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黄帝内经与人体生命之学
主讲: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 陈广 研究员
地点: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楼407教室
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
协办: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展战略理论专业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分会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
北京吴氏太极拳研究会
时间:2010年05月16日
陈广老师讲座后---决策同门文武大合影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关振军会长出席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中经联盟常务理事黄玺庆老总亲临现场--提问讨论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老大的图学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苏本洪先生提问探讨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于宗宽先生亲临现场
陈广老师讲座现场---听众与速录摄像 ,周毕文主任主持提问
主持人(周毕文,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展战略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非常高兴,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今天我们很高兴的请到了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同时原来还是赤峰市市委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陈广老师来给我们做黄帝内经与人体生命之学的讲座。这个讲座是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北京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几家联合来举办的。因为讲座的主题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涉及面非常广,所以我们这么多家虽然都修炼各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内容,但是从文化源头上来说都是共同的。因为时间原因今天来的嘉宾我不能全都介绍,下面每个方面介绍一个代表,有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的副理事长,北京科技时报社的主编刘洪海先生;有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的顾问张凭老师;有北京吴氏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关振军老师;有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也是中国房地产生态联盟的轮值主席黄玺庆先生;今天的活动也有20年前中国决策学培训班的老学员,中国首届EMBA老学员,这里我隆重推出一位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发展银行的纪委书记于宗宽先生。
因为讲座在小范围也做了一个小小的宣传,很高兴中国精神残疾人协会名誉主席阎振华先生到场。好在我们讲座以后,我们会有一个互动的讨论,到场的嘉宾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相互的认识,来介绍。
好,我们下面就有请陈广老师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陈广:大家下午好!一个机缘,曾仕强先生来央视台录制《易经智慧》,来看曾先生,跟周老师见面了,找帮朋友聊一聊,正因为这个机缘今天有幸和新老朋友见面。大家一看我那个职务你就知道这是一个门外汉,一个行政干部谈黄帝内经,并且当着各位学问大家、武林高手加上我曾经的一些学弟们,无论如何是很汗颜的事。既然定了,也得走到这个地方来跟大家见见面。
《黄帝内经》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原点,仅次于老子、易经,是中医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难题,是个迷,从上一个世纪就出现了一波要把中医废除的一个文化运动,有一个叫余岩岫为首的一帮西方科学的主张提到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个废止中医案,这一举动曾经给了中医一次致命的打击。尽管没有取缔,就在贺诚当卫生部长的时候,又一次提出了废止中医的问题。后来由于不知道什么人反映给毛主席,最后批评了贺诚当时的卫生部,那次才平息了。
