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加拿大(Canada)。
面积:998.4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陆地面积909.3507万平方公里,淡水覆盖面积89.1163万平方公里。
人口:3350万(2009年)。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后裔,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3%,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现有华人约145万人。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5%,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36%。
首都:渥太华(Ottawa),地处安大略省。首都地区(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赫尔市及其周围城镇)人口113.1万,面积4662平方公里。年平均最高气温15~26℃(7月),最低气温-16~-6℃(1月)。
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女王任命的总督代行职权。总督由总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年。现任总督米切尔·琼(Michaelle Jean,女,海地裔),2005年9月27日就任。
重要节日:国庆日(加拿大日)7月1日。
简况: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中西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
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16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割让给英国。1867年7月1日,英将加拿大省、新布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他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加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政治:1867年建立联邦以来,基本上由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轮流执政。1993年,自由党在第35届联邦议会大选中获胜,让·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就任总理。1997、2000年大选中,自由党连续获胜,克蝉联执政。2003年12月,克雷蒂安宣布退休,保罗·马丁(Paul Martin)继任总理。2004年6月,加举行大选,自由党再次获胜,马丁连任总理。2006年1月,保守党在大选中战胜自由党上台,该党领袖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担任总理。2008年10月,保守党再次赢得大选蝉联执政,哈珀连任总理。
【宪法】 加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宪法,主要由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的宪法法案构成,其中包括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不列颠北美法案》。宪法规定,加实行联邦议会制,尊英王为加国家元首,总督为英女王在加代表,英、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宪法宗旨:和平、秩序和良政。
【议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由总督签署后成为法律。总督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参议院共105席,名额按各省人口比例和历史惯例分配。参议员由联邦总理提名,总督任命。1965年6月2日前任命的为终身制,此后任命的到75岁退休。现任参议长为保守党人诺埃尔·金塞拉(Noel A. Kinsella),2006年2月就任。众议院共308席,众议员由按各省人口比例划分的联邦选区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第40届联邦众议院于2008年10月组成,目前议席情况为:保守党145席,自由党77席,魁北克集团48席,新民主党37席,独立人士1席。众议长为自由党人彼得·米利肯(Peter Milliken),2001年1月就任,后连选连任。
【政府】 内阁制。由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其领袖任总理。本届保守党政府于2008年10月就职,2010年1月小幅改组,共有27名部长和11名国务部长。主要有:总理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外交部长劳伦斯·坎农(Lawrence Cannon),国际贸易部长彼得·范·洛安(Peter Van Loan),国库委员会主席斯托克韦尔·戴伊(Stockwell Day),国防部长彼得·戈登·麦凯(Peter Gordon MacKay),财政部长詹姆斯·弗莱厄蒂(James Flaherty)。
【行政区划】 全国分10省3地区。10省为不列颠哥伦比亚、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曼尼托巴、安大略、魁北克、新布伦瑞克、诺瓦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和拉布拉多,3地区为育空、西北、努纳武特。各省设省督、省议长、省长和省内阁。地区也设立相应职位和机构。
【司法机构】 加拿大设联邦、省和地方(一般指市)三级法院。联邦法院一般受理财政、海事和有关经济方面的案件。最高法院由1名大法官和8名陪审法官组成,主要仲裁联邦和各省上诉的重大政治、法律、有关宪法问题以及重大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法院的裁决为终审裁决。最高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75岁退休。首席大法官贝弗利·麦克拉克林女士(Beverley McLachlin)于2000年1月就任。司法部长兼总检察长罗伯特·尼科尔森(Robert Nicholson)于2007年1月就任。各省设有省高等法院和省法院,主要审理刑事案件及其他与该省有关的重要案件,但也有一些省级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地方法院一般审理民事案件。
