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防控网 监利破题社会治安


密织防控网 监利破题社会治安
本刊记者 湖北报道
 
一辆车不到3分钟就偷到手,在高速公路上违章停车被罚后心存不满,为图报复盗走警车。10余人短短9个月频走“盗销一条龙”歪道,获赃款逾百万……这是近期湖北省监利县通过密布防控网破获的一起特大盗车团伙案,是该县公安局借助高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防控网的又一成果。
监利是荆州市下辖的一个人口最多,地域最大,社会治安形势最为严峻的县。为了实现对社会治安防范得住、控制得了,以及对违法犯罪活动“快速反应、打击有力”的目标,监利县公安局在传统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借助高科技手段创新了社会治安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形成以公安局为主导,以基层民众、防暴队、巡逻队为依托的防控网。
 
巡逻牵出盗车贼
2010327,监利县红城乡派出所收到信息,某盗车团伙成员之一家中新增了2辆富康轿车。这时,已经监控嫌疑人多日的民警小王不动声色的前往“洽谈生意”。正当嫌疑人大肆吹嘘其轿车性能时,埋伏在附近的民警一拥而上将其抓获,并现场缴获赃车。这是监利县警方以公安局为主导,利用“无缝隙防控网”破案的经典一幕。
镜头回放至2月末,监利县城到处吹荡着宜人的春风。然而红城乡派出所民警王楚却陶醉不起来,经过连续几日的治安巡逻,他在该乡板桥村发现一异常情况:一家摩托车行门口每天都要停放2---3辆无牌轿车,且每隔几天就会换一批,以白色富康车居多。
 “难道老板也修汽车?”经暗中打听,王楚得知这家摩托车行根本不能修汽车,老板邓某也没有购买小轿车的经济实力。王楚紧急向所长何发成汇报。为了不打草惊蛇,红城乡派出所通过研讨后对邓某开始实施秘密监控。
布网过程中民警发现,与邓某交往密切的邻村青年苏某,家庭极其贫困,但家中也停放着无牌轿车。“莫非是有组织的盗车团伙?”在所长何发成的领导下,破案专班成立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盗车团伙作案手段及销赃地点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去年6月至今年3月,邓某、苏某、柳某、苏某等人组成盗窃团伙,横跨武汉、仙桃、荆州、潜江、洪湖及监利等6县市,先后盗窃富康牌轿车10余辆,案值逾百万。据邓某交代,刚开始盗一台车需要半小时,后来不到3分钟就能得手。其中有一次,他在高速公路上违章停车被罚款3000元后心中不满,竟盗走了民警的车。
据调查,该团伙形成了“盗销一条龙”的模式,赃车以低价卖给该市某二手车交易市场,由该市场负责销车,然后瓜分赃款。这是近十年来该县剿灭的最大盗车团伙,涉案人员达10余人,案件的成功告破给了当地公安局诸多启示。
在这次特大盗车团伙案件破获过程中,来自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普通老百姓也成为情报员,这是监利近年来尝试的新举措。该县充分发挥新老城区常住居民熟知辖区情况的特点,积极发展能够覆盖社会面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在基层群众中寻找掌握信息“快、准、狠”的居民,不断拓宽信息来源,获取预警性信息,达到“处处都有网”的无缝隙防控体系。让那些犯罪分子触网即被捉。在监利县监管中心,犯罪嫌疑人苏某告诉记者,做梦也没有想到公安机关这么快就抓到了他们。
与此同时,监利警方依靠巡逻队建立街面控制网络。20089月,监利公安局组建了30人的专业治安巡逻队,加上城区三所交警的警力,该局直接参与街面巡逻的警力达到100名,占总警力的20%。组建巡逻队后3个月间,共协助公安机关查获违法犯罪人员39人,缴获非法管制刀具31把,带破刑事案件14起、协助查办治安案件28起。
据介绍,巡逻队人员多为部队退伍士兵,年龄在24岁左右。该局将30名警力分为3个巡逻中队,每队配备警力10人,3台巡逻车。该县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队长江少华介绍,经过对城区交通路线图的科学研究,将城区划分为城南、容城、茶庵3个巡逻区域,每个中队负责一个巡区,实行“四班倒”全天候巡逻,并保证巡逻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据了解,去年暑期该队一举全歼了一个涉案11人、作案20多起的特大持刀抢劫出租车团伙,此案最终11人全部判刑7年以上。今年63日,监利县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患者家属组织近百人将医院围得水泄不通,巡逻队获悉后10分钟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
江少华认为,严密社会全面控制,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巡警在巡逻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监利人口高速流动,层次复杂,许多治安问题“人无我有、人后我先、人轻我重”。因而,为了提高巡警工作效率,巡逻队将民警的日常工作与队伍等级化管理考评机制结合起来,规定巡警在交接班时间不准将警车停在大队部,每日必须坚持车巡和步巡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抓获犯罪嫌疑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去年年初以来,该县逐步完善了电子监控网络,组建了县公安局110联网防盗报警中心,在全县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居民小区安装红外探测器1000多只,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天网”,有效遏制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社区民警解心结
 6月22艳阳高照,记者来到监利县容城镇茶庵社区。不少市民搬出家里的凳子聚集在树荫下,边磕瓜子边回应道,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该社区警务室一民警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平均每天至少接到3起案件,多为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
“有事就找社区!”这是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居民为何对社区警务室如此信赖?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茶庵社区内走了几圈,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3月,一起恶性冲突事件在容城镇引起轰动。一名姓曹的87岁太婆,老伴去世、女儿出嫁后,孤身一人住在街头一间简陋的棚房里。有一次,太婆的外孙得知她患病多日无人照料,回家后执意要求父亲为外婆新建房屋,日后方便照料老人。
数月后,女婿开始为太婆盖新房子。却因土地所有权引发了一场纷争。社区某居民坚称地块属于自己,不准太婆在该处建筑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最后发展到各找一帮人“抖狠”的地步。
该社区党委书记刘珍珠回忆,待到“中心户”向她通报信息时,当事双方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后来,由刘珍珠及社区民警亲自主持,安排太婆女婿和对方代表坐在一起面对面沟通,经过法理与情理的耐心解说后,两家不仅解开了心结而且象亲人一样相互帮助。一场即将发生的恶性械斗就这样化解于无形。
据了解,目前监利城区每条街道和小区都确定了1020个治安中心户,再由中心户协助社区民警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从而有效发动和聚集群众中间的治安力量,逐步形成一个社区民警、中心户、群众三者紧密结合的治安工作整体。
“咱们现在变等事干为找事干,变陌生人为耿朋友”,从事十几年社区工作的刘珍珠向记者介绍,县公安局为所有社区警务室统一了城区巡逻日志、社区特行管理台账、社区治安纠纷调处台帐等三本台账,月底对照台账评定民警工作情况。
该县公安局政治部教导员钱昆认为,社区民警的功能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它可以将民力有效聚集起来,编织成了一张覆盖面广、触角灵敏的治安防控网络。
高效的社区防控网,密切了警民关系,发挥着社区预防、控制犯罪的前沿阵地作用。
 