进入21世纪一个科学权威院士再一次就中医科学不科学提出了废止中医的问题,引来了一场捍卫中医的保卫战,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市面上的《黄帝内经》的再一次火爆,大家从养生学、中医学、哲学、针灸学等等角度来讲《内经》。
主张中医有价值、合理的是一批守望着中医的前辈们,他们认为要保卫中医必须读原著,读黄帝内经,一字不可改变的理解。于是到底怎么样理解黄帝内经就成了一个历史文化的问题。因为黄帝内经数万字的书不是形成一个时段,其中有诸多流派,自身内部晦涩难解,可是其中它又有非常合理的东西。
上个世纪中美建交之初,基辛格打前站其中所带一个记者得了阑尾炎送进医院做手术用的是针灸麻醉,这件事回到美国以后登在报上,新闻媒体告知了中国有这么一件怪事利用针灸做麻醉,于是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后来尼克松访华,由周总理陪同他参观针灸麻醉的情况,再度在国外新闻中披露这样的消息,于是国外对中国针灸麻醉和针灸的关注几乎超过了国内。现在在国外的做针灸专业门诊全世界2700、2800家。
从中医的存废论到对针灸这门技术的关注正好反映了相反的问题,就是对内经的理解到底应该从什么方面着眼?目前看,对内经也是各说各的,有的做哲学说,有的做针灸原理说,有的做养生原理说,有的做中医的基础理论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内经?我从一个门外汉的角度,去年在北京没事买了几本看了看,最后体会到一个东西,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交流的。
首先我们对内经做一个题解,经不用说是典籍,经典,那么内是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内到底和外有什么区别?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凡是被称为内的都是对人的智慧和生命而言的,内经有一篇叫《内业》,大家回去可以查,《内业》讲的就是人的生命是什么和怎样养生。佛教和佛学进入中国之后,当时在中国被称为内学,因为它是涉及到对人自己怎么了生死的,是人自己生命态度的学问,所以称之为“内学”。由此可以知道中国人的内就是指人自己的生命和精神现象。这个“内”对人类很重要,但是自从西方科学进来之后内没了,内被视为不科学,被视为神秘的东西。我们现在所有的科学教育,所面对的都是“外”,包括生理学,生理学把人的内在生命当作外在物进行解剖结构的科学。
那么在《内经》中,有两个基本部分的经典,一个叫素问,素问也可以解释,我们从中国哲学进行体味它,老子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个“素”也是指人的内向生命的,换句话说,素问问的是宇宙之迷的原问题,是宇宙之迷的基本现象,那也就是人的生命。
《黄帝内经》另一部分基本经典《灵枢》,这个词太微妙了,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人有灵性,有精神现象。灵枢是什么?可以做出两点基本理解,组织和网络中枢正是人的生命本质现象,还有一层意思,讲出来大家可以批评,那就是宇宙除了人类的实灵之外,不可否认从种种现象可以感知或者历史文献记载的,那就是有虚灵现象,我们统称为虚灵现象,就是某种特异功能,某种外在的灵象在人身上突然体现。在宇宙任何其他灵象的意义都在人身上来体现它的意义,所以人在宇宙中它是万有灵象的灵枢中转站,离开人的体验,其他的灵象不会发挥它的意义。这一点就不再深说。
那样从我们对人体的内在的生命解释来看黄帝内经就很轻松的把它解析成为这样几个问题:
一、阴阳之法
二、人体生命之学
1、精气神—现代就是信息性
2、经络—整体网络
3、气运—天人合一
三、应用理论
中国先哲研究人体生命的方法构成养生、中医的基础理论。
这就是我学习的心得,其他的市面上可以看到它是具体的应用,养生理论,中医理论,针灸理论,顺四时应阴阳的生存理论在这里头。而黄帝内经的根本点在这个层位,它当然是混着说的,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都是混着说的,但是我们只要用一个逻辑一贯找到它开端的东西就可以见到这三个东西。
一、下面来谈先从阴阳之法谈起。阴阳之法也就是易理之法,易理是什么?是中国人的辩证法,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哲学老人说的,它叫熊十力,他说中国人才是发明辩证法最早的国家。列宁说辩证法是人类固有的。辩证法确实在人类进入文明以后在历史的同一个时段发生的,大体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在印度就是佛学的产生,在古希腊就是古希腊哲学的产生,那么在人类出现了三点都有限的辩证法,但是西法的辩证法不是咱们理解的辩证法,咱们理解的辩证法是说事的,西方理解的辩证法是说概念的,是说一般性怎么和个别统一的,是辩论艺术。西方的辩证法是分开以后说本质怎么和现象统一,一般和个别怎么统一,是说语言的。中国人的辩证法不是,是说事的。
