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医研究让我们蒙羞”与《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对当今取消中医的观点作以有力回击!
标签: 中医 现代 中医药 意大利 科学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读后 刘小源、徐莉亚、王新民 葛忠雨
分类: 马可看世界 2010-06-07 04:21
Zt:
马可中国:欧洲中医研究让我们蒙羞
神医张悟本的假神医最近现了原形。本来张悟本和周正龙一样,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都是这个体制的必然产品罢了。不过,张悟本现象带来的负效应,就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白的。这个多年只用一个方子看病的假中医养生大夫,再次给许多热衷于诽谤中医的人提供了口实。一时间,中医和现代西医合法并存,被看成科学对愚昧的容忍。有人甚至觉得,不就此一棍子把中医打死,真的就不够叫痛快了!
国内反对中医的思潮由来已久。前些年喊的最猛的,居然还有一个叫做方舟子留美博士。方舟子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常常大呼过瘾。学术界有这么一个专家级的打假人,真的不能不说是件好事。可是,这位方舟子先生不分青红皂白,把中国传统医学也一锅端了——这就是个问题了!
你方舟子怎么说也是一个博士,你应该知道西方科学是讲究实践的,必须用实验来说话。你凭什么说中医是伪医学?总得拿出来证据吧?没错,你可以说中医是经验科学,但从广义上来说,中医存在了2000多年,中华民族靠中医存活下来,这是不是实践?反过来说,即使就科学论科学,你有通过什么科学实践的办法,证明中医是不科学的?没有吧?你是搞科学的,没有实践证据,那就不能信口开河了!方舟子反对中医是有道理的,但他这样简单地否定中医,则是简单和武断的!
中医药理是怎么来的?人体经络是怎么发现的?《黄帝内经》是怎么写的?这些都还是个问题,目前很多人没搞懂。有人搞懂了,也没法用现代方式来证明。一个好的中医师,看看患者的脸,把把患者的脉,就可以知道患者有什么病,这有什么奇怪的吗?按照中医的理论,患者病就是在脸上写的呀?只要有一点虚心的态度,认真去学习一下,就是很容易掌握这点技术。当然,如果病变达到了质变的程度,中医诊断和治疗,要达到西医的精准,还不是很容易的。这才是中医的缺憾。说句题外话,组织部长如果好好学学中医,认贪官绝对一认一个准!贪官包了几个“二奶”,收了多少钱,不也都在脸上写着?
一位国内卫生系统的朋友,离开罗马时留下一部意大利出版的中医学术专著。我看了以后,真的有点着急了!当我们还在为中医是不是科学喋喋不休地争论的时候,欧洲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中医实验研究,寻找中医药药理的科学证据了!
早在2006年11月,意大利高等卫生院就开始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以寻求探索中医药的科学证据,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这个实验室的最终目的,就是谋求中医药在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方面,符合国际最佳操作规范。
在汉语词汇里,“蒙古医生”(蒙医)曾经就是庸医的代名词。好在现在我们知道尊重蒙医。中医在外国曾走过了一段很艰难的路,过去西方人看待中医,和我们过去看待蒙医,可没什么么两样。如果中医不是首先被海外华人的喜爱,根本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西方关注,并成为西方主流医学的重要补充。
如今,中医在海外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医在西方医学界的地位显著提高。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对外关系办公室古埃拉•拉涅利(RANIERI GUERRA)先生撰文指出,“仅仅将传统中医作为西方主流医学补充疗法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医和西方医学两个知识体系相互融合和彼此尊重的时代已经到来。”他还说,“我们应当秉承有序(SYSTEMATIC)和整合(SISTEMIC)的发展理念去看待中医。在疗效证据面前,任何人为设置的,以保护产业利益为出发点的障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古雷拉•拉涅利先生这番话,来自于不容置疑的数字。在欧洲,约有30—50%的成年人有过中医药治疗的经历。超过半数的德人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2000年英国政府就确定了中医针灸治疗手段的合法地位,4%的欧洲医师可为患者提供针灸治疗。意大利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约为900—1100万人次(这个数字约占意大利全国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2007年,中医治疗支出费用已经占意大利医疗保健市场的0.8%。意大利每5年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人数就会提高一倍,预计每年将以14%的速度增长。而中医占中国医疗市场的份额,一直徘徊在15%左右,并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意大利的中医研究在欧洲并不是最早的。早在2004年,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在克虏伯基金会的资助下,就建立了以研究传统中医为重点的自然疗法学系,学科带头人是学过中医的西医专家古斯塔夫•德博士。该系中医治疗中心的中医门诊部单独设在一栋两层楼内。患者在这里除了接受中药、按摩、刮痧、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连气功、太极拳(包括印度的瑜伽)等,也被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实事求是这句话是好的,可惜这句话的实践者更多在外国。中医能在海外赢得尊重,靠的就是在抑郁症、疼痛、风湿病、椎间盘突出、慢性肠胃病、皮肤病等病症上的显著疗效。欧洲人的观点很简单:既然这些病症西医无能为力,中医却有效,为什么不用?
