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央视-索福瑞禁区地带(图)


 

走进央视-索福瑞禁区地带(图)

——“收视率风波”随想

宋沐洋

摘要:7月16日,索福瑞公司召开“维护收视数据安全”情况说明会,索福瑞公司总经理王兰柱表示,为维护收视率数据的真实可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针对是否存在内部监管不力以及是否有高层参与内幕交易问题,王兰柱则表示否认。同时,会上曝光了干扰收视率的一系列手段,包括动用侦探公司跟踪、窃听、行贿……堪比谍战大片;索福瑞针对这种情况,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王兰柱强调,对这种扰乱收视率的行为,将会在掌握情况后移交司法机关。


面对“收视率风波”,媒体人士走进央视-索福瑞禁区地带


    7月16日,央视-索福瑞公司召开“维护收视数据安全”情况说明会,为了展示公司的严格管理,索福瑞公司邀请几十家媒体人士参观了长期保密、被视为禁区的办公场所和数据机房等地带。

    位于北京东三环国贸桥东约500米CBD核心区的20多层办公大楼,全部为索福瑞公司办公场所,门口没有什么公司的标志物,来来往往的人们不会注意到这座大楼就是赫赫有名的央视-索福瑞公司。一位朋友多年前就在公司高层工作,但是自己一直没有来参观过。而今天,借着特殊的机会,随同几十位媒体人士对央视-索福瑞北京总部的禁区进行造访。
    想象中的索福瑞公司就是几间办公室,几台电脑。当走近时,才发现与想象的不一样。先是进门,一位引导的总监通过指纹识别和拍照测试后,第一道大门开启,工作人员解释说,必须快速进入,否则报警器将会报警。随后是第二道门,继续指纹和拍照测定,进入楼道,转入另外的电梯,再进入两道门,工作人员解释说,进入公司的一切人员都会被录像,而且资料长期保存。
    如同进入了迷宫,走过楼道,是办公区,大厅里几十位工作人员在忙碌,对于参观者他们没有介意。朋友曾提及过,公司里这些技术人员都是名校的尖子,当然,待遇也都是优厚的。
    又转了几个通道经过电梯,人们来到数据的心脏部位——数据汇总中心,每天全国的电视收视结论从这里得到,这里一般工作人员是不允许进入的,总经理王兰柱也必须经过主管同意签字才能够进入,录像监控自不必说,这里是禁区中的禁区。
    其实,禁区核心是相邻的气体保护区。大家进入清洁的保护区机房,几排设有保护罩的电机和箱体结构装置设备嗡嗡作响。王兰柱总经理介绍,这里面保存着所有的影音数据资料,全天监控,设备造价也是很高的,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这里都是硬件设备,公司很少有员工能够走到这里。他说,今天媒体参观的许多区域,都是第一次对外接待,因为人们有质疑,只能够通过真实情况展示来消除人们的疑虑。
     在会议室,王兰柱总经理介绍电视收视率的严格调查流程,技术人员展示全国各地的实时监控影像,先进的内部透明化监测,员工都有保密协议,没有员工敢铤而走险泄露或者篡改数据。

 

“收视率风波”舆论哗然


     笔者长期从事的是报纸和网站工作,一直对电视不是很关注,对什么收视率更是不感兴趣。只是几年前在央视-索福瑞公司高层工作的朋友说,地方一家城市里有电视台串通广告公司,产生样本污染造假,证据确凿,但是公安司法部门没有办法严惩,希望通过个人关系帮助严惩这种收买样本户的行为。当时央视-索福瑞公司已经剔除问题样本户,但是对于违规的其他公司人员还得不到严惩。
    后来一位有些司法关系的朋友协助严查肇事者,这些事既是公事又是私事,但是进度很慢。我也不是很关注。朋友说这是机密,不能够外传,对于我来说不重要,邮件也删除了。

    《人民日报》2010年6月30日发表文章《个别卫视"收买"样本户 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指出与制作节目相比,“制作”收视率以其低廉的代价、隐秘且难以查证的造假方式,以及惩戒机制缺失的行业背景,正在成为个别地方卫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争上游的“幕后法宝”。朋友打电话又提及此事,又看到此文被人民网传媒频道显著位置刊登,业界舆论哗然。
   紧接着7月5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文章《收视率调查样本户讲述被电视台收买作假经历》。详细采访了某样本户因被一些电视台“收买”,提供了一些被“污染”的收视率数据,披露了成为“样本”后的遭遇,以及被“收买”的经过。
    7月15日 《南方都市报》发表《收视率造假 这趟浑水深着呢》。通过对东方卫视副总监徐向东和湖南卫视执行副总编辑李浩的采访,认为“收视率造假”的情况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并呼吁司法介入,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收视率数据进行监管。
   对“收视率风波”我们该怎么说?有的朋友说,媒体报道不客观,有的指责央视-索福瑞公司垄断、没有第三方监督、可能数据造假。

    7月16日,央视-索福瑞公司紧急召开“维护收视数据安全座谈会”索福瑞公司王兰柱总经理,为维护收视率数据的真实可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针对是否存在内部监管不力以及是否有高层参与内幕交易问题,王兰柱则表示否认。同时,会上曝光了干扰收视率的一系列手段,包括动用侦探公司跟踪、窃听、行贿……堪比谍战大片;索福瑞针对这种情况,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王兰柱强调,对这种扰乱收视率的行为,将会在掌握情况后移交司法机关。
  


认识王兰柱

   王兰柱,1996年组建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积极组织,参与宣传,普及媒介调查知识,推动全国电视收视调查的统一,规范和应用;为改进中国电视节目质量,提高节目编排水平,创造电视广告良性竞争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期“学历门”事件中,新浪微博评牟春光评论道: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美国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日本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中国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语言也许过激,但是我们应该深思当今社会的道德诚信问题。一位朋友10年前在报纸上刊登创办道德版面的新闻广告,没有一家响应,难道道德诚信真的没有了市场?
     去央视-索福瑞禁区参观之前,心里一直是个问号,特别是10多年前一位统计专业的朋友讲,统计统计,七分估计三分统计,于是多年来我对统计数字一概冷漠。只是参观后,企业质量管理严谨、有序,领略了质量的魅力,与参观一些国内企业的稀里糊涂场景大有不同。中国质量协会专家的一些演讲,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命,质量需要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