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公租房是高房价的克星(地产评论)
洪维
楼市调控即将进入7月,房产税仍未落地,公租房却以一种“势如破竹”的姿态冲入公众视野。先是中央领导开会强调,紧接着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一时之间,公租房成为人们热议和关注的焦点。
从高举大旗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到力推公租房,我国的住房保障体制正在悄然完善中。实践证明,经济适用房因价格竞争力不足、销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遭遇重重阻力,廉租房又因受益面过窄而无法普济众生。于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住房保障水平,国家从去年开始首提公共租赁房概念,并在近期形成舆论高潮。一个热火朝天的公租房建设局面很快将在各地展开。
6月12日,关于公租房的话题一下子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焦点。当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全国公共租赁住房工作会议同期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适应群众基本住房需求。至此,公租房被媒体视为上升至国家战略的标志。
表面上看,经济适用房除了销售体制尚不完善外,还有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比如一旦遭遇宏观调控,普通商品房价格很可能与周边经济适用房价格相当,这导致经济适用房没有竞争优势而出现滞销。同时,廉租房又因为受益面过窄根本无法满足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需求,要令70%的城市人口“住有所居”,其保障体制还需要大踏步完善。,如果落实得当,公租房或许真的能成为大中城市解决居住矛盾、留住外来人才,进而保持城市竞争力的主要保障机制。
深层次来看,根据李克强副总理的表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优化住房结构,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不仅有利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且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就中国高房价而言,彻底扭转了房市的供需关糸,可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举措。
一位来自南方某城市的房地产商人,涉足房地产行业已有20多年,也一针见血的证实了公租房颠簸高房价的观点。5年前,花费约200万元买地;5年后,盖了商品房出售,获纯利两亿元。百倍的利润源自高涨的房价,而背后却是一个一个的房奴。盆满钵满的该地产商认为:理想的住房格局是,大多数人住在政府的房子里,1%的人住私有房产,99%的人住政府房子,既满足有钱人的购房需求,也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至于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比例,要根据各地的情况而定,总的来说住在政府的房子里应该是多数,住商品房是少数。现在我们看到房地产政策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就是把房子定位为是用来住的,现在中央已经有一个很明显的意图,就是房子的功能是用来住的,所以不允许去炒。
公租房升至“国家战略” 或成住房保障新主力,也预示着一方面高房价万劫不复,另一方面加强住房保障,让房子的功能回归居住功用。一石两鸟的公租房,这个悄然发生的变化已经改变了市场格局,那就是自2010年始,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式开始了市场化与保障性并重发展的格局。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