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爱批评也能批评的人,以前也常常因为批评得罪人。有一个会测字的朋友,拿着我的名字的繁体字分拆,说袁字是土口衣组成,上半部分是说口吉,下半部为衣,代表能言,靠嘴巴口才就能丰衣足食;岳的繁体字,上为山,下为言居中而正反犬居两侧,代表言而因小人在侧易因言获罪,正所谓成也能言,败也能言。以我自己的经验,批评不总能造就人,很多时候会得罪人,也把好事情办坏了,我过去往往因为批评不当而把好朋友开罪了,把领导弄翻脸了,把同事批辞职了,把小朋友给吓倒了。因此,我深感纯粹的批评者,尤其再加上只批问题不看优点,或者声色俱厉者,往往会把好事情批成了麻烦,我前两天还给一合作伙伴说事情,一不小心就把人家弄的有点沮丧,而感到我的批评太狠了。
据说有四种人很容易成为纯批评者:一种是理想主义者生在不理想的环境里;一种是眼高手低的人——王子身、奴隶命,小姐身、丫环命;一种是高高在上惯了不知民间疾苦的人;一种是吃饱了撑的,爱拿人家长短是非当话料的人。不管你书读的多不多,批判的能力一样会有。在我看来批评的方式是一种德行,也决定了批评的效果与价值。大家也知道我对于教育问题也颇多批评,所以我才会积极去做校园的社会化行动;过去我做零点调查,但调查出了问题,做了陈述,客户单位的诸多管理者也说,你说说容易,那么怎么改进呢,所以我们才去做了前进策略咨询,到后来有人说你说个咨询策略可以,但你做个试试看,所以我们才发展了实验型行动外包管理业务;我在评价同事工作的时候,发现也很容易让大家纳闷,所以我尽量在给他们意见之前,也对怎么做提供一些路径建议。也就是从我自己来说,努力把“无建设不批评”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以修正自己的德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件必要的事情,而对我自己的最大激励来源于大家因为我的改进而给予的肯定与积极的反馈。
在政协、人大、青联、工商联里面,也经常需要做提案工作,不少政府部门现在也有积极改进工作的意愿,但是很多提案与牢骚也差异不大,就是因为其中的建设性与操作性太弱。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批评政府是天经地义的权利;对于做一个普通朋友来说,说出自己的不满的地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对于一个单位员工来说,对于不满的事情发发牢骚也正常。但是对于做一个有更高追求,积极推动改变,成为人群中的积极因素者来说,琢磨自己的建设性是很重要的。我把建设性大致地分成:客观描述清问题的事实——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考虑解决问题的条件与条件获得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务实目标——选择解决问题的路径。当然我们很多普通人不是问题的专业系统解决者,但我们能注意其中的一点与几点,能按照这样思考问题而形成习惯,那样慢慢的建设性的能力就强了,受欢迎的程度高了,自己的成就感也会突出了。
图片选自www.baidu.com
昨日场景:公司年中管理会召开。为北师大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公共政策夏令营做晚餐演讲。参加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送别酒会。
今日链接:请大家关注左侧好友链接中零点同事沈旻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razyzoe77。
今日小诗:
雨后
轻雨紫影双,
珠红东楼妆。
一叶遮望眼,
闭目嗅丁香。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芽白杂焖
选大白菜一棵,取其叶面,切成半寸长短,洗净备用。豆泡二两。去除肠线的海虾仁八只。已做好的带汁五花红烧肉一碗。起油锅,将大白菜、豆泡、虾仁爆炒五分钟后,放入带汁红烧肉,中火烧半小时,尝味后调放食盐、砂糖酌量,再烧五分后起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