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迪的中国足球“危机公关”


这两天,中国足球管理中心主任韦迪正式向外宣布,已经给体育总局打了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申办2026年世界杯!此消息经各大媒体披露,坊间一片哗然。
 
自南非世界杯闭幕后,绿茵场上没有了呜呜祖拿的鼓噪,世界足坛亦无黑白皮球的旋转,体育媒介没有了题材,众多球迷没有了话题。感谢中国足球掌门人韦迪,制造了一个如此有威力的爆炸性新闻,不仅让世界足坛想起让世界注目的足球运动,只不过是中国人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不爱玩了的“蹴鞠”;也让申办2002年世界杯的几个亚洲国家庆幸中国早几年没有与他们一起申办;不仅让世界足联的几位大佬,为当今拥有强势世界话语权的中国要来朝拜而欣欣然,甚至让我等没有踢过足球的假球迷都为之倾倒,继而疑惑……
 
现在,中国各大媒体都被“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新闻所淹没,各种声音也是不惜分贝地对阵叫嚷:先不说“恨铁不成钢”的中国球迷讥讽之语,就是亚足联也是委婉发出反对之声;也不论国际足联表示支持,还是一些足球评论开始理智地分析其可靠性……
 
昨天,我在对湖南卫视《我要拍电影》的电视节目进行了经济分析,今天,我也要尝试性地用经济的观点对“中国申办世界杯”新闻剖析一下。我认为,就电视节目和体育运动而言,都属于生产和制造精神产品的一大产业,在当今的经济社会里,要把它们放在经济范畴里考察或者经营,就必须要懂经济,即使是不懂经济,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至少能懂得自己的受众对象的心理,以及能准确把握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如果,用市场营销,或者是危机处理的经济观点来剖析“中国申办世界杯”的事件,我非常理解韦边,甚至由衷地敬佩这个让中国水上运动默默崛起的真汉子!
 
众所周知,中国的足球是老百姓既爱且恨的运动项目,从一、二代领导人对足球的殷殷希望,到世界杯期间全国狂热争当旁观者之举动,都可以看出足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不断披露出来的假球、黑哨;管理混乱、排名下降;赌博、伤人;行贿、贪污……,又让国人痛恨不已。特别是随着去年开始的反黑风暴,以及司法介入和媒体论战,更是让中国足坛跌入万复不劫的深渊。如果按市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这就需要一场高效率的危机公关,才能拯救中国足球。非足球运动出身的新任足球中心管理主任韦迪临危上阵,在经过一段低调的调查摸底和熟悉期后,认真配合司法调查和查办要案后,此次高调提出申办世界杯,其实正是一场高效率的危机公关,而且一着中的,其目的也许并还是申办的结果,而是申办的过程和出发点,是为了让中国足球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了。因为:
 
第一、如果老是纠缠于足坛反腐扫黑,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而言只能是本末倒置,毕竟中央高层对足球的不满,是其运动成绩低下;国家体育总局选派韦迪主管足球的目的,还是要让足球竞技水平能与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的地位相吻合。老百姓在对中国足球假腐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之后,必定会在如火如荼的世界热浪中,由痛恨转化为期盼。如果不能让民众的这种心理得到满足,那么,先前的痛恨更加加剧,而且矛头将直指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因此,此时提出申办世界杯,便恰如其分地化解了民众的怨恨情绪。
 
第二、按照危机管理的三大原则,即控制、处理、善后来看,韦主任上任即进行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他先找人有关问题人员逐一谈话,甚至做出主动交待便既往不咎的有违法律规定的承诺,给所有人看到他的控制事态纵深发展能力;随后将有关人员移交司法机关,给民众一个法律部门处理的交待,自己得以顺利脱身,开展调研,思索下一步行动方案的时机,当然,即将开战的世界杯也给了他一个从容思索的契机;随着世界杯的结束,东亚双雄小组出彩,老百姓的注意力必定会转回国内,旧恨新仇涌上心头,如何善后,想必在南非的时候,我们的韦掌门一定会深思熟虑,让自己回国之时不会陷入被动之中。因此,这便有了善后妙方——申办世界杯!借此,很好地转移民众注意力。
 
第三、按照程序而言,现在谈论申办2026年世界杯还为时尚早,但就是这样一个非足球、非经济的人士,想出了这样一个危机处理的绝好的善后妙招——为增加胜数,先申办世青赛!我相信,就算是一个资深经济学家也无法想出如此上佳的计策:1、先申办世青赛,与他倡导的先抓足球基础和邓小平“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结合起来;2、先办世青赛又让自己毫无基础,甚至是虚妄的举措变得可行,给人的感觉是“务虚”的同时又十分的“务实”;3、提出申办世界杯,把中国足协这一众矢之敌带到幕后,让中国体育总局走到前台,试想,如果一旦申办成功,在全国人民办好世界杯、当好东道主的大目标下,媒体舆论都将迅速掉转枪头,从消极冷漠转向积极性的关注和建设性评价,中国足球必定赢得极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韦迪走上中国足球前台,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换着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我认为,韦迪现在最头疼的一定是国家高层的信任,是民众的支持。而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目的,或者说集中如此众多的资源,靠抓百孔千疮的联赛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申办世界杯可以做到!因为,举国体制是我们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大优势,如果并申办成功,中国再现一次胜似“奥运战略”的“世界杯战略”;而且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将加大投入;另外就是举国上下都会保证各类足球发展规划、实施细则顺利实施。当然,最重要的是,热血沸腾的青少年都会对足球运动投入极大的热情。
 
以上种种分析,只是我仓促所思,只不过想说明一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不是本行业专家就能弄好的,必须是懂经济的人,或是掌握和熟谙市场运行规律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管理。但愿中国申办世界杯成功,让中国足球真正强大起来。我相信,如果这次金融危机是“中国挽救世界”,那么,中国足球只能靠世界杯才能“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