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然相信广告
王彦明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每晚和父母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期待的中的《霍元甲》或者《陈真》。等待着等待着,“燕舞,燕舞,一边歌来一边舞……”的歌声就想起来了。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广告,更不懂什么是眼球效应。如果今天我再这样说,很多人就会笑话我OUT了,还会问我是不是从原始社会逃来的。
我相信广告,当然相信,我主要相信的是广告的效力。在今天,我不得不信。当我菲薄的收入,经老婆之手,大方地流进品牌店的时候,我信了;当经不起儿子的哭闹,咬着牙走进肯德基给他买了全家桶之后,我信了;当过年过节看望老人,他们闪烁其辞地谈到“脑白金”时候,我信了;当大大小小的宴会,别人拿出“黄鹤楼”我抽“白沙”的时候,我信了;当同事们讲述“羊羊羊”变成“鼠鼠鼠”的时候,我信了;当大街小巷贴满膏药一样的小纸条的时候,我信了;当QQ里都开始出现免费广告的时候,我信了。我信了,真的信了,广告无处不在,占据了我所有的空间。45分钟的电视剧它可以帮我们拉成两个小时,我还要耐心等待。
我相信广告,从最初的眼球到现在的从众心理,也开始不断跟风。好像不跟风,就不时尚了一样。广告有力量,“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已经过时。广告的本领是要不香的酒卖出去,把一般的女儿嫁出去。有了广告,我开始相信人心也会改变。因为我首先就改变了。一般人的消费心理都持有“物美价廉”的美好诉求(少数不正常的排除在外),而这就和商家的获取利润形成了矛盾。那么靠谁来调和呢?广告。明明质地一般而且价格不低的产品,经广告的宣传,消费者最终也就心甘情愿地掏了钱。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广告吹起的泡沫迷乱了多少人的眼睛啊。广告很好的利用了消费着的从众心理,我儿子一直就认为邻家某局长的儿子可以有五千块买来的变形金刚,他这个自由撰稿人的儿子也一样要有一个。
有没有不让人相信的广告?有,当然有。不过再往深里想,不让人相信的广告有没有人信?有,当然有。萨特说:存在即合理。用这儿挺好。怎么就有人信了呢?参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给点小恩小惠一切自然好办。那些购物频道的商品质量问题一再登上央视的曝光台,却还能大摇大摆、招摇过市地出现,为什么?我们相信广告呗。
(刊发于河北《乡音》杂志2010年第3期)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