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官员豪宅一条街,竟让百姓无端猜想
新闻曝光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官员豪宅一条街”,报纸红火,网帖蹿红,引来许多民众热议。大家纷纷猜想,豪宅街是否均为官员豪宅?该地房屋是否符合规定?背后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的行为?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这些敏感牵涉官员腐败问题,均成了民众和网友和报纸读者所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常德市石门豪宅一条街共有33户住房,其中21名是国家工作人员,许多建房手续和具体人员的身份,均是迷雾重重。
常德市 当地官员的遮遮掩掩态度,更是引发全国民众的形形色色各种各类猜测。那怕你是具备建房手续,全国民众肯定质疑为什么官员扎堆建房现象?
众多官员势如破竹地拿到好地段建成豪宅?这里面是否就是开发商建房后赠送给权力部门,实权官员?地方财政是否给予官员统一补贴,才会高密度安排集中建房居住?
全国许多地方官员屡禁不止建造豪宅或别墅,如2008年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出现“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史上最牛的副厅级官员别墅群”。其实,在腐败高发期与高房价,官员别墅和豪宅,本身就是官场腐败焦点,民愤焦点,注定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我们现在是法治的社会,决不会允许此类事的不断发生!
因为,法治的社会,人人都要遵守市场法则,遵守国家法律,必须辛勤劳动赚取钱财购置房屋,不会运用权力谋取不法财产。
各地屡曝别墅门,与地方腐败官员有关,豪宅本身就是一种权利的分摊结果。如河南国家级贫困县信阳、江西景德镇、京市六合区龙袍镇、河北公安局以及贵阳水源地等地方,新闻先后曝光官员别墅,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豪宅,终成为全国千夫所指腐败分子!
官员动用权力获得豪宅,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成为讨伐的对象!
请纪检检察机关认认真真人地介入清查“官员豪宅一条街”与 “史上最牛的副厅级官员别墅群”等腐败现象,还公民社会给予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否则,必将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林国奋写于2010年6月22日
附:曝湖南常德出现官员豪宅一条街引热议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官员豪宅一条街”的网帖在网络上蹿红,引起网友热议。石门县纪委就此回应称,这条街道上共有21户是国家工作人员。纪委正在调查这些房屋的合法性及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等现象。
现场街旁“豪宅”林立
4月15日和16日,记者来到石门县中渡社区探访。在桔香路南侧,有多栋房屋整齐排列,每户人家都有院子,院外设铁门,有的居民家还养了狗。记者逐一敲门,居民承认自己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透露名字。
靠近体育局的一户居民家中,瓷砖装修,普通家具,整洁但不算高档。记者问住户:“公务员能够建这么好的房吗,资金怎么来?”该户主说:“我们是亲戚共同建房。”
一位社区居民说,这些房子的户主,有副县长,也有国土局、粮食局的领导。
质疑一“豪宅街”有多少官员21户是国家工作人员
据悉,网帖发布后,石门县纪委调查了所曝“豪宅”的户主情况。石门县纪委副书记汤红云说,所谓的“豪宅街”其实是指石门县居民区中渡社区桔香路南侧的33户居民住房。据调查,这33户居民,有4户本地居民,8户外地移民和商户,21户国家工作人员。21户国家工作人员中,有13名户主是科级干部,有6名处级干部,另有一般干部2名。
汤红云说:“这些住房,毗邻大道,国家工作人员比较集中,群众有看法。但在该社区230套房子的户主构成中,国家工作人员占比例不高。官员扎堆建房,群众看在眼里,此种现象,应引起重视。”
质疑二 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将调查并向社会公布
这21名国家工作人员的房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据了解,“豪宅街”所在的中渡社区2002年以前属宝峰经济开发区,地点较偏僻。从2002年开始,石门县居民购得建设用地,自建房屋。在该县规划、建设、国土部门提交给纪委的报告中,这些房屋均有合法手续。
石门县纪委出具了21名国家工作人员的建房申请。“党委或者政府没有安排他们集中在此地居住。他们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是否牵涉到以权谋私的情况,正在调查。”
“至于是否存在有包工头低价建房,给官员好处,我们很关注,但暂无线索指证。”石门县纪委副书记汤红云说,对这些涉事工作人员,有关部门会逐一调查,再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质疑三 百万建房款从哪来2/3是开店赚的
网帖称,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前云,住宅价值500万。记者拿到其于2008年提交给当地纪委的情况说明,该房屋占地442平方米,其中其妻弟拥有248平方米,他和儿子一家拥有194平方米。
2005年购地、2008年开始建房,总共花了多少钱?张前云的报告中说,是100余万。除了十多万的工资,25万的公积金及贷款,其余资金全来自于门面经营权出租和餐饮收入。
来源:《三湘都市报》《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