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常态运行区间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常态运行区间

5月份各主要经济指标最近陆续公布完毕,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在理想的通道上运行,经济运行的基础更为扎实,前景令人乐观。

第一,  消费和投资稳定增长,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可怕、最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能否保持可持续性,更取决于国内需求能否稳定增长。

2009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加大投资力度,全年12个月中有7个月投资同比增长速度超过30%,全年增长速度达到30.1%,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高峰增长年之一。投资增长速度太快只能用于应急,长期高速增长对经济负面影响太大。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长期保持较快投资速度是完全可能、也是应该的,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0615亿,是2010年以来5个月中投资规模最高的月份,同比增长25.4%,这个速度虽然还有点高,但反映我们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反映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因素,都是积极健康和可持续的。

更为可喜的是消费仍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55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8.7%2009年全年增长速度超过18%的月份只有1月份,2010年以来均接近或超过18%,而1979-2008年年均增速为15.2%1991-2008年年均增速为15.3%,特别是2001-2008年年均增速只有13.6%。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增长,是经济发展所需,是经济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基础。

第二,  出口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形势至少没有变坏

5月份对外出口额达到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加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政策措施,自去年7月份,我国对外出口月度出口额就超过1000亿美元,今年保持了去年势头,1234月份对外出口额分别达到1094.75945.231121.1、和1199.2亿美元,而5月份突破了1300亿美元。

非常可喜的是我们最为担心的欧盟地区,5个月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1774.9亿美元,增长37.4%,而经济形势看好的美国,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1386.8亿美元,只增长28.2%。我们还开拓了东盟市场,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期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118亿美元,增长57.5%。与第四大贸易伙伴日本,双边贸易总值也维持较高水平,达到1115.6亿美元,增长了38.8%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已经呈现明显复苏势头,但中美贸易额增长速度还比不了东盟、比不了日本,这个国家却玩尽了逼人民币升值的花招。我们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与美元共进退,就和美国经济贸易关系来讲,没有任何失理之处,你是世界老大,如果你多印票子、对世界不负责任,中国凭什么对你负责任?盯死美元是尊重你美元的领导权。

第三,  价格面临上涨压力,但在可控可承受范围之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去年11月转正之后一直呈上升态势,今年1234月份CPI指数分别为1.5%2.7%2.4%2.8%3月份突破全年调控3%的底线,达到3.1%。同时,PPI指数突破7%,达到7.1%。多方因素叠加,价格走高在意料之中,只是这个数字比我们预期的还要理想。前一段,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这个因素将发挥滞后影响,同时农产品货源供应随着季节将变得宽松,价格总体走势令人乐观,1-5月份,CPI指数为2.5%,可以预期67月份价格增长动力会有所减弱。

由于国际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难免;今年夏粮丰收已经基本成为定势,全年粮食市场总体形势将比较乐观;货币流动性较为宽裕,全国今年职工工资呈普涨局面。综合这些因素,今年价格走势面临上涨压力,但不会比原先预想的要严重。全年3%的调控目标可能不保,但突破4%可能比较小。其实,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于5%,就不会发生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更有益处。

第四,  货币发行偏松,经济发展不差钱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6.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狭义货币(M1)余额23.65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流通中货币(M0)余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2004-20085年里,M2增速没有一年超过19%M1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18%2008年是应对危机极为特殊的年份,M2M1增速分别达到27.7%32.4%。对比今年5月份的数据,显然货币供应延续了去年相当宽裕的格局。

表现更为抢眼的是贷款增速,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6634亿元,同比增长21%2009年放贷人民币95957亿,同比增长98.72%。而自1998年到2008年,新增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20%。去年实现天量放贷,这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充分的流动性。为了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今年提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出全年7.5万亿人民币新增信贷目标,而到5月末已经放贷了40142,占全年放贷目标量的53.52%。今年新增贷款规模超过目标额恐无悬念。

央行没有收紧银根,确实考虑到现实经济中还有不确定因素,经济存在趋缓的可能,目前社会对银根收放过于敏感,这种政策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这种过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管理,对于币值稳定,都增大了工作难度,但利大于弊。

总体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在平稳的轨道上运行,持续增长的基础继续夯实,只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能够逐步得到平息,趋好势头会得到保持,这也将为我们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为加快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深化改革,赢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