《易经》是中国人辩证法的一个理论形式,包括数象理,第一个完整符号体系和语言解释的理论体系,那么易经的用法,到目前人们应用已经显现了它有四个方向,第一科学易,由德国的科学家莱布尼茨启动发明“二进制”,其后有中国的留外学生薛家潜写了量子波和相对论的,还有一个叫刘子华的先生在法国留学,用易经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也写了一个著作发表了他在国外读博士的论文,引起了震动,68年年后被美国海军天文台发现了他所预言的第九大行星,其他的现在用易经的方法研究基因的,研究经济的大有人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易。
第二个是易理易;第三个用法是决策易,有文化素质的人学习易经训练自己的头脑,最后一个用法就是民间的算卦的,究竟如何,我们不去评论。现在人们理解的易经大概就在这个层次,时下人们很少关注易理易,其实易理易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灵魂。也就是用阴阳之法研究事物叫中国人的演绎法。西方人说他们有科学,科学发明了演绎法很严密的,初始设定准确,方法正确,那推论结果必真,那是概念系统的问题,是符号系统的问题,而中国人的演绎法就是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大法来推演各种社会事物或者自然事物,推演天文就是中国古老的天文学,推演人事治世就是儒家的伦理论学说,推演人的生命得到的就是《黄帝内经》。
易理阴阳之法推演的要点在内经中体现的很充分,我们随便摘几句内经的话来说,《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阴阳对万有现象具有纲领性;另外说它是中国人的演绎法,因为它有第二的特性叫做可推演性。黄帝内经说的非常清楚,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属之可实,推之可百,属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言其有一也”生命万象阴阳推出一千一万,回到根上就是阴阳。太极就是万物,一生万。这样阴阳关系除了纲领性和推演性,就是可摄入性,人的思维就是可设定性,还有一个是可变动性,于是阴阳推演事物中出来这样一个关系,虚相(象)阴阳,设相阴阳,设相里头有定相阴阳,和变相阴阳,这就是黄帝内经的入门之处。虚相阴阳象X、Y,它是万有的总相,天文、地理、人事、生命,没有不是它,所以这个阴阳它只是一种由道而德的关系,到人身上它就可以变成一种定相,所以黄帝内经说“夫言人之 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阳,腑者为阴”这是所谓的定相阴阳,就是设定的,虚相阴阳等着你应象,人研究问题是从一个混沌状态撕下一片来,怎么办?叫设定,用逻辑话说叫抽象,一定要设定,设定中有定相,这是死关系;但是你在认识人的生命中有定相的,所以肾为阴,在诊断病中阴中有阳,所以有肾阳虚。你在辩证中要追究变相,这也是中国人的思想,叫阴阳互本互根,当你设定的时候,有了定相的时候,定相中不要固守定相,要去追求变相,在变中把握事物,有不变者,有变易者。
阴阳贯穿在整个黄帝内经的通篇,从开篇就是一直到终结,但是现在我们把它剥离出来,单从方法看就容易清楚一些,到了定相和设相的时候,已经就是人的生命理论了。这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其他各版本的黄帝内经的解释,都是把阴阳当做中医的基本基础理论,那样解释是不错的,但是不利于我们去了解黄帝内经到底说的什么和它怎样构建的。
二、人体生命之学
中国先哲对人的认知,就是中国人的生命之学,中国人的生命之学,因为人已经表示了是人的生命之学,不是植物的,也不是细菌的。
西方学者对人的定义一直跟动物较劲,人是两条腿走路动物,人是能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最后到上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说人是符号动物,是文化动物,总而言之西方哲学的大体对人的定义方向就是跟动物飙劲,中国人不这么认识问题,中国人对人的认识一直把它定位在自然的层面,它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造化物,但是它又最佳的体现了自然。它体现在《三字经》上就是叫“三才者天地人”,体现在民间的一种说法叫人是“一壶天”,三才者天地人,这似乎小儿科的事了,但是,是最深刻的道理,才是什么?才者哉也,是初始创造,创造创新,天可造,地可设,人也有创造能力,这小儿科很了不得,是中国人对人定义,反映了人有创造力,创新力,创造力创新力归根到是什么?这个事需要我们思考。
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后来到了宋朝有了另外的说法,其实在西方是一个哲学重要的流派,莱布尼茨的“学子论”,但是已经被西方主流哲学,被强调物给掩蔽了,宇宙大爆炸之初是无穷无穷的热,无穷无穷的小,不可想象的空间迸发出来了,人类有了以后就把它叫做能量,高能区过了到了低能区就有了物象,35亿前有了简单生命到复杂生命,几十万年前有了人,这一路走来,137亿年,或者150亿年,最后得的结果是什么?当有了人以后人们对这个东西的认识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信息的概念,人们管它叫万物有灵,西方的哲学和宗教又给出了它一个创造它的东西叫上帝,中国的哲学围绕这个问题的困惑到了20世纪熊十力从哲学和其他的方面得出一个结论叫“心物一元”,这都是多种思考对这种现象。17世纪的哲学家,刚才我们说发明了“二进制”哲学家,他叫“单子论”。后来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大逻辑学家哲学家哥德尔,他认为应该从单子论上建立哲学前提,不应该从物质上。
