个是应用创新方面,另外一个是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这两个方面有很大突破,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投资。
哪些领域值得投资并且IT能够作为一个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有比世界第二、三、四市场加起来还要大的用户。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如果从投资角度,我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这个领域中间,为什么我们过去几年VC的投资相对的数量比较少,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当你这个行业开始的时候,很多领域都有投资的机会。相对来讲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走过了将近15年时间,相对各个领域出现一些巨无霸,这些巨无霸市场能力非常强,你做什么,他来跟你竞争的话,你成本概率小很多。第二,我们在这方面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可能性已经小了很多,不像开始的时候。第三个也是我们最最担忧的问题,是中国政策。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觉得这个发展的空间非常大,但是我最担忧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中国在服务器方面,是几家大的运营商在垄断。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一些非常有希望的移动领域商业模式出现,但是最后都死掉了,其中原因就是中国移动自己去做了。比如我们音乐这个东西,包括A8,我们也投过关于做音乐的项目,但是后来一旦中国移动开始,原来说搞一个平台大家都接入,到后来他突然发现这个很盈利,他把这个全收起来自己做,其他人都死掉。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当有一个国家资本支持后,你一旦发现有盈利的东西自己去做,确实对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和创业人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这是我觉得一个比较担忧的事情。
关于清洁能源这块,确实是一个巨大市场。但是这里面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谨慎思考。比如说LED这个事,中国不下有1000家LED公司在做,就在深圳周围有上百家做LED的公司,但是中国做LED公司的特点,第一,全是低端的。中国做LED的企业,它的照明强度30流明,而美国已经做到超过220流明的量,可以进入商业。最近有企业说可以做到300流明。而中国做这个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台湾买过来。而台湾能力也比较低。中国几乎很少有自己的LED公司可以做基片。还有很多各级政府的官员,现在到各个地方政府,大家都在谈两件事,太阳能、风能,然后就是LED,但是跟他们聊一下,几乎很少政府官员真正懂LED这个行业。举一个例子来讲,几乎中国各个行业都在搞太阳能。但是太阳能在生产多晶硅的时候,这是一个极其高耗能行业,生产1W耗电量,要10年发电时间,才能赚回来。到底太阳能这个行业是一个节能行业还是一个费能行业,大家没有人思考,大家一窝蜂上。在江苏那个地方用0.58元/度的电生产多晶硅,然后再来出口,利润很薄,我们把大量污染留在中国,把我们生产的东西廉价卖出去,利润非常薄,这样的产业真的值得大家做吗?很多事情大家要分析,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尤其是政策制定者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特别想寻找真正具有原创的技术进行投资。但是客观讲,中国整个文化,从政治到社会,到经济,很少有人去做一个看不到赚钱的一个原创性技术,这个太少太少。如果我们发现的话,像王传福这样一个学者型有创新原创技术的企业家,其实非常非常少。可能中国不是没有,对每个人来讲,中国13亿人口,对每个人经历来讲实在太有限了,我们一生中能够碰到这样的人,都是一个幸事。但是往往投了后,发现这哥们是一个骗子,这个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