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8不是调控松动的理由
文/马跃成
前天,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出席济南滨河新区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时称,“保八”目标会让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松动。任志强认为限制性条件会改善政府的调控,即“主要是GDP(增幅)不低于8%”,保八是经济政策的一条底线,“不管政策对错,保不了8%就都是错的”。
任志强的这个判断对开发商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但是,如果有人真信了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空喜一场,最后落个鸡飞蛋打的结果。
确实,中国政府已经有过几次调控变空调的行动,最近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抵制和压力,包括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其他利益集团,真正有动力要把楼市整顿一下的除了中央政府,还有谁?各种利益集团都是短期效益,都在看当前的收益大小。比如卖地财政这种爷吃仔田的勾当竟然成了大多数地方政府的执政法宝。
但是这次中央政府对调控确实是下定了决心,这从各项政策的力度即可见一斑,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最严厉的一次调控。
目前虽然遇到些困难,但是知难而退,遇阻而回,这样的政府怎能得到人们的信任?
楼市调控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当然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特别是当前的调控阻力这么大,即使是政策再好,没有落实的动力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过去那个社会,一个最高指示就能把全国翻个天,现在不行了,即使是总理天天跑到地头跟农民在一起耕地收割,那些腐败官员们也是一点都不被感动的。
很多官商、政府部门都是乐见房价上涨的,保八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
但是,经济增长速度能说明啥呢?中国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现在趋势该好好休整一下了。其实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不是难事,比如加大资金投放就能加快几个百分点,比如投资搞几个大项目就能带动一大片的发展,甚至挖大坑、填大坑都能刺激GDP的增长。
但是,效果和效益怎样呢?特别是现在我们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甚至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审时度势地把发展和增长的关系重新梳理一下。
据说去年全国各地的GDP增长大幅度超过全国8.7%的数字,全国30多个统计单位竟然只有3个在全国平均数一下,像北京等一些中心省市的增长都在15%以上。这样的数字又有多少价值?
中国一直说要放弃GDP这样一个根本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指标,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官员还是非常信这个东西。如果真要是像任志强说的,“不管政策对错,保不了8%就都是错的”,这可就太害人了。
GDP应该是一个事后的统计数字,该是多少就多少,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参考数字。关键是把民生问题搞好了,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GDP慢点未必不是好事。
拿保八说事,是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去年保八成功了,主要就是投放了大量货币,难道今年还要这样下去?去年楼市疯狂对保八有多大作用?这样只靠房价上涨的虚拟资本增长能对经济有多大好处?
去年的教训还在眼前,去年的祸害至今还没有真正消除,所以千万不要记吃不记打。
已经有资料统计证实,中国一季度11.7%的经济增速,下半年增速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即使是保八也没有多大问题。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消费市场,不是生产也不是房地产。房地产的调控只会让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好、更坚实,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