能量、物质,统称物质,这是物理学,物质另一面必有信息,从爆炸之初就应该这样,这是我们的理解,张凭我俩肯定还要争论,从宇宙大爆炸迸出来,不是物质和能量自身的作用,是信息的作用,正是在这样意义上,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说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才有意味。是从宇宙之初它就有信息,到了低能物质一块它变成了化学键,变成了力的表现,于是才有物的万象,到生命出现了,生命是什么?叫遗传基因DNA,叫自复制,遗传基因的密码就是信息。这个信息是自复制信息;到了人变成一种“灵性”,对内可以意识,对外可以进行认知,认知完了进行实践。
请看,这个演化一直贯穿信息,这其中没有任何迷信,这个演化全部都是宇宙信息性的自我表达,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宇宙信息性,它是一个高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回到孟老先生一句话,万物皆备于我。过去我们批他是唯心论,人的生命是天造地设的,所以观察宇宙最全象是谁?是“人”。
所以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包括灵象的认识是中国人对人的生命认识的两节,这里头有一个缠绕,就是人的灵象生命,它包括着人的生命和人的灵象,就是人的精神,这里有缠绕。因为历史上任何文献包括黄帝内经,也包括其他的书都是把这两个事绕一起说的。我们今天把它剥离开说,扒开说就是黄帝内经基本内容。如果我们去研究灵象部分就进入了人的智慧之学,聪明之学,就是原来我们的老师张顺江教授终生努力的那一部分,《法元论》,还有这位学弟苏本洪在张老师的基础上又搞出了“公本论”。
现在我们来回到黄帝内经的基本问题,精气神是不是信息性,在黄帝内经中如果不提纯出来是非常难理解的事,因为气和血多次连接,说气的时候说血,说血的时候说气,气有多种气,元气、守气,谷气在黄帝内经中提到3000多次,到底和人的生命连接是哪一种气?中国人设定这个“气”字,直接连着人的生命的根本,就是所谓的中国“元气说”,元气说有阴阳,元气对于人具有根性,可惜过去的我们的哲学守望中国文化的大家们,像冯友兰这样的大家们,他们只把“气说”命题为唯物论,这很可惜,因为什么?因为中国哲学气候就是这样,惟有唯物论才是高贵、正宗、马克思主义的。而中国人的“气说”恰恰不是这样,恰恰比这更真、更深、更高一层的东西,就叫“信息”。
人类在解释和认知宇宙中是很浅显的,并且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越眼前的事,他认知越在后。比如说引力,我们人类很早就知道引力,你飞不到天上去,你超越不了引力,人类最早接触了引力,后来到了20世纪科学革命,那三力统一了,电磁力先发现的,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统一了,引力和三力不搭界,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统一,最后就是霍金他们搞“弦理论”,M理论,猜想十维十一维时空,有六到十维不可见的纬度才可以统一。
人类的信息论也是一样,人类有了以后就在信息中生活,可是20世纪40年代才提出的信息的概念,人类才知道有信息。所以我们现在来看黄帝内经要比古人创造那时候要轻松的多,为什么?因为量子力学给我们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量子就是1比特信息,信息是宇宙中的现象,是宇宙中的万事的联系。美国一个大哲学家怀特海说先是物理学后来他是哲学家,他说宇宙中不存在着物质,只存在着事件,而事件就是过程和关系,过程和关系中是从人反推的,一直推到分子、原子,各种事物的联系就是经验,有记忆就是经验,但是经验远不如信息更好。现在的信息论和量子力学现代科学给我们来理解黄帝内经确实给出了一个要窍。
甭管当初古人说的多缠绕,多复杂,我们现在是把气和精、神放在一个链子上很自然想到信息,精是遗传基因造就我们的,DNA、遗传密码,我为什么像我爹,我接收了他的遗传基因了,很自然的。神是对外在信息的加工和内身的控制体系,你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对癌细胞的消灭,没人寻思,就是自己在运作。人就是这样的东西,每天在生生灭灭。
