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踢不进世界杯,一个很大原因是忘记了这样一个道理:赤脚的不怕穿鞋的
中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世界杯在中国热得不能再热,是我们中国人天生就热爱足球,还是我们中国人天生就是厚脸皮?这个现象值得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一切家来研究。或许他们会发现,中国队进不了世界杯,是因为我们不讲科学,只讲迷信:迷信用人制度,迷信职业联赛,否则你无法解释朝鲜队为何能踢进世界杯。
现在的世界杯应该被称作“科学的世界杯”,因为无处不闪现着科学的灵光。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南非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横空出世,其科技含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届。除了比赛用球主打“科技牌”外,参赛球队如想赢得比赛除了依靠团队协作、个人技术和运气外,还需要科学来助阵,只有科学踢球方能最终捧杯。
1.关于球的问题
阿迪达斯设计的南非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遭到一些球员的诟病,英格兰队守门员大卫·詹姆斯便用“讨厌”和“恐怖”加以抨击。实际上,对“普天同庆”不满的人绝不仅詹姆斯一个。但“普天同庆”设计研究领导人、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安迪·哈兰德博士却坚称这个比赛用球堪称完美。
哈兰德的小组用了4年时间开发“普天同庆”,他们的目标就是将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可预知的移动降至最低。在2002年构思阶段,他利用一个特殊的“机械脚”朝一个目标踢不同的足球,用以测量它们的一致性。最后浮出水面的“普天同庆”采用热粘合技术取代传统手工缝制,32块球皮也被减至8块。
最初设计的“普天同庆”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凹槽,但测试结果显示这种设计导致足球的飞行趋于不稳定。随后,设计师便为“普天同庆”增加了16个“空气动力凹槽”。哈兰德说:“足球的球形意味着在空中飞行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但通过对足球表面进行细微改变,我们便可让球员在更大程度上控制足球。力量强大的机器人就连韦恩·鲁尼这样的球员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它们经常被用于测量不同类型足球出现的各种变化。手动缝制的足球很难具有同一性,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我们设计的足球拥有近乎完美的圆度同时也比以往的比赛用球更精确。”
2.关于罚点球的问题
有关罚点球的最新研究显示注意力集中并不是破门得分的关键。埃克塞特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罚球队员的眼睛移动可能向守门员泄露秘密。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罚球队员的注意力更有可能集中到守门员身上而不是门柱内的最佳得分区。这就使得罚球队员更有可能瞄准球门中部起脚射门,导致皮球更容易被门将没收。这项研究指出,忽视守门员的存在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射门的区域,罚球队员便可提高射门的精确度。
埃克塞特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心理学家格雷格·伍德表示,主要问题并不是球员的射门技术而是他们的忧虑程度。他说:“与德国队等其他球队相比,英格兰队在罚点球中的成绩尤为糟糕。点球大战中,德国队的获胜概率高达80%,而英格兰队的失败概率却高达70%。如果给英格兰队提点建议,我建议英格兰球员想象自己正在踢一场练习赛,他们应该盯住射门区域同时起脚射门,完全忽视守门员的存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守门员即使准确判断射门方向,也很难成功扑救。”
其他研究发现包括:先罚点球的一方获胜概率为60%;忽视守门员存在并预先决定射门区域的球员更有可能洞穿球门;与身穿黄色和绿色球衣的守门员相比,身穿红色球衣的守门员更有可能成功扑救;如果英格兰队与德国队最后要以罚点球方式决胜负,德国队将百分之百地击败英格兰队。
3.关于裁判的问题
在最近几届世界杯上,英国裁判的日子并不好过。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格雷厄姆·波尔因在一场比赛中向克罗地亚队的约西普·西穆尼奇出示3张黄牌在赛后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另一位英国裁判霍华德·韦伯在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接受为期3周的培训,培训课程包括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自己建立信心,确保能够在比赛中做出正确裁决。虽然接受培训,但令我们担忧的是,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会让这位英国裁判在执法过程中摇摆不定?