【政党】 (1)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现执政党,加右翼政党。由联盟党和进步保守党于2003年12月合并而成,代表银行保险业、铁路运输业、能源工业垄断资本和大农场主利益。领袖: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
(2)自由党(Liberal Party):议会正式反对党。1873年成立。代表工业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并兼顾中、小企业利益。领袖:迈克尔·伊格纳蒂夫(Michael Ignatieff)。
(3)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1961年由“平民合作联盟”与“加拿大劳工大会”联合而成。属于社会民主党性质,代表中下劳动阶层利益,主张企业公营,标榜社会主义。领袖:杰克·莱顿(Jack Layton)。
(4)魁北克集团(Block Quebecois):1990年成立。代表魁北克人的利益,主张魁北克独立。领袖:吉利斯·杜塞普(Gilles Duceppe)。
其他政党还有:社会信用党、加拿大党、绿党和加拿大共产党等。
【重要人物】 米切尔·琼:总督。1957年生于海地太子港市。1968年移民加拿大。毕业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意大利语学士学位及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后赴意大利米兰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学习,能熟练使用法语、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海地语等5种语言。1984至1986年执教于蒙大意大利语系。1988年进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魁北克省法语部,任新闻记者及节目主持人。曾就古巴和海地问题摄制多部记录片,在魁省获得很高知名度并获得多个奖项。2005年9月27日就任加第27任总督,是加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首位黑人总督和第三位曾从事记者工作的总督,也是21年来来自魁省的首位总督。已婚,有一自海地收养的女儿。
斯蒂芬·哈珀:总理。1959年4月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毕业于卡尔加里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该校短期执教。1987年协助创立改良党。1993年当选联邦众议员,并任改良党财政及全国团结事务发言人。1997年弃政,出任全国城市居民联盟主席。2002年3月当选在改良党基础上组建的加联盟党领袖。同年5月再次当选联邦众议员,并担任议会正式反对党领袖。2003年12月促成联盟党与进步保守党合并,组建保守党。2004年3月当选保守党领袖。2006年1月任加第22任总理,2008年10月连任。已婚,有一子一女。
经济 加是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近年来,加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增速在发达工业国中名列前茅。加以贸易立国,对外贸依赖较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较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经济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陷入衰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2009年前两个季度分别出现6.1%和3.4%的大幅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16024.7亿加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48179.8加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8年):0.5%
货币名称:加拿大元
汇率(2008年):1美元=1.01加元
通货膨胀率(2008年):2.6%
失业率(2008年):6.1%
【资源】 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有60余种,主要有(储量和世界排名):钾(44亿吨,第1)、铀(43.9万吨,第2)、钨(26万吨,第2)、钼(3000吨,第2)、镉(55万吨,第3)、铝(6400吨,第3)、镍(490万吨,第4)、铅(200万吨,第5)等(2007年统计)。原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其中97%以油砂形式存在。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储量为1732亿桶,占全球探明油砂储量的81%。森林面积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巴西),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90亿立方米。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为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
【工业】2007年加制造业总产值1853.11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19%;从业人员178.5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0.58%。建筑业总产值728.90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8%,从业人员78.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66%。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520062007
汽车(万辆)219.4208.1200
原油(亿立方米)1.461.521.50
天然气(亿立方米)1754.101762.911866.62