当精、神,中间加上气的时候,当人是精气神的时候你想它应该是什么?我们就不会怀疑人的本质就是信息性。这在黄帝内经里有明确的论述,《灵柩——决气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另一篇《灵柩——本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可见,实体的精子、血、体液,统一被作为“气”又是神,而男女精子的气又是神,两神相搏,才合而成形。而人的生命持续存在,即“奉生而周于生命者”又是统一辩证为气的血气精神。可见直接的理解黄帝内经气化观的核心,就是中国先哲们研究人的生命超前的信息性见解,我们不能责怪2000多年前的前哲们为啥没有说出信息性,我们应该赞佩他们在2000多年前已经预见了气就是信息性,所以管子《内业》才说气之精也,精是什么?气,物质的气携带着信息性,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层面,就是这个,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精气神是信息性。信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现在介绍第二点,“生子”是怎么连成整体的,这就是经络,20世纪量子力学带来了一场科学的变革,科学观念的变革,就是从分割的,解析的宇宙观到了整体的宇宙观。人们理解事物开始着眼于对它整体的把握。作为生命的信息性,它的单子,单个生子DNA,它的功能自复制,我们把它叫生子,它能自复制。人的血液在我们血管里奔流,大概红细胞7天更新一遍,血小板大概20—15天更新一遍,血小板如果抽血拿出体外一天多就死亡。
而现代的西方进化论,他们定的生子和整体的关系是生子和生态位,也就是环境的关系。他认为生命的运动完全是由DNA密码在生命的环境中造成的,那么生命整体只是保护了生子在其中进行自复制的环境,而我们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这样一套学说,就是生子和整体是以经络为连接的,西方是生态位,身体是生子或者叫DNA生态位,中国在2000多年前不这样说,找到了一套具体的机制,就是生子在整个身体中怎么完成自复制,这才是中国人经络学说的意义。
经络是什么?中国人描述它的存在状况是这样的,它有12条主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另外还有七经八脉等等形成了一个纵横贯穿的无所不在的内外连接的网络,外连皮肤、筋骨、血液,内连脏腑,中国人在内经中有脏腑理论,不是西方解剖学的脏象理论。近代科学传入以后,人们把内经往脏腑理论靠都没找到头绪,把经络看成血管,把经络看成体液循环道路没有找到头绪。经络是从上到下连接着所有脏腑、机体全面功能的一个看不见的网络,就像飞机在天空中行,它有航道,但是航道在我们眼中是没有的。那个电波在空中运行它有几何结点但是传过来电波你是看不到的。经络连成人体是人的活性标志,死人经络已经停止,所以解剖学找不到经络。
近代的中医学的研究,特别到近代解剖学有向脏腑经络靠近的迹象,这不是《内经》理论的本来面貌,对中医因为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保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衍,所以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它的存在和不存在,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纳入了叫做“科学课题”。很多人用科学检验证明,有的看到是光,有的看到的是电,有的看到是体液,叫经络中流淌的是水。但是不管怎么说从第一条我们可以推及经络现象,连接着就是人对能量、空气吸收之后对持续生存,最后到生化,人是什么东西?人是一个不断的信息生化的活体,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说完这句话就不是我自己了,我说完话之后,已经多少细胞在我体内生生灭灭,已经完成了新生。
所以,经络它是人体信息在其中经过持存完成生化,自己生命现象总体网络。当然对生化我们不能理解成是它独立完成的,它必须连接着生命的全部机体和脏腑的功能。所以经络的功能就是连接内外,内赢外卫,神和生子。这是我个人学习理解经络。
下面谈天人合一,人体生命之学的第三个方面。气运说是两大系列模型的合一,叫运和气。运是根据五行来的,是设定的模型,气有六气,五运六气,指人在时空中,人的生命在时空中,它不是孤立的。所以《内经》有七篇大论,后来有人说那是唐代一个整理者王冰后来加的,甭管加还是不加的,但是确实有这个思想,人应该应阴阳顺四时。于是,我们看中国人对人的生命认知从内到外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体系,与外在环境关系是气运论。对“气运论”,我们同样可以理解六气,四时给我们的,我们在其中互动不仅仅是物质,而且最终必须在体内完成信息变化,这是通过气论的理解。气运是生命持存、奉生的外在因素,最后人接受了各种气和时间的条件,在自身经络的网络中完成的是信息变换。说我吃细菌怎么了?细菌是活体,是生命,它有信息,你要消灭它,你不只是消灭它的物质,而且是消灭它的信息。你接受了温度、湿度,那个物理标志最后你适应不适应完成的还是信息变换,你才能达到生命活力。
从上面三点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先哲们的人体生命之学是极高明而深邃的, 首先它有简易性,易有三易,简单美,简单性是真理的标志之一。第二点它用现代科学衡量它超前地洞彻了人生命的根本,本质。第三点,它达到了逻辑一贯。单子、生子是信息性,单子生子合成整体发现了一个网络,网络怎么发现我们无法考证,佛经中有定中观察,但是发现了,发现了这么简单而又深邃的三点,单体、整体、内外,当我们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由衷的兴奋,我们的老祖宗太高明了。第四点它经过了将近2000多年的实践的检验,甭管科学家也好,行政首长也好,你想把它一巴掌打没了,没可能。中国人不要外国人要捡去。
