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补贴投石问路 新能源汽车驶向何方


50亿补贴投石问路  新能源汽车驶向何方

 

  

    国家巨额补贴预算乍一公开,比亚迪“闹剧”随之出笼。日前,在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通知》),有关方面声称已经安排出50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预算资金之后,销售市场上便出现了“购买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F3DM必须加价5万元”的传闻。舆情一出,一片哗然,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第一自主品牌其信息反馈之迅速令人啧啧称奇,如此市场反应“也让一些热心人士好似当头被浇下一瓢冷水”。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位业内人士说,企业参与进来争抢本属于消费者的利益,无疑将打击政府专门扶持培育的市场,这有悖国家出台政策之初衷。更有专家指出,与超过5500亿美元的全球能源补贴额相比(IEA调查数据),50亿元人民币其实微不足道,但一个良好的制度所产生的正面激励作用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如同当年鼓励轿车进入家庭,50亿元巨额财政补贴显然希望能发挥类似的功效,企业应该顺应时事有所作为。在更高的层面上,面对眼前亟待突破的新能源汽车,用需要“弯道超车”来形容仍然不见得贴切,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定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发展路径,没有哪个国家能有她这种紧迫感,这种独一无二的危机意识能否成为一种强大动力,最终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执世界牛耳?

 

 

“闹剧”背后隐藏真相?

    尽管比亚迪方面很快出面辟谣,称“加价完全属于经销商个人行为”“私自加价不为公司允许”,但很多人宁愿相信,加价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

 

    所传播的消息的确有鼻子有眼。据有关媒体报道,爆料者称,“经销商称与厂家有协议,购买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F3DM必须加价5万元!”;“这车因为产能有限,如果需要的话得加价5万,不加的话就必须等到半年以后再提车。”4S店销售员的话语谭建波至今记忆犹新,“我问过两家店都这样,而且还不开发票。”当谭建波对这款车需要加价表示不解时,销售员立即说:“你买这款车很划算了,因为现在买不仅国家补贴4.8万,深圳政府还会补贴2万,等于加价的钱补回来了。”;记者致电比亚迪F3DM的三家经销商,其中一家经销商明确表示要加价5万元,而另外一家经销商委婉地说:“如果一个月内拿车需加价2万,具体加多少等签单时还可以商量。”这家经销商说,加价5万是上个月的事情,现在不会加那么多了。此外,还有一家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不需要加价,但提车需要等;……

 

    紧俏的车型提车时加价早已是市场公开的秘密,而且按照汽车销售市场的潜规则,这种加价也是没有发票作为依据的。然而,比亚迪F3DM是否达到了“潜规则”的条件?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比亚迪F3DM今年4月份共销售14辆,5月份销售2辆,5月份加上出租车领域试运营的纯电动车E6,比亚迪汽车2个月一共销售了22辆电动车,离拟定的销售目标甚远。

 

    比亚迪电动车市场表现为什么不尽人意?据知情者透露,除了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实有待细化,电动车推广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之外,电动车技术并未达到市场推广的充分条件,“整体大面积推广不仅会伤害稚嫩的电动车市场,对企业自身也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电动车不能够卖得很多,但又不能不卖,经销商和厂家达成一种默契是可能的。

 

    “比亚迪在资本市场上需要维护一个绿色的(环保)概念”!

 

    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和其它电子设备,比亚迪还在电动汽车领域雄心勃勃,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希望到2025年时,比亚迪的规模可以匹敌丰田(Toyota)。

 

    由于具备大规模的人口、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低成本的生产基地、以及政府减少矿物燃料消费的决心,中国未来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一直为世界看好。2009年,经过精心设计过的股票比亚迪更是表现惊人,比亚迪2009年实现了高出全球行业水平9倍的回报率,这一家从电池制造商转型而来的汽车制造商实现了439%的回报——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全部40只成份股中表现最佳。

 

    “资本市场中的良好表现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利好消息”。今年,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与比亚迪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双方将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新型电动汽车,并共同为其命名,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迪特尔·泽谢(Dieter Zetsche)只是在声明中说:“戴姆勒在电动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与比亚迪出色的电池和驱动控制技术,是一对完美的结合。”戴姆勒和比亚迪都没有透露这款新车将何时面世。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合作协议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经宣称将加快实施在美国销售e6全电动汽车的计划一样,可能主要是“一种针对中国大陆市场的营销举措”。

 

    此前,大众和比亚迪也签署了电动车合作开发的协议,一度让这家造电池出身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大众之前与三洋电机和东芝都签署过类似开发电动技术的协议,从技术层面来说,似乎与三洋和东芝的合作,应该足以支撑大众开发电动车的需要。

 

    很多专业人士也认为,电动车的推广时机并不成熟,业界对于纯电动车的短期应用也并不乐观。国内基本上还没有哪家新能源车企敢于将新能源车真正卖给私家车主,比亚迪的双模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也不过是卖给了深圳市市政府及出租车公司。至今在中国,还没有一辆成熟的,接受过消费者检验的电动车问世。

 

 

电动汽车的门槛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定位以电动汽车为主的走向已经越来越清晰。截至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已公布十余批车型目录,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约为110个,其中可供私人购买使用的轿车车型为26款,包括《通知》主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只有11款,而真正目前面向私人销售的只有比亚迪F3DM,而且目前只在深圳针对个人销售,奇瑞QQ电动车等其他11款电动车也只有部分对企业团体或出租车公司销售。

 

    国内电动汽车与国外车企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在电动车技术的储备上,是否除了比亚迪略有优势之外,自主车企多数尚未准备好?