铁矿砂(万吨)2964.43362.33354.3
煤(万吨)6534.16292.86936.2
镍(万吨)17.322.522.5
铅(万吨)7.38.27.9
金(万公斤)11.8510.3910.35
银(万公斤)106.396.997
铜(万吨)57.059.458.6
铀(万公斤)1.260.980.98
(资料来源:2008年《加拿大经济观察》)
【农牧业】2007年农、林、渔业总产值264.78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7%。主要种植小麦、大麦、亚麻、燕麦、油菜籽、玉米、饲料用草等作物。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16%,其中已耕地面积约6758.6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8%。2006年,农业人口34.6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97%。加渔业发达,75%的渔产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产品出口国。近几年主要动物产品产值如下(单位:亿加元)
近几年主要动物产品产值如下(单位:亿加元):
200520062007
牛肉63.9664.9062.92
猪肉39.2534.0133.28
家禽肉18.8618.2420.69
奶制品48.3648.3051.96
(资料来源:2008年《加拿大年鉴》)
【服务业】 服务业近年发展较快,2006年产值为8131.96亿加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8.4%,从业人员1249.8万人,占当年全国总劳动力的71%。
【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加在世界旅游收入最高国家中排名第九。2006年,旅游收入668亿加元,净收益194亿加元。2007年,加接待外国游客3037.3万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180万人(2006年)。主要旅游城市有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魁北克市等。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发达,水、陆、空运输均十分便利,人均交通线占有量居世界前列。2006年运输业总产值555亿加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5%。具体情况如下:
铁路:总长72245公里,货运量2.828亿吨(2006年)。
公路: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总长140.89万公里。横贯加拿大的高速公路长7725公里,于1971年全线通车,从太平洋东岸的维多利亚直到大西洋西岸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是全世界最长的国家级高速公路。2007年全国注册车辆总数2757.75万辆。
水运:圣劳伦斯运河深水航道全长3769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运河,船舶通航可从大西洋抵达五大湖水系。全加共有25个大的深水港和650个小港口,年吞吐量总计4.7亿吨。最大的港口是温哥华港,年吞吐量达7630万吨。
空运:约有商业飞机4500架,经核准的机场共1111个,主要机场68个,包括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等国际机场。2007年客运量约933.64亿人公里,货运量约13.01亿吨公里。
管道运输:输送石油、天然气与水的管道总长196000公里,是世界第二长的管道系统。
【财政金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冲击,2009 /2010财年,加联邦财政预算出现高额赤字,连续11年保持盈余的状况就此结束。2009年5月,加财长弗莱厄蒂表示,当年加财政赤字可能高达500亿加元,较此前已公布的预算案中所显示的337亿加元增加近50%。近3年财政预算情况如下(单位:亿加元,2009/2010按政府公布的预算案):
2007/20082008/20092009/2010
收入236724192249
支出233423962586
赢余3323-337
2006年4月黄金储备约合7000万美元。联邦外汇储备总额为357.16亿美元。2008年,联邦债务总额约5943.9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7%。
主要银行有:(1)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成立于1869年,最大的民营银行。2008年资产总值达7240亿加元。
(2)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由加拿大商业银行(1867年成立)与加拿大帝国银行(1875年成立)于1961年合并而成,为加第二大银行,2008年总资产为3539.3亿加元。
(3)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成立于1817年,为加第三大银行。2008年总资产为4160.5亿加元。
【对外贸易】 加经济对外贸依赖严重,2007年对外商品贸易额为8571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加元):
200520062007
出口额4530.604585.704504
进口额3882.104042.794067
差额648.50542.91437
(资料来源:2008年《加拿大年鉴》)
主要出口汽车及零配件、其他工业制品、林产品、金属、能源产品等;主要进口机械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工业材料、食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日本、欧盟国家。2007年对美出口额占加出口总额的77%。
【对外投资】2007年,加直接海外投资总额为5145亿加元。
【对外援助】根据2008年保守党政府财政预算,加政府计划2010/2011财年前将对外援助金额在2001/2002财年基础上提高一倍至50亿加元。
【外国资本】2007年,外国在加直接投资4975亿加元。
【与中国往来较多的著名公司和经济团体】