尽管中医在欧洲获得全面合法地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中医研究和潜在的需求,已经受到欧盟卫生机构的关注。去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中医药研究项目,就获得了欧盟的近百万欧元资助。该项目正是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中草药的质量控制、萃取和分析等进行研究,帮助欧盟相关机构了解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欧盟出台相关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欧洲人学中医兼收并蓄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汗颜。36岁的法国人周思,20岁开始学习汉语,21岁开始学习中医。他来过中国云南,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和昆明方言。他不但研究中医,练习太极拳,还研究风水和周易,现已在法国一个小镇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
就目前来说,中医不是争议问题,而是如何着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层次研究的问题。尽管国内也做了大量的中医科研实践努力,但中医在国外的科研活动,无论从科学性、思想性和包容性上都比国内高。瑞士现已将针灸应用在自然分娩领域,美国已经研究用中医针灸来协助戒烟——这些在国内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国内中医研究不深入、不创新,不久的将来,就会闹出中国人到外国进修中医的笑谈了!
--------------------------------------------------------------------------------
我外公就是搞中医几十年,最后想传给我妈咪,可我妈咪却认为西医好,最后2个人争得不可开交.但妈咪最后还是学了不少中医的技术.
我记得外公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中西医的争辩不仅在医界,而且几乎卷入了整个知识界。
发布者 漂亮姐姐 (http://qingxiwujun.blog.sohu.com/)
2010-06-07 05:09 回复
--------------------------------------------------------------------------------
我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各有所长,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发布者 漂亮姐姐 (http://qingxiwujun.blog.sohu.com/)
2010-06-07 05:11 回复
--------------------------------------------------------------------------------
留下我的足迹,收获你的精彩.
发布者 漂亮姐姐 (http://qingxiwujun.blog.sohu.com/)
2010-06-07 05:12 回复
--------------------------------------------------------------------------------
愿你每一个今天过的开心,
愿你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更快乐哦!
发布者 漂亮姐姐 (http://qingxiwujun.blog.sohu.com/)
2010-06-07 05:13 回复
--------------------------------------------------------------------------------
中医和中药是2个不同的范畴。
有效的是中药!而中医由于过多地加入“玄”的成分,没有走入科学的道路,因此在现代落后了,是值得我们想想的事情啊。
发布者 水日句 (http://shrj.blog.sohu.com/)
2010-06-07 05:47 回复
--------------------------------------------------------------------------------
漂亮姐姐 在上文中提到:
我外公就是搞中医几十年,最后想传给我妈咪,可我妈咪却认为西医好,最后2个人争得不可开交.但妈咪最后还是学了不少中医的技术.我记得外公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中西医的争辩不仅在医界,而且几乎卷入了整个知识界。
为什么要靠传给下一代来继承呢?呵呵,任何科学的东西都是开放的、可实证的、没有听说过爱因斯坦把相对论传给他的儿子吧?呵呵,在一个有子为父隐传统的国家里,这个方式本身就说明了:要么这个技术相对简单,一公布就大家都会了,买不出钱了。要么就是其中有难言之隐啊。呵呵,是吗?!
