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转角 外贸企业两条腿走路渡严冬
文/于秋心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日前国务院做出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刺激内需的决定,此举立即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掀起了波澜,特别是对以从事传统外贸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政府斥巨资扩大内需,为外贸企业实施两条腿走路经营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形势下,稳定外销业务拓展内销市场,将成为外贸企业的“过冬”规则。
外销缩水,外贸企业亟待突破困局
2007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一直以出口建材产品为主导业务的厦门希恩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希恩公司在过去几年每年出口业务都保持着50%的增长率,在高增长的业务面前,公司倍加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可怕,订单做的越多,风险就越大,但如果缩减业务,则可能面临死亡的风险。”
据了解,2008年4月,希恩公司曾刚刚获得厦门市政府颁发的“厦门市成长型中小企业”,以对该公司几年来稳健的成长速度予以肯定,但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公司的主导业务建材产品的出口却面临着下滑的趋势。对此,公司开始积极寻求突破之道,并将市场锁定在引入进口产品开展内销的业务上。
发挥资源优势,开拓国内渠道
当前,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及人民币升值虽然对外贸出口造成了压力,但另一方面却为企业进口产品提供了契机。与新创公司不同的是,外贸企业拥有着丰富的海外资源,在引入国外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上占有着先天的优势。
几年来,希恩公司经常参加国际各大行业展会,在开拓客户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大批行业资源。在选择进口产品时,希恩公司注意到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进口葡萄酒是奢侈消费品”的认知误区,进口葡萄酒开始在国内消费市场大行其道。鉴于此,希恩公司正式制定了引入葡萄酒加大内销业务的策略。
公司计划葡萄酒新业务在未来两年完成全国重点城市布局,以此实现公司业务的二次增长。
集约化经营,谋求稳健发展之途
“勒紧裤袋过日子”也许是当前众多外贸企业的真实写照,希恩公司早在几年前便注重集约化经营,传统外贸业务拓展一直以成本高昂的参展和海外考察为主要渠道,而希恩公司则选择了电子商务之途,极大地节省了经营成本。
希恩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选择了内销业务的开展,未来几年内,内销市场势必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开拓国内新业务,另一方面继续拓展新的外销市场,将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在所有同行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谁更慎重、谁将集约化执行得更彻底,谁就将有更大的机会顺利“过冬”。
值得一提的是,外销转内销并非一路坦途。希恩公司总经理邓小忠在受访时表示,外贸公司在开展外销业务时往往只负责整个产品流通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接到订单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实现运转,但与国外规范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是,国内销售往往要从源头到终端实现全程操控,因此对于传统单一的外销型企业来说,在这个关口涉足内销业务,还需要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