(1)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成立于1942年,总部设在魁北克市,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制造、销售飞机、火车、有轨电车等大型交通运输设备及相关产品,是全球大型交通运输设备领军企业之一。2008年总收益为175.06亿美元,总资产221.2亿美元。董事长:博杜安(Laurent Beaudoin)。地址:800 Renelevesque Blvd. West, Montreal, Que., Canada, H3B 1Y8。
(2)鲍尔公司(Power Corp. of Canada):成立于1925年,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出版、金融、采矿、房地产等业务,由德马雷家族控股。多位前总理卸任后均在鲍尔公司任职。公司总资产4542.83亿美元,2008年营业额370.99亿加元。董事长:保罗·德马雷(Paul Desmarais, J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德马雷(Andre Desmarais)。地址:751 Square Victoria, Montreal, Quebec, Canada, H2Y 2J3。
(3)加中贸易理事会(Canada-China Business Council):加拿大一非赢利性民间机构,成立于1978年,宗旨是推动和促进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总部设在多伦多。在加拿大温哥华和中国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成都、深圳设有办事处。董事会主席:彼得·克鲁依特(Peter Kruyt),也是鲍尔公司副总裁。会长:彼得·哈德(Peter Harder)。机构网址:www.ccbc.com。
人民生活 加社会保险体系涵盖广泛,包括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金、家庭津贴和残疾津贴等多项内容,由联邦、省和市3级政府分类负担和管理。49%的家庭有私人住宅,人均拥有汽车量排名世界第5,每千名居民拥有560辆汽车。
军事 总督为形式上的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理是实际上的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在国防参谋长的协助下负责武装部队建设并领导全国部队。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集体防务、与美国的双边战略和防务合作为其防务政策的两大支柱。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张军备控制、裁军谈判和销毁生化武器。在保持与美国、西欧国家军事合作的同时,近年来与亚太地区的军事交往有所加强。
实行义务兵役制,正规军约6.59万人,预备役约2.6万人,文职人员2万人(2008年)。加长期以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国际观察、监督活动。1947年以来,加拿大军队已完成72项国际行动。加目前在全球派驻有2900多名军人,其中阿富汗2530人,并派出军舰“温尼伯”号在索马里海域护航。
2009年的军费预算为19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保守党政府2007/2008财年预算提出,在未来3年里每年分别增拨9亿、10亿和12亿加元用于军费开支,以招募新兵,更新装备,提高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的反应能力以及参与国际救援的能力。
【教育】 联邦政府不设专门机构,教育管理权归省级政府。各省教育经费基本依靠自筹,联邦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资助。普及中、小学教育。著名学府有女王大学、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拉瓦尔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等。
【新闻出版】 加拿大主流媒体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两报”(《环球邮报》、《全国邮报》)、“两社”(加拿大通讯社、加西通讯社)、“两台”(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加拿大电视台)为主导的基本格局。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地区性大报,如《多伦多星报》、《蒙特利尔日报》、《渥太华公民报》和《魁北克新闻报》。
日报共有110家,日发行量580余万份。英文报纸主要有《多伦多星报》,发行量43.6万份,周末版63.4万份;《环球邮报》,发行量32.2万份,周末版41万份;《全国邮报》,发行量20万份。主要法文报纸有《蒙特利尔日报》,发行量19.2万份。杂志有1300种,年发行量4.2亿本。主要杂志有新闻周刊《麦克琳》。
主要通讯社包括加拿大通讯社、加西通讯社、索瑟姆通讯社和加拿大合众社等。其中加拿大通讯社成立于1917年,有约260名记者。总部设在多伦多,在加13个城市和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设有分社,向加国内约100家日报、逾500家电台和电视台供稿。该社与美联社和路透社有合作关系,是其国际新闻主要来源。
加拿大广播公司是加主要国营广播公司,成立于1936年,用英、法及8种土著语言对国内广播,覆盖率达全国人口的99.4%。该公司的国际广播电台于1942年建立,用包括中文在内的9种语言播音。
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拥有由31家电视台组成的英、法语电视网,覆盖率达全国人口的99.2%。此外,主要私营电视台有:加拿大电视台(系英语播音的全国性电视台)、环球电视台(系地区性英语电视台)和四季电视台(系地区性法语电视台)。
对外关系 2006年4月,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指出,加外交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加的国际地位,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加对外关系的首要任务。加将以建设性方式继续密切多边合作,继续支持加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更有效地开展外援,同时致力于在世界上进一步弘扬自由、民主和人权等加核心价值观。2007年10月,保守党政府发表第二份施政报告,将捍卫北极主权和提高加国际影响力列为未来施政重点,强调阿富汗是加发挥国际作用的重要舞台,重申加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履行其国际义务。报告继续将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作为加外交的指导思想。2008年11月,保守党政府发表第二任期施政报告,提出外交重点是参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巩固加美关系,推进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关系,加在阿富汗使命重点由军事转向重建和援助等,正式提出2011年从阿富汗全面撤军。
