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农谚有:“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喝香油”,“六月有雨田甘泽。”可见先人对此降雨是非常重视的。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但降雨过多或暴雨淹没庄稼,不能保证透气养根,影响成熟。
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夏至时节,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本应出现高温的“夏至”时节,109国道沿线五道梁地区却出现了纷飞的大雪,且降水量突破197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 据历史资料记载,此前,五道梁气象站6月的日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7年,为18.9毫米。此次该站23.1毫米的日降水量刷新了1971年以来6月的日最大降水量记录。由于降雪覆盖面积和积雪深度都比较大,目前109国道五道梁路段出现了道路积雪和结冰现象,部分路段较为严重,同时阴云密布、能见度较差。这些都将使行车安全受到一定影响,也会给牧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
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9省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连续强降雨影响,福建闽江上游,江西赣江、信江、抚河,湖南湘江上中游、资水,重庆綦江等4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江西信江和抚河全线超警,福建闽江上游建溪和富屯溪、重庆綦江等6条河流局部河段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福建建溪上游、江西信江支流泸溪等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累计受灾人口达1003万人。农作物受灾535.5千公顷,因灾死亡132人、失踪86人,转移人口86.2万人,倒塌房屋6.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元。其中,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较昨天统计数分别增加了46人、38人,主要原因是山丘区连日强降雨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所致。
江西省余江县气象观测员大雨中进行观测
洪水淹没高压器
思南县水淹角楼
夏至 6月21日高温蓝色预警: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甘肃西部偏北地区、陕西东部及关中地区、山西中南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河南大部、湖北中北部、重庆东北部以及海南大部等地将有35~37℃、局地38℃的高温天气;新疆北疆盆地及南疆盆地将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吐鲁番盆地最高气温可达42~44℃。
-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010-06-21 15:21:06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010-06-21 15:17:57
-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010-06-21 15:12:05
- 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010-06-21 15:11:02
-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010-06-21 15:10:11
-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更改预警2010-06-21 15:02:20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010-06-21 15:00:19
-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2010-06-21 14:56:3
贵州铜仁中寨乡小二型红星水库原长11米,高三十余米大坝,于19日出现决口(来源:贵州铜仁气象局)
受新一轮暴雨影响,贵州铜仁地区受灾严重。思南县东华乡汪家村茶园、烤烟大面积冲毁,沿河县中寨乡一水库出现决口。据初步统计,截至20日,铜仁地区此次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7.47万人,因灾伤病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5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004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4791公顷,绝收面积561公顷,毁坏耕地面积267公顷;倒塌房屋274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27户274间,损坏房屋1442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54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86万元

黄土乡街上的房屋被冲垮

村公路塌方
==========================
中央气象台26日8时发布,今天,南方强降雨的重心仍在华南地区,不过,周日起,伴随雨水势力的削弱,持续多日肆虐南方的暴雨天气将进入 “收尾”状态,给当地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与此同时,北方的晴热天气却尤为突出。预计今明两天,内蒙古、东北地区等地将继续遭受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26日08时到6月27日08时,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当地继续注意城市和农田的排涝;山区的朋友应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
除了江南、华南之外,我国降雨的区域还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今天白天至夜间,新疆、甘肃、陕西西南部、吉林、辽宁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半岛东部、西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云南西北部和东部、贵州西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雨。
内蒙古东北等地高温炙烤
近日,在我国的天气版图上,除了南方强降雨之外,内蒙古、东北等地的高温天气也表现尤为突出。近来,被誉为“神州北极”的漠河就“热力十足”,似乎与其历年同期“凉爽”的气候特征不太吻合。6月24日其最高气温突破39℃,创下195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和漠河同样遭受“烤”验的还有内蒙古、东北等地部分地区。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6月24日,共有43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标准,其中黑龙江漠河(39.3℃)、加格达奇(39.7℃)、孙吴(38.7℃)、北安(39.1℃)、五营(37.5℃)、伊春(37℃),内蒙古额尔古纳市(39℃)、根河市(37℃)、图里河(36.3℃)、鄂伦春族自治旗(40.5℃)等10站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今晨(26日)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海南中北部等地将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


河洛干旱盼雨来,大雨会战序幕即将拉开
好在天公有意,北方冬小麦由南往北陆续成熟收获完毕,夏种夏管展开良好;各种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将进入旺盛阶段。由于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有的地方已开始做抗旱和蓄水保水工作。
未来一星期,西北冷空气快速向中原挺进并在加强,西南暖湿气流也向中原突进参加“雨势大会战”。据中央气象台对农历五月下旬的预报,从6月29日(农历五月十八开始),北方地区、中原地区、河洛地区雨水将逐步增多,7月3日可能还有大暴雨,应早作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