它和生理学的区别,我们的是生命之学,生理学是把人当做动物来研究,当做死人来研究的结果。它们都是研究人,生理是以解剖和影像学为手段的。信息不是影像学和解剖学能捕捉到的,它是活的东西。所以黄帝内经的研究的是人的“生命的书”,就这么简单的三点,我们可以说它构成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有了基础理论了,应用理论就不难解释了,当然原本的黄帝内经是混在一块说的,现在我剥离开,会看到,原来的有两个应用理论:一个叫摄(养)生,一个应该叫卫生(治疗),就是中医,中医的特点叫辨证施治,又分为两点,一个叫灸治,一个叫药疗。因为黄帝内经讲的人的生命之学,讲的是你自己怎么对待你的生命。怎么对待你的生命,这是我们大家要关注的,中国人过去对待自己生命是内在体验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所以他把自己当做一个生命来对待,来研究。
第一点,叫做清心寡欲,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讲到创造欲可以有,物欲不可贪。第二点叫应阴阳,顺四时,黄帝内经里面论证就很多了。现在人不按时起床,过夜生活,已经违背规律了。第三,节饮食,中国人节饮食规定了基本的“配伍”,说的非常明白,那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是以高蛋白为主,中国人原初老祖宗设定就叫五谷为养五、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兮服之以补精气。还有一个叫做行导引,就是后来的“气功”,因为生命为啥叫摄生?“摄”是什么?就是拿到手里控制,摄者引持也。佛者讲摄受,要把自己的生命当做生命来对待,你要去认真的摄受,这里,顺便讲一个问题,细菌是生子也是生命,猪、牛、狗都是生命,人的生命到底和它有什么区别?它也有感觉,是它也有感觉和经验,但是它绝不会有自我意识,黑格尔说人有自我意识,而猪不知道,猪仅仅体验生命,不知道自己是生命。一个叫做生命,一个叫做精神,意识到你自己是生命,你要珍惜你自己的生命,意识你的精神,你要寻找自己聪明的智慧。
中医的事咱们就不说了,养生的事确实应该认真对待,因为现在世界的60亿人,你是其中之一。宇宙从原初到现在你是人的一分子,你是宇宙全息,你是宇宙造化的冠端,很不容易,我们这一代人更不容易。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什么?赶上了中国历史千年变局,人类历史的千年变局或者中华文化的千年变局。这个千年变局是指中国文化说的19世纪1840年前后中国人受了人家的侵略,所以一些有识之士,说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经过了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最后新中国成立,又经过了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力强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应该是文化复兴。
我们没有文艺复兴,我们应该是文化复兴,文艺复兴造出一个现代科学来,科学发达了,也把世界祸害成现在这个样,大家走道来都困难,因为科学太发达了,环境破坏了,人类命运也在质疑,人类社会还能存在一百年吗?上个世纪80年代有几十为诺贝尔奖得主聚会说要拯救人类的命运需要到孔夫子那儿找启迪,2009年美国国会以得克萨斯州41位议员提出议题以380多票压倒多数,40多票反对通过纪念孔子2500年的诞辰,种种迹象显示西方的文艺复兴所带来的科学与现代化应该有一个反思和深化,应该有中国文化去进行一番整合,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其中就包括着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和中国人对智慧的认知,对智慧的认知这件事更不容易。
中国一个研究辩证法的最高权威北大黄楠森教授,他曾经发表过文章说辩证法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了理论界攻击的对象,而马克思、列宁他们都没有形成完备的辩证法体系,要完成这个事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确实是不容易,但是我们给大家说我们的决策学导师张顺江教授他走到了前面,他写了《法元论》。研究生命之学去读黄帝内经,研究智慧之学和聪明之学去读《法元论》,好了今天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半个小时的互动环节,陈老师主要讲了一个纲和思想,更多没有展开,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细节问题,或者还有其他讨论的问题,欢迎大家提问。
提问1:刚才你讲了一个中国的辩证法讲究说事,西方辩证法说概念,能不能再详细的阐述一下这个观点?
