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 世界杯期间南非免费发放3万个防强暴安全套


                        

世界杯期间南非免费发放3万个防强暴安全套

                       

                        ——地球日记  2010年7月1日

郑渊洁

 

     南非女医生埃勒斯在世界杯前夕发明了防强暴安全套,她卖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向观看世界杯的女性和足球宝贝免费发放3万个防强暴安全套。该套由女性事先防御性佩戴,内侧为锯齿排列的钩状条纹,一旦有外来物侵入,能将其囚禁并造成伤害,只有医生才能取下。埃勒斯希望医生先报警再摘套。该套初战告捷。

 

************************************

     中国北京市的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统称东城区。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统称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的称谓将成为历史。在崇文区和宣武区政府门口留影有收藏价值。

     北京市崇文区、宣武区政府将步故宫后尘,成为历史。建议不久的将来,申请市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

 

     感觉深圳的办事效率比山西高:深圳华侨城太空迷航坠机没几天,死亡名单就统计公布了。山西王家岭煤矿事故发生都两个多月了还没统计出死亡名单。可否邀请深圳事故专家去山西协助统计?


 *******************************************

 

     南非世界杯八强大赛前夕,51岁的伍尔夫当选德国总统。他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伍尔夫称自己“缺乏对权力的渴望。”国家元首缺乏对权力的渴望是好事。如果德国队缺乏对大力神杯的渴望不是好事吧?

 

 *****************************************

 

     想起一件事。1990年我看世界杯时,记得有两个球队的球员在场上发生了冲突,像幼儿园小朋友那样互相往脸上啐吐沫。好像是荷兰队和德国队的比赛。都被红牌罚下场了。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口水比较多。

 

****************************************

 

     这是中国国家级某媒体发布的新闻:“29日下午445分,深圳东部华侨城大侠谷太空迷航项目发生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在所有死伤者中,没有境外人士。”想知道“在所有死伤者中,没有境外人士”是什么意思?庆幸没有境外人士?幸亏没有境外人士?

 

**************************************** 

 

     1994年世界杯,马拉多纳尿检被查出服用违禁药品,被禁赛15个月。马拉多纳从此没再以队员身份进入阿根廷国家队。马拉多纳以教练身份进入阿根廷国家队后,成绩有目共睹。向球迷请教一个问题:世界杯对教练实施尿检吗?怎么看着赛场边上的教练都疑似服用了兴奋剂?

 

***************************************

 

     中国中共11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昨天集体亮相,都能脱稿讲话。承诺尽量不说“无可奉告”。中组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的提问时说,现在有人入党动机不纯。

 

 

**************************************

 

 

     19217月,中华民国13个老百姓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开会,成立中国共产党。会议期间,法租界巡捕房密探获得信息闯入。与会者充满智慧转移到浙江一艘游船上将会开完。与会者:李汉俊、李达、周佛海、毛泽东、何叔衡、张国焘、董必武、陈公博、刘仁静等。28年后推翻政府,成立新中国。执政至今。

 

 

************************************

 

 

 

 

 

    由64本书构成的《皮皮鲁总动员》近日升级为70本书。《皮皮鲁总动员》增加“皮皮鲁讲堂”系列(6本),是郑渊洁当年给儿子郑亚旗编写的10部家庭教材中的写作篇,原名《舒克送你一支神来笔》。六一前出版两本,书名是《舒克送你一支神来笔》和《大作家都有狗鼻子》。另外4本《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语言》、《皮皮鲁的顺风耳》、《神奇的方向盘》和《心中有座独木桥》7月出版。郑渊洁将其写作30年的全部经验融入书中,又用3年时间通过皮皮鲁讲堂面对面向两千名孩子一千课时授课将其完善。全书6本共70万字,没有一篇学生习作。而以往教孩子写作文的图书都靠大量收入学生习作注水。《皮皮鲁总动员》之“皮皮鲁讲堂”系列(6本)是中国第一部没有学生习作的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孩子写作文的指导书。

   郑渊洁:从住房方式看青年人的未来

 



郑渊洁:从住房方式看青年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