流动治安保民安
“有人抢劫了!”去年71日晚11时,正在执勤的巡警三中队隐约听到附近有人叫喊,执勤人员敏锐判断后立刻出警,将正在逃离的犯罪嫌疑人白某、胡某等人抓获。据统计,今年以来,巡警大队共出警700余次,现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人。
今年3月,城南派出所针对社区盗窃案频发的现状,推出了“单元治安”的群防群治举措,由所长、指导员分包院落,每栋宿舍确定一个楼长,每个单元确定一个单元长,由他们组织住户加固防盗设施。这种联防机制效果立竿见影,很快便在主要机关院落和一般单位院落推广开来。此后,社区发案率逐月减少,城南社区4月份实现了零发案。69,该派出所又在典当行组织布控,抓获了当地飞车抢夺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经过进一步调查深挖后,陆续破获了当地飞车抢夺案件22起。
今年入夏的一天,一中年男子在监利某商场门前来回转悠。眼见一年轻妇女从商场慢慢走出,手中拎着一时尚提包,这名男子“唰”的冲上前去夺走妇女提包。正当其拔腿而逃时,两便衣警察已从两方夹击,钳制住了这名街头抢包者。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民警,该男子束手就擒。
截止目前,监利重要地段共安装了千余个电子眼,一切可疑行为,都会落入派出所内监控民警的“视野”,进而电话通知在外巡逻的民警实施抓捕。与此同时,巡逻民警若警力不够,可利用对讲机向附近小区保安人员发出信息协助行动。
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围着警情转。近半年来,他们共帮助找回8名出走学生,救助孤寡老人6名,调处纠纷121起,救助便民38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监利城区发案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两抢一盗”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警察时刻在身边”成为城区居民真实的感受。
监利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吴建宏表示,在高度动态的社会环境和日趋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势面前,公安机关必须赢得信息优势才能掌握防控主动权。该局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形成了专职巡警控“线”、派出所民警控“面”、其他警种控“点”的“全面巡逻”、“多方防控”的治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