发布者 水日句 (http://shrj.blog.sohu.com/)
2010-06-07 05:56 回复
--------------------------------------------------------------------------------
在
发布者 相夫教子 (http://xiaohehua1.blog.sohu.com/)
2010-06-07 08:04 回复
--------------------------------------------------------------------------------
中医需要多出一些扎实务实的专业人才,不需要捞钱的骗子
发布者 刘利朵海外征婚中-----我自心里坦荡荡,何惧小人忧凄凄! (http://liuliduo.blog.sohu.com/)
2010-06-07 08:25 回复
--------------------------------------------------------------------------------
发布者 蓝山咖啡 (http://lansancoffee.blog.sohu.com/)
2010-06-07 08:37 回复
--------------------------------------------------------------------------------
各有所长吧。问候马克
发布者 幸福的黄手帕 (http://superclay.blog.sohu.com/)
2010-06-07 10:50 回复
--------------------------------------------------------------------------------
发布者 ~Diana☆的★博客~ (http://xiongziqi.blog.sohu.com/)
2010-06-07 10:59 回复
--------------------------------------------------------------------------------
生活中不喜欢带罩罩的我
昨天还拍了照片,来看看我的身材好不好
发布者 漂亮ccooc (http://ecyccooc.blog.sohu.com/)
2010-06-07 11:03 回复
--------------------------------------------------------------------------------
发布者 离婚的女人 (http://rfeaaal.blog.sohu.com/)
2010-06-07 11:06 回复
--------------------------------------------------------------------------------
对待中医,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其实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学,没中医学都有其可取之处,中医也不例外。但是可取的比例却是不同的,中医之中也有不少糟粕,毛主席是不信中医的,中医现在的地位更多是政治考量。中医不能指望别人去拯救,必须自己证明自己。就像先卫生部长陈竺说过的,中医现在急需做的是现代化。中医每每,言必称黄帝内经,行必曰本草纲目,感觉中医好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老祖宗早已定好了,中医是不能发展的,理论是不能革新的,所以造成中医现在很难发展。中医必须有不破不立的勇气,方能拯救自身。
发布者 康卓 (http://danjinkangzhuo.blog.sohu.com/)
2010-06-07 11:08 回复
--------------------------------------------------------------------------------
我的父亲评价中医就四个字:经验医学。
中医的致命伤:它建立在一个已经崩溃的中国古代科学观(天圆地方,阴阳二气,五行八卦,君臣佐使......)之上。
中医的出路:吸收科学理论,融入现代医学。
发布者 宝剑寺方丈 (http://goonchinese.blog.sohu.com/)
2010-06-07 11:21 回复
--------------------------------------------------------------------------------
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这是无容置疑的。很多人否定中医完全是因为缺乏对中医的了解,仅仅基于自己看过的庸医经历而已。现在的庸医打着中医的招牌,甚至连搭脉都不会。所以有人否定中医也就不奇怪了。下面我把我对中医的一些零星知识记录如下:
一、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是阴阳五行理论。这是一种相对模糊的理论,没有相当的经验是无法正常应用的。所以我们所知的历史上的名医,没有很年轻就出名的。关于阴阳五行,我这里不敢多说了。如果看中医,医生连脉也不搭,建议立马走人。
二、真正的中医是反对千篇一律使用成药的,传统上,成药的应用仅仅限于一些常见的轻度的病症。因为中医非常强调个体差异。同样的病,不同的人,药方一定是不同的。同样的病,同样的人,时间不同,药方也不同。因此,建议不要自己买中药吃,即使是以前用过非常有效的药。
三、是药三分毒,这本来就是中医的说法。中医极其重视药的毒性,在中医方药中,经常需要用一些别的药来平衡毒性。这也是中医敢于使用象砒霜之类的毒药来治病的原因。当然,剂量也是中医极其讲究的。
四、药食同源,这其实是因为中医会把普通食物入药的原因。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自然也把食物划分成热性和寒性,等等。食物多吃也会致命。饿汉被饭撑死也是有的,多吃荔枝送命也有所闻。中医之食补、食疗是有限制的,按照现代的说法仅限于亚健康状态。真正的病是不能只是食疗的,食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五、草药与基因多靶位理论。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新药筛选中,对于草药情有独钟。新药筛选的所谓“筛子”,其实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各种疾病靶子。在新药筛选过程中,大量的事实表明,草药有攻击多个靶位的能力。也就是同一种草药对多个疾病有作用。而经过提纯的药物往往不具备这样的作用。这是最近中药得到广大发达国家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布者 竹梅如意 (http://zhumeiruyi.blog.sohu.com/)
2010-06-07 11:22 回复
--------------------------------------------------------------------------------
中医是治本,西医是治标。标本兼治才是最佳选择!既然中医西医都是一种医术,那我们干嘛非要分得那么清楚呢?都发扬光大,不就结了?还争什么争?
