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朱晋)http://health.sohu.com/20100611/n272714972.shtml20多岁的刘溢良这半年来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今年2月4日,他带22岁的女友黄紫红到石龙人民医院治疗发热和咽痛,医生给开了药物和吊针,结果输液到第三组药物,黄紫红便开始出现不良反应,最终经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生前的黄紫红在石碣一家企业当文员,年仅22岁。今年2月4日下午2点多,由于发热和咽痛,她在男友刘溢良的陪伴下步入石龙人民医院就诊治疗。 医生在检查后,为黄紫红采取了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和输液治疗。连输两组药物后,黄紫红的病情逐渐缓解,还和男友有说有笑地看起了电视。下午5时37分,开始输液第三组药物。约10多分钟后,病人便出现了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症状,于是要求拔针停药。主诊医生除了开出非那根25mg予以肌注外,并未采取其他干预措施。从晚上7点开始,黄紫红的病情急转直下,出现昏迷、休克等现象。1个小时后,她被推入ICU进行抢救。据黄维舵回忆,当时的一名ICU医生曾经说,“再迟5分钟,就没送过来抢救的必要了。”ICU最终成了黄紫红的“鬼门关”。次日上午,在两次心肺复苏,连番抢救之后,患者出现多器官损害、衰竭,最终不治身亡。
令黄紫红的亲属不满的是,其在大约18-19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过程中,医生并没有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也没有同意患者拔针停药的要求,最终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而在出现昏迷、休克之后,直至1个多小时后才被推入ICU治疗,这点也让家属费解。 除了治疗时间方面的非议,家属也认为医生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多次出现用药过错。黄维舵说,在次日上午的抢救中,正肾、肾上腺素、阿托品都被多频过量使用,这加速了其侄女的多器官损害和衰竭。为此,将近半年以来,家人一直为此事与医院交涉,直到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昨日,鉴定会在城区如期召开。对于黄紫红之死,石龙人民医院医务股股长雷晓东说,出现这样的纠纷,家属没有选择去“医闹”,而是一直非常理性的按照程序申请第三方的医疗事故鉴定,态度实属难得。 院方认为,黄紫红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她的原发病导致。有一个细节是,从医院的化验单反映,黄紫红的血小板在入院后是阶梯型下降的,血小板下降导致出血。“从目前来看,病人发病5天不退热,到底什么原因?到底她的寒颤是高热引起的还是输液反应引起的?专家的看法暂时不统一。”雷晓东表示,从尿检来看,尿有蛋白、有血,转氨酶很高、白细胞很低,这都提示病人可能是某种病毒感染,由于病人多器官功能受损,导致病情恶化。“从X光片还显示,病人有肺水肿,可能出现出血,这也不是输液反应所能解释的。
从以上这个病例来看,资料不完全不详细,说实话,很难说,一定是输液反应,但是,我认为,如果我说是输液反应,至少有90%的把握会正确。而且,从现场医生的处理——“非那根25mg予以肌注外,并未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来看,他的诊断也是输液反应。我一直认为,现场医生的判断,应该是最有价值的证据,其他事后都是推测和间接的。因此,雷股长现在认为,不是输液反应,有些“雷”。同时,我已经说过很多次,我们的鉴定委员会应该严谨,而医院管理人员更应该科学和客观,评论必须尊重事实和科学规律,要有知识性和专业性。然而,雷股长认为,黄女士入院后血小板减少,尿蛋白,转氨酶高,白细胞低,肺水肿等都不是输液反应能解释的,这是不正确的,有“雷”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思。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输液反应的一些知识。静脉输液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热原、微粒超标,将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微量的热原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主要是细菌的一种内毒素,致热作用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其次是革兰阳性杆菌,霉菌及病毒均能产生热原,热原分布很广,凡是细菌污染的地方,就会有热原存在,如果热原进入人体内,超过人体耐受量,就会产生寒战、恶寒发热、高热、出冷汗,有时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疼痛等输液反应症状。微粒是输液的液体和药物在生产、应用与处理过程中所污染的各种微小颗粒及杂质,一旦大量的微粒进入人体,就会造成血管栓塞发生静脉炎;当微粒滞留于肺内,可因微粒异物刺激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形成肺内肉芽肿;在血液循环中形成异物,由于微粒碰撞作用,影响体内抗凝血系统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大量的不溶性微粒会引起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总之,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具有潜化、持久、较大的危害 。而输液反应亦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引起蛋白尿,转氨酶升高,以及多器官系统损害。而大量的内毒素输入体内,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还可以引起肺水肿和白细胞减少。同时,输液过量或者过快,亦可引起肺水肿。说句实话,由于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形,真的不能判断为什么医生要联合口服,注射和静脉一起给药,而且由于不知道当时病人进食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要给3组补液。
所以,只要稍有医学知识,或者懂得用google搜一下,就知道孙女士的症状全部可以用输液反应来解释。所以,孙女士的死至少存在着输液反应,这是不必争议的。雷股长应该加强学习了,不要再这么雷患者家属了。
作为医生或者医务管理人员,应该有爱心,应该善待病人和家属,应该实事求是,寻求病人和患者的理解与谅解,不要用伪科学来雷人。也许,雷股长是无知,这可以理解,应该加强学习,不要不负责任的说话,医院也应该聘用更有知识更谨慎的专业人士来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如果,雷股长是知道其中原理,但是故意欺骗患者家属,则是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
应该说,我对孙女士的死,感到很惋惜,也对其家属的无知感到遗憾,其实稍有医学知识,就能避免口服、注射和静脉多渠道给药,同时不要过量输液,并且在出现反应的两小时内采取有效措施,甚至转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其结果都可能会不一样。由此可见,学习一点医学知识,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能是十分必要的。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在尽自己的努力这样做。
不过,正如雷股长所说,我认为,孙女士的家属采用非常理性的方式进行维权,不闹不打,是应该值得鼓励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指出雷股长雷人的原因。社会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所以,雷股长应该为自己的无知和失言而感到羞愧,应该向其家属表示歉意。
而今天的消息,新华网济南6月11日电(记者 王志 王海鹰)据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孙连和介绍,10日和11日连续发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两起医务人员被刺杀事件为同一人所为,凶手系因宿怨杀人。据介绍,犯罪嫌疑人周某是一名45岁的男子,为济南市历下区居民。其父于13年前因患原发性肝癌曾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不久后去世。周某将其父去世原因归结于医院,长期怀恨在心,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10日早上8时许,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一名5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生在医院内被杀;11日早上7时20分左右,这家医院肿瘤中心的一名女护士再次遭到袭击,被凶手连捅数刀。凶手在实施第一起案件后逃脱,在11日实施第二起案件时被当场抓住。
这又是一个医生权益被任意侵犯的例子,我在此向死伤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表示慰问,呼吁有关部门确实保护医护人员的权利和生命安全,特别是不要让犯罪分子逃脱,甚至再次行凶。
社会应该追求和谐,一方面,需要医生和医学专家能坦率问题,寻求患者及其家属的谅解,对过错进行补救,避免下次再犯;另一方面,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理解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充分尊重医生的职业和人身权利。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