截至目前,加已同193个国家建交。
【同美国的关系】美是加邻国和最重要的盟国,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关系。加历届政府均视对美关系为外交政策基石。
2006年1月加保守党执政后,将美定位为“加最可靠的盟友、最亲密的邻国和最大的市场”,着力加强同美国的关系。同年3月,加总理哈珀赴墨西哥坎昆出席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领导人年度峰会,与美、墨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并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7月和9月,加总理哈珀两次访美,与美总统布什就软木协议、跨境护照、朝核、伊核、反恐、阿富汗等双边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交换意见。2006年9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加,并出席在哈利法克斯举行的“9·11”五周年纪念仪式。加外长、国际贸易部长及公安、环境等部门高官先后访美。
2008年,加美关系平稳发展。4月,加总理哈珀赴美出席“北美安全繁荣伙伴计划”第四次领导人峰会,与美、墨领导人分别举行双边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将继续推进北美一体化进程。同月加外长伯尼埃亦赴美与国务卿赖斯会晤。8月,加根据加美民事互助计划,派出C-17战略运输机赴美墨西哥湾地区,协助美应对古斯塔夫飓风灾害。10月,加财长弗莱厄蒂、央行行长卡尼赴华盛顿出席7国集团和20国集团财长会议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11月,加总理哈珀赴华盛顿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2月,加外长坎农赴美与即将卸任的美国务卿赖斯话别,并代表两国政府续签“紧急事态合作”协议。
2009年2月,美总统奥巴马访加,与加总理哈珀会谈,并会见加总督米切尔·琼和自由党领袖伊格纳蒂夫,双方重点就两国在经贸、能源、环境、安全以及反恐等领域的合作交换看法,一致强调将进一步巩固加美传统友谊,深化两国互利合作。9月,加总理哈珀赴美出席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并顺访美,与奥巴马总统会谈,会见美参院两党领袖、众院议长和少数党领袖。双方就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意见,并发表联合声明。2009年加外交、国贸、国防、工业、环境部长等多位高官访美,美国务卿、国土安全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访加。两国互派新任大使。
美是加最大投资国,加美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两国贸易总额为5764亿加元,其中加向美出口3560亿加元,占加出口总额的77%;从美进口2204亿加元,占加进口总额的65%,加顺差1356亿加元。加美间存在贸易纠纷,主要集中在钢铁、农产品等方面。加美也曾进行过长达5年的“软木贸易战”,双方于2006年4月达成一项为期7年的协议,使这一争端告一段落。2009年,加方就美“购买美国货”等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多次向美方提出交涉。
【同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加认为亚洲将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加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与亚洲的经济和战略关系。加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和东盟对话国,亚太地区已成为加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加资金、技术和移民的来源地之一。2007年,加与东盟国家贸易额为130亿加元,加在东盟国家投资77亿加元。日本、韩国、新加坡是加传统贸易伙伴,印度、中国等也是加重视的新兴市场。加政府制订“太平洋门户战略”,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打造成连接北美和亚洲的航运枢纽,同时保护港口、货物贸易和人员的安全。加政府将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作为重要国际义务,承诺2011年无条件从阿全面撤军。
2008年,加与该地区国家关系继续发展。2月,加外长伯尼埃赴韩国出席韩新总统李明博就职仪式。6月,加外长埃默森赴日本出席八国集团外长会议,加财长弗莱厄蒂出席财长会议,司法部长尼克尔森和公安部长戴伊出席司法和内政部长会议。加外长埃默森同印度科技部长宣布启动两国间10个科技合作项目,总价值达1700万加元。7月,加总理哈珀赴日本出席8国集团峰会并顺访日本。加外长埃默森上任后首访阿富汗。8月,加自然资源部长伦恩赴日本出席八国集团+中印韩能源部长会议。
2009年,加与亚洲主要国家关系发展顺利。11月,加总理哈珀访问印度,会见印总统帕蒂尔,同辛格总理举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两国签署成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可行性共同研究组和能源合作两份谅解备忘录。12月,哈访问韩国,会见韩总理李明博,并在韩国民议会发表演讲。日本明仁天皇夫妇访加,加日举行两国建交80周年纪念活动。加外长坎农、国贸部长戴伊先后访日。
【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加是北约、英联邦、八国集团和法语国家首脑会议的成员国,重视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认为加自身的繁荣和安全与西欧国家紧密相关。加与西欧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保持着传统的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经常与西欧各国协调立场。