砭石博客评论:回答马可中国:欧洲中医研究让我们蒙羞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对当今取消中医的观点作以有力回击!
2007-12-19 11:34《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对当今取消中医的观点作以有力回击!
弘扬中华古老医术 树立养生美容新风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读后 葛忠雨
砭石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技术之一,在针灸疗法出现之前,人们常用磨尖的石头对身体敏感部位进行压迫,以及用温热的石头敷在患病部位,对疾病进行治疗,这种用于治疗的石头就称为砭石。
砭石疗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经络疗法之一,是整个中医非药物疗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目前仍在应用的针、灸、刮痧、放血、拔罐等医疗技术的鼻祖。
在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医理论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对砭石疗法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传统中医学论著中对砭术最早、最权威性论述。《黄帝内经》时的冶炼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已能够制造金属针具,《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专门阐述了针灸治病的原理,因此也称为“针经”。在《灵枢经》具有序言性质的“九针十二原”一篇中,似乎有用金属针代替砭石的意思,原书这样写道“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本文之意是黄帝打算不用药物和砭石,而用细小的针去疏通经脉,并且要为此而立法。但纵观整个《黄帝内经》,仍然有大量的砭石疗法的内容,如:“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提出疾病的治疗要根据地域选择不同的方法,其中东方之域的痈疡病适合于用砭石来治疗。
砭术起源于旧时器时代,盛行于商殷,成大器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是掌握砭术之佼佼者,扁鹊原名秦越人,因其行医于今山东时名声鹊起而更名扁鹊,“碥”之水边的石头,即“其下多箴(针)石”;加之山东沿海先民图腾为“玄鸟”,后世扁鹊的民间造像中曾有“人首鸟尾”,手持虎符状砭板等。
《史记·扁鵲仓公列传》中所记载的战国时期名医扁鵲,在虢国救治太子的故事,就是采用综合疗法成功地抢救了太子,其中砭石之功不可埋没。秦汉以后,随着金属针具的出现及发展,针法逐渐替代和发展了砭刺作用,而砭石的另一部分作用又逐渐为推拿、刮痧等其他疗法所取代,砭石疗法便渐渐湮没无闻了。
今天,我们虽然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在为各类层出不穷的“现代疾病”所困扰。在经历了西医及西药的冲击之后,人们重新审视砭术疗法——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它以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痛苦小 :砭石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痛苦小。由于不刺入皮肤,所以基本无痛苦,但仍可产生酸胀等“得气”感觉,维持相应的疗效。
2、安全 :砭石疗法是一种无创治疗,基本上可避免感染。砭石是一种非常光滑圆润的石头,不会引起皮肤的损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采用恒温技术将砭石的表面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可以避免烫伤。
3、作用面积大 : 砭石疗法使用的复合砭具,其尖端为毫米量级,与穴位的大小近似,即使取穴不很准,也可产生足够的刺激量。砭石疗法中的刮法、擦法和循经划法等,为动态刺激,其作用范围更大,它不仅仅作用于穴位,而且可作用于整个经脉及相连的络脉、孙脉和经筋等,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了治疗,这是砭石疗法对某些疼痛症有特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作用方式多 :除一般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神经兴奋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神经反射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外,砭石的主要作用还在于通过砭石的作用力和力的变化,对组织间隙和间隙中的体液产生直接的影响。砭石疗法中循经划法可机械地扩大经脉线下的组织间隙,使阻塞的经脉得以畅通,使循经的组织液得以流动,另一种较宽范围的循经刮法可在组织液中产生一种动力,增进组织液的循经流动,加快代谢物的排除。使用更细腻的手法,还可对肌肉粘连形成的筋结点、皮下硬索等病灶部位施行外科手术式的分离和柔化,达到消除病灶、疏通经络的目的,这些实际上就是《黄帝内经》中圆针的用法。