陈广: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也不是很深刻,我总的感觉到中国哲学近代做了一个很错的介绍,包括艾思奇,也包括我们好多的哲学专著,认为古希腊才是辩证法发达的国度,才是辩证法的起源,这真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如果说辩证法这个词说是古希腊的,那我毫无反对意见,它就是伯拉图苏格拉底他们提出的,他们提出的辩证法是叫辩证艺术,就是论辩艺术。论辩艺术解决的什么问题呢?本质和表象,共性和个性,如何统一的?这两个东西都是概念的东西,说他要辩论,这是白色的,白色的杯子有什么关系?它要解决这个问题,共性,形式的东西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它解决的是这个问题。到后来黑格尔建构他的哲学体系的时候提出了辩证法问题,他的《哲学史讲演录》实在有一点封神榜,他所列的诸多的辩证法哲学家是按照他的构架来的,他的构架是什么?是一个概念运动,存在,本质,概念,概念最深层次的叫理念。所以黑格尔辩证法是什么?概念运动的辩证法,怎么用呢?叫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一层一层的,一个空概念又把它当中抽象又往外运动,始终在概念当中。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说我的辩证法学黑格尔的,但是我不是他,我是把他的头脑倒置过来,我们中国式辩证法是面对事的,面对时事的。《矛盾论》到《论持久战》就是中日关系的分析,不是中日词汇的分析,不知道这个说法确切不确切。
提问2:我提一个问题,黄帝内经的灵魂是什么?
陈广:黄帝内经的灵魂就创造方法而言就是易理之法,就研究对象而言是人的生命,对生命研究取得的结果是信息性。所以它是中国人的生命之学。它首先是生命之学,而后才是中医学。
提问3:我倒感觉是这样,你看对不对?我认为黄帝内经应当首先是生命科学,其次是用阴阳之法来演绎的生命科学,而不是说它第一位就阴阳之法,阴阳之法仅仅在易经当中,因为黄帝内经我没看过,但是我的感觉是那么一个感觉。因为黄帝内经里头,它也说阴阳二气,如果把阴阳看成气之后,那就没有实了,没有实这一块了,也没有阴阳一说了。进一步的说,我觉得这个黄帝内经那它就是非常高明了,高明到什么地方?高明到超越了阴阳,超越了形和实,一说实现在人往往习惯于形和实,习惯于实事求是,所以有些事本来很先进,他们却认为不科学,是不是黄帝内经达到这个程度?像《西游记》里头孙悟空他看白骨精,他看送饭的美女是白骨精不是看到的是送饭的,是不是有那个意义?
陈广:我这样回答我这个学弟的问题,他提的首先是黄帝内经是科学,其次才是阴阳大法,我这样考虑问题的,阴阳易理的方法是中国人智慧辩证法不但研究人的科学生命,而且研究其他万象。它首先有研究对象,把人作为生命来研究的时候,才有中国人的生命科学,当它没研究的时候,它没有人的生命之学。所以一个研究模型是一个最普的研究模型,这个东西是很原始的东西,都是人来研究一个对象,人来研究一个对象都是通过一个方法。没有这个方法,这个对象开发不出来,所以没有这个方法,不会有中国人的生命之学。至于你说关于二气问题,二气问题是实象、根象,是虚象阴阳带入了气的问题,气的问题是根象,所以已经代入了,因此应象了,阴阳二气问题,是精气神问题,因此应象了,是设定之后,摄相之后的定象。
提问4:你认为黄帝内经里头哪些部分是属于从实践当中归纳出来的理论,哪些是演绎出来的,根据归纳的理论往后推导,经过2000年的实践检验认为它是合理?