 

    一位业内老专家说,其实所有的关键零部件都要进口,没有一种新能源车已经量产。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上,以有些企业自称最为擅长的电池技术为例,其实电池技术长期难获突破,这种制约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驾控性能、安全系数等至今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虽然电池系统高企的售价,让电动车至今无法面向私人客户销售时摆脱政府补贴;……对“中国传统汽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几十年,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世界几乎处于一个起跑线上”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误导,这种误导使得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就“押宝”在电动汽车身上。

 

    退一步讲,如果国内汽车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否可以说明中国电动汽车完全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或许有一组数据可以作答。在汽车能效损耗主要分布的六大领域中,车重占12%,风阻占11%,空调、冷却系统、电器设备损耗占8%,传动损耗和轮胎损耗占19%,发动机内部摩擦、电荷交换、燃烧过程损耗占19%,发动机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带来的损耗占31%。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就算是纯电动汽车,也仅仅是杜绝了传统内燃机带来的50%的车辆能效损耗,降低另外50%的能效损耗,依然需要依靠轻量化、低风阻、高效空调及温度控制系统、低能耗照明系统等来实现。

 

    有一些专家认为,新能源作为一个坚定不移的战略没有丝毫问题,补贴给生产企业也无可厚非,但至少先得让企业把车研发制造出来,形成相应的实力直至让消费者买账。在后期税收等细化的配套措施上,不仅下游的新能源车需要补贴,上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甚至新材料企业都应该得到补贴。

 

 

国内外做法不尽相同

    在下发《通知》同时,国家四部委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之前呼声较高也具备一定基础的北京、重庆、武汉、广州等城市意外落选。

 

    为什么选择这五个城市做试点?有质疑的观点认为,试点城市的选择有的具备说服力,有的则不尽然,从中似乎可以反映出政策还处在混沌状态。比如深圳,深圳政府一直在做很多工作,比亚迪有纯电动车的基础;杭州的万向公司也在纯电动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十一五期间也做了一定的示范运行;合肥有奇瑞和江淮的电动车基础,安徽省政府和合肥市政府都很支持。“至于长春和上海为什么入选,让人弄不清楚,这两个城市并没有太多纯电动车的产业基础,一汽目前只有混合动力客车,混合动力轿车还不太成熟。上海虽然世博会示范运行了很多燃料电池小型车,但这大都是场地车,不适合私人购买。上海的条件与北京类似,为什么选上海不选北京?”

 

    按照惯例,国家级的财政补贴往往还需要地方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事实上,在《通知》圈定的首批5个城市中,深圳在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的前一天就颁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细则透露将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再加2万。除深圳已经公布将给予两万元的地方补贴之外,上海正在计划拿出不高于车价20%的补贴,减免相关费用,以及鼓励政府部门采购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杭州、合肥、长春都将在近期推出其相关补贴政策。

 

    与中国政府的积极参与迥异,国外推广多是企业行为,如福特将联合加利福尼亚州电动车充电设备供应商Coulomb Technologies,为福特首批电动车消费者免费提供家庭充电设备。福特与Coulomb计划提供2000套供家庭使用的电动车充电设备,以及2600套供商业和街道使用的电动车公共充电设备。其中,家庭充电设备将提供给首批购买福特全顺(Transit)Connect 电动车的消费者;公共充电设备则将根据需求确定安装地点。福特制定的该方案名为“Blue Oval ChargePoint Program”,将在美国9个城市实施,其中包括底特律、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和华盛顿。

 

    而刚刚还清债务的新通用,也在积极备战进入“电动化”时代。据悉,雪佛兰、安吉星(OnStar)联合全美消防员协会(IAFF)、全美消防队长协会(IAFC)和全美紧急号码协会(NENA)日前在旧金山消防部联合宣布雪佛兰将联手安吉星和全美领先的紧急救援组织共同启动首个由汽车制造商主办的培训项目。该项目主要向全美的紧急救援队成员开展有关电动车技术的培训。培训课程将以雪佛兰Volt为主要示例。

 

    政府的过多干预总是会引发一些担忧,有一则预言很能说明其中奥妙:主人问猫:“你怎么不抓老鼠?”猫说:“没有鱼吃,抓什么老鼠。”主人于是买来了鱼,但猫还是不抓老鼠,主人不解,又问之。猫答道:“现在有鱼吃了,还抓什么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