另外,使用复合砭具比一般的徒手按摩要更省力,效果更好。除了力学作用外,泗滨浮石在作用于人体时还可发出丰富的超声波脉冲及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理疗作用。
5、简便易学:由于砭石的体积较大,并可根据感觉调整位置,故对取穴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由于其安全性,初学者一开始便可放手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因此容易掌握,便于普及推广。
由于砭石疗法的上述特点,使它成为现代中医外治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可以和针灸等方法互为补充。另外,由于砭石疗法安全、无痛、无污染及易操作,使之有可能成为家庭医疗保健的首选方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且这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推广普及非药物疗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其“自治”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这一背景之下,刘晓源、徐莉亚、王新民三位砭石疗法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以及对出土古代砭石的研究和对流传于民间砭术的整理挖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终于使得砭术这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重见天日。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考证了砭术的起源及流传,它的出版标志着砭石疗法这一源于上古扁鹊神医所传承传统疗法的真正复兴,并首次将中医外治法鼻祖的砭石疗法弘扬光大,填补了中医史上的一项空白。
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本书医史考证翔实,发展脉络清楚;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对砭石砭术的起源、医史地位、砭术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说明了针砭界所认同的《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刺”非“刺”也,原解有误;此“刺”为“杀”也,而非“以石刺(扎)病”也,以往之认识面太窄,后人标注有误。
二、纠正了以往大家人云亦云的讲 “砭石疗法”失传了2000年之误,砭石砭术在民间从未失传,举例如:古人扁鹊(砭鹊)也,唐时孙思邈,清末民初“砭道人”等。
三、简化了针砭界所认同的所谓新砭石疗法的16法、17法、22法等之说,在对古代医史及考古史的研究后,及在民国《砭术述略》的点摩烫三法之上,结合泗滨砭石之特殊物性总结出砭石砭术的九五成制,使砭术容易推广,为大众所掌握。
四、改写了针砭界所认同单纯是“砭石者,针灸之母也”的说法,考证出中医的非药物疗法中的针灸、推拿、外治、意疗、杂疗法等中均有多种手法源于砭石砭术。
五、在砭术器具改革与创新方面,该书遵循“师古不泥”的原则,介绍了山东原产地灰褐色、有玉质感的泗滨砭石材,推陈出新制作出质地细腻、金声玉振、气感较强、产品造型美观实用的砭石医疗保健及养生美容器具。
写明了当今国内外市场上所见之砭石大多不是山东原产地的灰黄灰褐玉质感的泗滨砭石——扁鹊石,公布了有关权威数据资料。并揭示了泗滨砭石的超声波特质、远红外特质、主要成份以及音乐学特点,及其作为砭术的延伸——砭磬的使用。在此应用过程中,泗滨砭石为砭石之王者,为磬为砭,特殊物性,无它物可替代。
六、阐述了泗滨砭石在养生保健、美容美体及疾病防治的古今应用,辩证施治、补泻得当;案例多多,通俗易懂。它改写了以往社会上非医史专业人员写的砭石砭术等中医砭石类图书的弊病。对古今应用写的通俗易懂,既写实又动人,以便社会上非中医专业的读者作为养生保健、美容美体等用途来读。
该书还有其他一些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相信所有读者一定会开卷有益。
总之,砭术的复兴,其意义不仅在于使一种濒临失传的中医医术“枯木逢春”,而更是为传统中医百花园中“锦上添花”。《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的出版,使传统医术与现代养生保健相结合,不仅能给更多的人们带来健康和身心的愉悦,也将是对当今取消中医的观点作以有力回击!
本文作者葛忠雨系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责任编辑。
引用: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砭石医史文献考及古今应用,作者:刘小源、徐莉亚、王新民。INBN***;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2006年10月济南/北京第一次印刷,全国省级新华书店联合发行,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国家版本登记,砭石…刘…徐…王…砭石疗法(中医)。ISBN 7-5008-3752-6/C.353
“山东华泰砭石”官网:
砭石专著:
“山东华泰砭石”网店:
砭石问答:
“山东华泰砭石”官网博客-1:
“山东华泰砭石”官网博客-2:
《砭石療法與養生美容》一書官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