除了东道主的球迷外,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英国球迷人数通常是最多的。这种“人多势众”经常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英格兰队是在本土作战。但在获得极大支持的同时,英格兰队也面临极大压力。埃克塞特大学的伍德说:“大量证据显示本国球迷的支持确实能够帮助球队取胜,但球迷期望过高也会让球员精神紧张。如果球迷认为本国球队无法实现他们的预期,大量本国球迷的存在便会影响球队的发挥。”
有趣的是,有研究显示队服颜色也有助于球员的发挥。身穿红色球衣的球队似乎拥有一种优势。红色是一种主色,代表着危险,能够对对手的心理产生影响。
4.关于身体素质的问题
本届世界杯海拔高度最高的球场位于约翰内斯堡,海拔高度为5740英尺(约合1750米),决赛将在这里开战。然而,即使这种海拔高度通常也不会导致球员患上高山病。
有报道称,一些球员已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这种疾病。他们中有的人据说睡在所谓的“高原帐篷”内,利用发生器向帐篷注入氧气浓度较低的空气,进而模拟高海拔产生的影响。还有报道称,一些球员在用健身脚踏车锻炼时会戴上与空气过滤器相连的面罩,用以降低他们吸入氧气的数量。
还有什么地方容易出差错呢?对于很多球员推崇的轻量球鞋是否能够为他们的脚提供足够保护,我们的耳边仍不时传来讨论之声。轻量球鞋能否保护球员的跖骨免遭伤害尤为引起人们关注,无论是鲁尼还是贝克汉姆,都曾被这种可怕的伤病折磨和困扰。伦敦大学运动与训练医学中心高级临床讲师彼得·马里亚拉斯博士表示,受伤的主要原因与更为激烈的国内赛事有关。
他说:“当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受伤与球鞋有关。事实上,单场比赛受伤人数的峰值出现在2002年世界杯,平均每场比赛有2.7人受伤,这一数字在2006年降至2.3人。”受伤后,球员会接受高科技含量的血液分离技术治疗或者说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治疗时,血液被抽入离心机并在里面旋转,移除红血球并集中血小板,用以帮助修复和再生组织。这种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与使用可的松修复腱和肌肉类似。
5.关于高海拔的问题
南非世界杯是24年来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举行的世界杯,6家高海拔体育场的海拔高度比3家处于海平面的体育场高出5000英尺(约合1524米)。海拔高度和气候差异将对球员构成潜在影响。英国体育研究院的生理学负责人斯蒂芬·伊格拉姆博士解释说:“在1500英尺(约合457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球员出现的不良反应就越严重。高度每增加350英尺(约合106米),身体的摄氧能力便下降1%。”
也就是说,由于空气更加稀薄,球员奔跑速度更快,但同时也需要更多时间恢复体力。鉴于这种影响,球队将更多地采用防守反击战术,慢慢积蓄力量而后在短时间内爆发。通常情况下,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的活动距离为10英里(约合16公里),但在高海拔球场,他们的活动距离有可能减少。伊格拉姆说:“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为期5天的训练以适应环境有助于降低这些影响,但无法消除。如果没有适应时间就到处于海平面高度的球场进行下一场比赛,球员的体能也会下降。可以确定的是,此时的球员将受到更大影响,需要更多时间恢复体能。”
6.关于看球成瘾的问题
球迷会对追随国家队这种行为上瘾吗?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马克·格里菲思教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发现大多数核心球迷的内心感受不过是一种健康的狂热,并未出现心存渴望、情绪变动、断瘾症状和社交人际冲突等足以泄密的迹象。实际上,观看世界杯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希腊流行病学家伊莱尼·派特利多、佛蒂斯·帕帕达普洛斯和尼克·德西普利斯经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重大足球比赛期间的自杀率呈下降趋势,一旦这种影响逐渐减弱,自杀率又呈回升趋势。
此外,我们的购物习惯也会受世界杯影响。例如,百安居身穿英格兰队球衣的“花园小矮人”便已经销售一空。南非世界杯比赛期间,考文垂大学国际体育产业中心的一支研究小组将监视零售量,用于发现世界杯热所产生影响的任何进一步表现形式。
7.关于赢球概率的问题
英格兰队会赢得本届世界杯吗?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法比奥·卡佩罗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主教练,如果将平局也视为“半个胜利”,他率领的球队胜率超过其他任何教练的球队。此外,他的球队在比赛中的进球数也超过典型的英国教练,一场比赛中平均以两球优势击败对手。但在遭遇法国队、西班牙队、巴西队等强队时,卡佩罗也曾4次品尝失败苦果。
通常情况下,英格兰队的平均赢球概率为三分之二左右。为了捧起大力神杯,英格兰队需要取得六连胜。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为10%左右,也就是说,英格兰队最终捧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英国人并不应该就此选择放弃,足球毕竟是圆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8.关于中国球迷是不是真球迷的问题
中国球迷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的问题,据说上帝也难以解释。但中国球员绝对是伪球员,他们就像上面那头可爱的猪,下一点点雨就穿上漂亮的红靴子。其实,猪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根本不需要穿靴子啊,赤脚的还怕穿鞋的?!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