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约谈央企拿地犹如社保基金入股市


据《华夏时报》报道,6月底,决策层关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偏向中性的调控主基调刚刚传出,国企央企近期便步调一致地集中拿地,这似乎不只是巧合那么简单。7月8日,记者从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

时至年中,京沪深各地卖地难局面暴露,地方年度供地计划能否实现成为未知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分析,在目前土地市场并不乐观的局面下,央企资金进入土地市场,无疑能加速土地成交。

有意思的是:国资委勒令央企有序退出仿佛就在眼前。时过境迁现在确确实实地变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其中给市场发出了2方面的信号。

 

1、地方政府财政需要。这一次被牛逼们吹嘘成的“史上最严”政策,通过三个多月来的市场检验,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断增加零成交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一种恶心循环,房子卖不掉,政府税收大幅缩水,理所当然地不生产,自然也就不再要原料(土地)。鉴于地方政府本来就“穷”,虽然被曝料的亏空几万亿,但日子还得过。况且今年还有一项保障房建设的问责制,这一些都是要真金白银才能完成的。空喊为民生,那是文革遗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只能由央企来做,地方政府出地,央企金钱。两清了!

2、不知为什么,人人在寻找“底”,这个“底”好象来了。当然国资委约谈央企拿地是头一次,我们还不敢100%的确定。但如果你把社会保障基金宣称将进入股市这一点来分析,或许能悟出一些什么。(不展开讲只讲大概)。记得社会保障基金对外公布进入股市有两次。6124点前有一次,点位不高绝对是个“底”。这一次大概在1800点左右,也宣称将增加份额,到目前为止还属“底”部拿的。况且行情又到过3280点,是否跑了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一个属养命钱,国家当然有义务力保不能亏损。而央企则属国家经济命脉,难道会让其亏损吗?是否属“底”部只能由各人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