加与欧盟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立场相近,建立了一年两次的“加拿大─欧盟首脑会议”机制,关系密切,早在1996年即签署了加强双边关系的政治宣言和行动计划。保守党执政后保持了这一传统。2006年7月,加总理哈珀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盟轮值主席、芬兰总理万哈宁。2007年6月,加总理哈珀在德国出席“加拿大-欧盟首脑会议”,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轮值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
2008年,加与西欧国家关系继续发展。3月,加外长伯尼埃赴欧洲出席加拿大—欧盟外长年度对话并参加北约外长会议,随后顺访荷兰。4月,加总理哈珀率国防部长、加军总参谋长赴布加勒斯特出席北约首脑会议。5月,加总理哈珀访问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并出席在柏林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九次缔约国大会。加外长伯尼埃访问克罗地亚、意大利、梵蒂冈。6月,加外长埃默森在巴黎与法经济、工业和就业部长拉加尔德签署旨在推动两国商业往来的联合行动计划。11月,加欧年度峰会在魁北克城举行,加总理哈珀会见了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加外长埃默森赴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外长会。12月,加驻挪威大使代表政府在奥斯陆正式签署《集束弹药公约》。
2009年,加与西欧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加总理哈珀赴捷克出席加欧首脑会晤,启动与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谈判。哈还出席北约首脑会议,访问意大利和梵蒂冈。加外长坎农访欧,并出席欧安组织外长会。
【同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苏联解体后,加迅速承认独联体各国,并积极发展同它们的双边关系。加向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均提供援助,并给予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亚美尼亚等国关税优惠待遇。对独联体国家的援助主要用于推动结构性改革和民主进程,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东欧国家援助主要集中在政治、司法改革以及技术和管理援助等领域。
近年来,加俄关系稳步发展。2006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加。7月,加总理哈珀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俄总理普京。2007年3月,加俄商业峰会在渥太华举行。7月,加外长麦凯访问乌克兰。11月,俄总理祖布科夫访加,期间会见了加总理哈珀、外长伯尼埃、国际贸易部长埃默森、农业部长里兹等。
2008年2月,波兰外长西科斯基访加。5月,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访加,两国外长并签署联合声明,称将继续发展和扩大加乌“特殊关系”。11月,加公民资格、移民和多元文化部长肯尼赴乌克兰参加1932-1933年大饥荒纪念活动。
【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拉美国家是加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加是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与拉美国家建立了“加拿大─拉美国家论坛”,与加勒比国家建立了不定期首脑会晤制度,与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与墨西哥同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加积极主张将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至南美,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加关注海地局势,在海地派有维和部队。加对古巴奉行接触政策,近年来,对古投资增长较快,现有数十家公司在古经营采矿等企业。
2008年,加与拉美国家关系继续发展。2月,加外长伯尼埃先后访问哥伦比亚和海地。6月,加与哥伦比亚宣布完成双边自贸、劳务合作和环保协定的谈判进程。8月,加国际贸易部长福捷访问墨西哥、巴拿马、厄瓜多尔。11月,加总理哈珀赴秘鲁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财长弗莱厄蒂出席APEC财长会议。加国际贸易部长戴伊访问巴西,双方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加政府宣布向受飓风袭击的海地提供价值60万加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12月,加国际贸易部长戴伊赴巴拿马出席“通向美洲繁荣之路”倡议部长级会议。 2009年,加总理哈珀出席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向美洲开发银行提供40亿加元临时贷款。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加与除利比亚外的所有非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近年来,加对发展与非洲国家关系重视程度提高,关注并参与联合国及非洲地区组织主导的非洲地区冲突及内战的调停与斡旋。2006年11月,加总督米切尔·琼访问阿尔及利亚、马里、加纳、摩洛哥和南非。2007年11月,加总理哈珀赴乌干达出席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并顺访坦桑尼亚。自2007年7月以来,加已向津巴布韦提供了价值1000万加元的人道主义援助。2008年3月,加外长伯尼埃访问苏丹首都喀土穆和南部达尔富尔地区。
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