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谈《鲁迅的胡子》(新星出版社)
【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他以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阐释。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每增加一个新的读者,就增加了一个新的鲁迅。有时候还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认识不同的鲁迅,只要你拥有不断地重读的勇气。也许只是多发现了一个侧面,却足以刷新鲁迅给你的印象。又有谁敢说自己已全面地了解鲁迅呢?】
鲁迅为何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洪烛
李白是酒,鲁迅是药。鲁迅的药,在中国的坛坛罐罐里熬了数十年,还是那么苦。某些人是皱着眉头喝下去的。这是一位比李时珍重要得多的“老中医”。他的杂文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属于民间偏方一类?他死了,对手却依然存在,那就是我们民族躯体里乃至性格中顽固不化的病毒。
我印象中周树人改名鲁迅,从绍兴变卖了古宅举家北上的。他在北京大学执教,讲授过哪些课程,我无法查考了。我只知道,1918年4月至五四运动前夕,他在北京用那字体刚健的小楷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一系列作品。这一系列代表这位大学教师人生中第一座高峰的作品同样震撼了那个时代。
掀开中国现代史的第一页——我首先想到了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的那个时代,他们当之无愧为20世纪进入北京的第一代外省文人的代表。他们置身的是刚刚推翻了帝制、刚刚结束了数千年封建时期的新时代,他们进入的是一座没有皇帝的皇城,一座以“民主”和“科学”为文化旗帜、但又在背影里隐约拖着传统的辫子的古都。所以他们不得不以远道而来的斗士形象出现,在血气方刚的壮烈搏击又不乏浪漫的游侠作风。他们先声夺人地占领这个国家文明断层的上风和世纪更替的关卡,或者说,他们是第一代新青年,新型知识分子。
站在五四大街,能看见老北京大学的红楼(今文物出版社院内)。红楼本身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文物,证明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是诸多文化名流的见证。想当年鲁迅曾经穿着灰布长衫、围着白围巾在红楼里出入呢?红楼这个名称,永远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甚至相信,最著名的红楼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曹雪芹梦见的,另一个则从属于现实——即老北京大学的红楼,简直称得上世纪初的一座文化堡垒,它对历史的影响不比曹雪芹的那座空中楼阁逊色。
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诗人小说”堪称一种小传统。仅仅凭着那部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我眼中就是个大诗人,他的小说也是“野草”,在《野草》的基础上长出的“野草”,以野火为燃料、《野草》为肥料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他以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阐释。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每增加一个新的读者,就增加了一个新的鲁迅。有时候还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认识不同的鲁迅,只要你拥有不断地重读的勇气。也许只是多发现了一个侧面,却足以刷新鲁迅给你的印象。又有谁敢说自己已全面地了解鲁迅呢?
蒋一谈的小说《鲁迅的胡子》,没有直接描写鲁迅的孤独,只描写了一个仰慕鲁迅的人的孤独,却间接地渲染出了鲁迅那命中注定般的孤独:鲁迅在他那个时代的孤独,鲁迅在当下这个社会的孤独,以及鲁迅未来的孤独……鲁迅,是中国的百年孤独啊。鲁迅,因为孤独而伟大,也因为伟大而孤独,而在别人眼中显得更为孤独。可总有一些孤独的人,因为读懂了鲁迅的孤独,而变得不再孤独了——或者说,不怕孤独了。蒋一谈,应该算其中的一个吧?我希望我也是。
鲁迅的胡子,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形容过吧?我也不妨就此展开更深入的联想。
2009年夏天,因为“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文章”而在网络上引发的论争,被《光明日报》等媒体称作“鲁迅保卫战”,我是站在支持鲁迅一派的。我在新浪博客发出《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少不读鲁迅》、《鲁迅的骨头很硬、心很软》、《中国青年是否还需要鲁迅》等一系列博文,有的近十万点击率,有的被收入《2009中国最佳杂文》等选本。重读博文下面数百上千的网友留言,感到鲁迅的铁杆粉丝大有人在。也许,我们并不仅仅是需要那个历史上的鲁迅,而是我们的现实中,太需要像鲁迅那样的人,遍寻无着,只能到往事里去重温了。鲁迅无法被取代,一方面证明了鲁迅的伟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世的悲哀:怎么再也出不了思想的巨人?但鲁迅无法被取代,至少比鲁迅被推翻要好。我们毕竟还有仰望的对象。也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仰望的对象,更需要的是仰望,仰望才能使人渴望飞翔,而在精神上避免成为永远的爬行动物。
其实我也梦见过鲁迅的。只是没跟你们说罢了。
哪位外国作家与鲁迅一样酷?
(2009-08-28
00:02:14)■
洪烛
中学生是否应该读鲁迅?[图]
(2009-08-27
07:52:27)■
洪烛
(2009-08-24
00:52:02)■
洪烛
中国青年是否还需要鲁迅?[图文](2009-08-18
01:26:29)■
洪烛
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2009-08-16
00:09:22)■
洪烛
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
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
在西域遇见香妃【图】
这个女人美丽得就像是一件样品
那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姐
所有伟大的爱情都不过如此
中国哪座城市最有诗意?[图] 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你更美? 延长一位美女的青春期 嫦娥的裸奔
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地方
鲁迅未获诺贝尔奖照样令人尊敬[图]
“中华第一街”的世代变迁
八十岁还会爱上十八岁姑娘的大师
比四大美女更美的新疆美女
为了染红一位美人的石榴裙
上大学有哪些敲门砖?现场支招[图]
我获散文金奖的《母亲》最新增补稿[2] 高居在月亮上的皇后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