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功利而功利”的价值观


“非功利而功利”的价值观
                                                     管益忻教授
一日,见某报署名文章赫然写着:企业经营第一目标是赚取利润。当然,借着企业文化论述,也说了“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的话,但总感觉有些言不由衷的意味。
由此就不能不令人发问:办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要赚钱吗?回答当然是“要”。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大家知道,“第一”和“第二”之差不是个量的概念。此“第一”乃“唯一”也,思路至此,问题就显露出来了。试问:这些年来,假冒伪劣满天飞,深究起来,哪件事不是由这个“唯一”造成的呢?一言以蔽之:都是唯利是图惹的祸。
可在既往的讨论中,每每至此,便陷入非此即彼的“无厘头”之中:甲批唯利是图,乙则反证办企业不可不赚钱。被人们誉为经营之神的管理大师松下命之曰“社会公器”的企业至今日竟变得如此糟糕,关键在于缺乏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双层面辩证的价值思维,即“非功利而功利”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涌现出的卓越领航企业的样本中不但溢出物质性、知识性的财富,更凸现着新的科学价值观元素,这是我们在探讨“非功利而功利”这种新价值观中尤应注重的。海尔无搬动服务的形成,从企业文化视角看,事实上就是作为中国卓越品牌企业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一位购买了海尔冰箱的老太太,(冰箱)却被人盗走,海尔在为其合理解决再购问题后,径直让公司服务人员帮忙抬上楼、安装好,并立即在企业内部立下一新规矩:以后,凡购买海尔冰箱者,不论自己能否搬动,均由公司无偿提供搬动和安装服务。由此,人们可心看到其中暗含的一种全新精神——非功利性品质的亮点。至于在总体上由此而创牌子,得到更多、更佳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的事了;这不正是企业以完全、彻底非功利的态度提供最佳的产品、服务,而后得到更大、更多功利(回报)的标志性事件吗?
阿里巴巴的马云一再强调三个代表:第一代表客户,第二代表员工,第三代表股东。特别是多年来,他们的运作一直是按照马云“不是先把自己搞好,而是先把自己的三、四千万中小企业客户搞好“的经营理念开展的,同样折射出企业非功利而功利价值观的光辉。
毫无疑问,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带有赢利内涵的企业文化,当然会附着有功利性特点。这是回避不了,也不应当回避的事实。然而,在整个交易运作过程中,关键是企业对用户的态度优劣而形成分界的;在于是否不唯功利而论——全心全意服务于顾客的。而当海尔千方百计研制出高端产品“卡萨帝”的时候,当然也就得到用户相应的“高端”回报了。由此也就越过赢利“唯一”的理念,把单层面的功利性价值观转为以客户为中心的非功利性价值观。核心是: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在前、在上,企业获利在后、在下。其实,今天的海尔、联想、万科等企业,哪个不是如此?
最近,由马云提出得到郭广昌、五健林诸多企业家赞同的,从更大视野体现非功利而功利价值理念体系的“绿色价值观”,正在像一股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