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的烦恼”之:《如何 “过冬”?》


企业成长的烦恼:

    马总:我创业十年,资产上亿,别人看来,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了。确实,两年前我如果收手不干,倒真的可以安心过上“富翁”的生活了。但现在的情形,我是欲罢不能,欲哭无泪了。2006年底始,我投资8千万建设新的生产厂,因为后续的投资贷款不能到位,原定今年3月投产的厂子,现在成了烂尾楼。而银行断贷的理由是我的现金流出现问题,主营产品销售下降,应收款却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6月份以来,我已将原先的生产计划下降了一半,但工人安置又成了问题。更痛苦的是,一直合作很好的一位副总,现在也提出了辞职。

    我怀疑自己还能否坚持下去?我该怎么办?

 

大任咨询 卜安洵

    在我所接触的企业中,从07年开始,近一半遇到了持续发展的困难。这些困难有很多是相近的:销售增长停滞,资金回笼难,生产成本增加,员工心态不稳定。经济学家当然可以分析出国际、国内等诸多导因,而对于企业领导,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渡过难关,顺利“过冬”?

    谈应对的措施,自然有当时应急与长期应对的不同。现时应急的目的是“保命”。让企业活下来,不至于倒闭。事实上,企业成长没有不遭遇难关的,致命打击之下不损命,是长寿企业的根本特征。建议企业考虑的应急办法:

    断臂求生:将次级项目砍掉,问题业务停下来,起码起到“止血”的作用。待春暧花开时节,再择机恢复。

    龟息大法:龟息的功能是降低损耗。既然赚少,就一定要俭用。古贤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食寡”(吃得少)、“用舒”(用得慢)本就是日常财富之道,何况“过冬”时节?

    危难励志:危难降临往往难激发合众自救之心,企业领导不妨坦陈实情,表明心迹,以求合力自救,背水一战,扭转局面。大家看汶川地震后中国政府的作为,就会明白什么为什么说“危”中见“机”,而多难兴邦。同理可说,多难兴企!

    “过冬”是为了“迎春”。所以“过冬”之中,一定要有更长效的措施:

    打造质量:当销售额增长不能预期,企业可以将精力更多地倾注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系的打造。就象战斗间隙的磨刀擦枪,是为了下一轮的更有效的拚杀。

    打造团队:精神上的洗礼,技能上的培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加上特殊时期的人才引进。在整个行业处于低迷中时,也往往是寻找和引用该行业人才的最佳时机。

    调整战略:市场起落有周期,但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重复。当行业景气再度上升的时候,竞争优势会青睐有所调整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所以企业“过冬”,一定要让自己在盈利模式、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上“脱壳”,完成新的兑变。

作者: 卜安洵 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专家、大任咨询首席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