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


  本文以吉利汽车集团为例,对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购并战略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企业购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前处于特殊的国际背景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外资企业为了恢复在金融危机当中所遭受的重创。不得不出售一些优质的品牌来缓和企业当前所遇到的困难,这就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机会。购并这些优质的品牌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更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但是在购并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关于品牌的文化和管理方面的差异。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和克服这一问题成为我此次选题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迅速崛起的行业。吉利集团就是民营汽车行业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只有短短的13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及趋势都是相当的惊人。本文主要以它成功购并沃尔沃为例展开分析与研究。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竞争能力的获得取决于规模的扩张以及技术实力的提高,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单纯依靠自身发展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迅速做大做强,而并购重组却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政策之手在汽车行业的整合重组之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国家2009年颁布实施的新汽车产业政策重点提出产业目标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组成企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大经营规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汽车行业国际化的进程再进一步的扩大。购并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吉利集团一方面抓住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发展的速度很快所以国际化的进程就进一步的加快。沃尔沃本身所具有的世界品牌价值是吸引吉利购并的重要因素,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无疑是最好的诠释。购并成为两个企业发展最好的方式,当年福特以60亿美元买下的品牌因为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得不忍痛割爱卖掉。未来的发展在中国企业的引导下一片光明之路

  

  

  本文就以围绕着“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子来分析购并前后的发展战略的研究。看看这个“穷小子”是如何把“世界级的公主”娶进门。以及它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将要如何构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汽车行业的购并战略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1.3 意义:

  中国自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低成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整个经济的特点,而且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发展主要路径。就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强调的那样,虽然中国在国际贸易上有很多顺差,但是中国的企业大多数是加工型企业。中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在世界上越来越大,但是就单个企业来讲,除了资源型、以及特殊领域的国有的大型企业之外,我们还很难有真正称得上世界级别的企业。如果就竞争力来讲,中国与世界上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汽车企业同样如此。

  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倡导、鼓励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型,实现从数量型的增长方式转向以注重质量、注重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而吉利从2007年确定战略转型以来,到今年李书福再提出去教育行政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两会提案,再到2010年3月28日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正式签约,吉利的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国企业实现增长方式一种典型代表力量。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一家只有10多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收购一家具有80多年历史的具有全球品牌市场价值的著名企业。沃尔沃不同于任何其它以往中国企业收购的品牌。

  吉利收购沃尔沃则是完全收购,不仅仅是100%收购,而且是全品牌收购,全体系收购。这种收购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于吉利、沃尔沃本身业务上的增长机会,而且带来的是一种中国企业在增长方式上的根本提升。

  沃尔沃虽然亏损,虽然被福特抛弃,但是沃尔沃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品牌,它有增值的强烈内涵,有不错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有许多的市场拥趸者。它的价值只是被某种原因所掩盖,需要被以适当的策略脱去外衣。吉利收购沃尔沃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外延式的并购,但是从内涵上来讲,则是一种中国企业全面提升自己增长方式、提高国际市场管理水平的实际体验。

  全球金融危机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契机吉利就是其中一员。中国企业的世界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肯定,吉利并购沃尔沃是一种具有理性的企业行为,它是基于市场而所做的并购决定。我们也期待中国企业的世界性并购最终能够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因此,现时在肯定这种并购所蕴含的企业精神之余,还应该多思考一下吉利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只有未雨绸缪,未来方能从容应对。由于并购市场本身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高委托代理成本以及整合难度太大等问题,并购市场类似于二手车市场交易,存在明显的柠檬市场特征——原股东和管理层对出售公司和资产具有明显的信息占优,而并购方搜集有效匡算被并购对象价值的信息成本相对较高,从而导致并购市场较低的资产配置效率。诸多国外研究显示,85%以上的并购存在着明显的并购股东损益之谜——并购方股东很难在并购行为中获利。国内长期关注并购市场的学者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并购市场也存在相当突出的并购股东损益之谜。

  所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也需要在一些方面进行努力以尽可能真正让并购行为产生最大的正面效应。比如,虽然吉利可以通过在国内新增沃尔沃制造厂以利用国内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廉价优势扩大沃尔沃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份额,但吉利仍需有效地对沃尔沃进行有效重组,从而避免海外业务可能蚕食吉利在国内市场的业绩,应该认真分析和避免TCL和联想并购的失败之处。由此角度,吉利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包括强势工会压力、业务整合和文化整合等。

  此外,分享沃尔沃先进技术和研发经验的外溢效应,是吉利希望在中国市场脱胎换骨地进入中高端汽车市场的重要考量,但对并购产生的技术外溢的期望值应该合理估计。并购在做大规模方面很容易,但更需要在做强方面进行努力。要有效消除并购市场中的柠檬市场效应,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相对控股并购,即要求被并购方管理层参与并购等方式,以利益纽带降低对并购方的不确定性风险。吉利需要在并购之后,从风险管理、整合企业以及技术整合方面未雨绸缪。

  

  优势:(Strengths)

  1自主品牌,民族自豪

  2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强大的研发团队

  3优秀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化管路系统

  4目标战略迎合环保,低碳,安全的潮流。

  5销售渠道完善,国际竞争力更进一步的提高。

  劣势:(Weakness)

  1很难摆脱低价,低质的阴影

  2市场占有率不高,行业竞争激烈。

  3资本不够雄厚,不够和外资企业相抗衡。

  4技术不如外资先进,研发很难领先。

  机会(Opportunities):

  1出口退税为吉利提供了成本优势。

  2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振兴对于吉利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3国家对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品牌的改造的支持

  4节能和安全性能高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威胁(Threats)

  1世界经济的一度下滑,可能会造成消费者会进一步的缩减消费。

  2钢铁和汽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成本。

  3汽车市场的饱和,几大汽车厂商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4同级别的汽车厂商大打价格战,利润率不断的下降。

  由以上swot分析法所得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就是:

   一: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我们自身的优势资源,我们首先有着广阔的市场,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抓住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二:竞争性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所以挑战就迎面而来,作为吉利集团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它更好的可以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去,这也是发展当中尤为重要的文化因素。

  三:随着全球汽车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相信我们企业的未来发展将会是一片美好的春天。购并的成功必定会带来发展的美好的前景。

    四:随着后金融危机的结束,未来汽车的工业发展将会是个技术竞争的时代,人们在追求其品质的同时,更注重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也相信我们的企业会在这新一轮的竞争当中把握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