陈广:很好,我不能具体指出来哪些是归纳出来的,哪些是演绎出来的。归纳出来的和演绎出来是西方理性的说法,西方理性的说法是追求确定性的,一堆事把它聚到一块,从这里找出一个共性说出来它就是它。但是人类的认识不这样,《实践论》一定疵点,感性到理性,少了什么东西呢?少了一个觉性、直觉。任何一个简单的归纳或者是最浅显的认识,它都是带着觉性的。这是树叶,树叶是一个确定的东西,但是它涉无,因为它涉无,它有三个无限区别,一个最简单的东西,它涉及到三个无限,第一无限,说它树叶的时候,它区别了宇宙万物,说它是树叶,下回你见着那个树上长的甭管五角的七叶的你都知道它是树叶,另外说它树叶的时候,把它固定在树叶上,其实这个树叶就是宇宙。康德说它是自在之物,它带着宇宙的信息性、能量性和物质性。这样它涉无指虚,当人们说它树叶的时候它有这么多东西。
简单把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种划分就是已经把人的创造力阉割了,所以才有大科学家像杨振宁这样叫做科学和艺术,钱学森这样叫做艺术和科学联姻,到艺术那里找直觉能力。人的意识呢?黄帝内经的创造是经过亿万次实践,经过觉性提纯了叫做名或者叫做概念建立了阴阳的逻辑格,这是列宁的话。之后这个东西拿出来反推事物叫做理性思维,任何理性都是在人的创造之后,理性的东西归纳也好,演绎也好是人类文明中经过了它自我的悟性和觉性提出了确定性的逻辑格,建立的概念体系又是推论事物的时候。这是我的体会,书上没这么说。
提问5:你好陈老师,上一次见过您一次,今天听您的课感觉特别亲切,我作为一名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我想关心的问题,刚才这个课我听懂了20%不到,10%都到不了,但是您讲的东西真的特别好,我感觉还是应该学学这个东西,原来我对内经、易经我嗤之以鼻,今天一听觉得真有意思。我想问您一下这么好的黄帝内经,这个理论跟现在和谐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怎么结合起来?您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推广有没有价值?
陈广:有,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是遵循我们儒学的思想来的,和谐社会它的根在哪儿?人的观念的大同。意念纷争的结果必然是利益的哄抢甚至战争,在人们观念大同这个题目下,古往今来的圣人、学者们,他们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和借鉴。其中自我对待自己的生命的态度就是一种,老天爷或者叫自然给了你一个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但是当你按照西方的自然科学、分科之学对待的时候,这个学问没了,全是物理学、化学,管理学也管他人的,最后丢掉的是你最珍贵的东西。因为你老是向外的,那么你产生的观念就是强化占有欲。创造是应当的,但是知之创造,用占有欲去强化,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叫“肛门性格”,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是珍视生命,带来的必然是和谐。中国人发明了一些文化,你看看“书法、弹琴、绘画、太极拳”都是在一种沉静中内练体验的,而西方是外向的,商业炒作的,给他人看的。所以珍视生命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的问题。
如果最后被科学,换句话说黄帝内经的生命理论从前科学真正的走向了被确证为现代科学,那么未来的中学生课堂将会不再是生理学而是中国人的生命之学。
提问6:我们打太极拳讲精气神,刚才老师讲生命之学第一个问题讲精气神有信息性,人的本质就是信息性,我还疑惑这个意义何在?这么归结到人的本质信息性,告诉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还不太清楚。
陈广:是对自我生命的认知的,这个意义因为连着经络,和经络学加上气运学,加精气神是理论一贯的,就是生命的本性,也就是我们人自己怎么认识自己的生命,如果从实用功能角度谈它的意义,它会给中医学研究开出新的方向,也会给我们太极拳理论经过深入得到进一步的体证。
提问7:其实我跟后面老师问题一样的,对于信息性没有太了解,能不能把精气神换一个词,用能量来代替信息,我们可能更为理解了。比如经络,经络是什么?经络是能量的通道,经络是能量通过的。把生命学论证为生命科学,我很难赞同,因为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本来就不是科学的,因为是另外一套学问,这套学问是科学之外的,阳性东西之外的阴性的东西,用黄帝内经的生命科学恰恰降低了黄帝内经的价值。还有我再说一点,说和谐的问题,观念大同,我也不太赞同,君子和而不同,咱们说同本身就是和和谐相违背的,和和同是对立的说法,和谐人人有饭吃,有话语权统一结合起来,这才是和谐的概念,这是我的想法。
陈广:关于能量问题,我和这位学弟还是持不同观点,这个问题是经过了我反复思考,在我思考这个问题过程中也请教了很多人,当然他们也有坚持能量和物质问题,而我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就我的理解有了这个说法,就是从宇宙之初能量信息物质就同时而来,物质和能量只是观察这个宇宙现象的一个角度,不是全角度,如果我们用能量诠释生命,那么我们的遗传基因也就是生子在我们体内的再生变换,我考虑不通。它奉生、持存最后在体内完成的是生化再造,所以它运行的是信息变换。用能量解释生命,在近代有过,高亨先生,甚至包括谭嗣同《仁学》都有过,现在有了信息问题,我们应该感到对生命的见解有了豁然开朗之感。至于和谐问题,概念之争,我想这样,认为大同了,就没大家话语权?大同另一面就是小异。完美的社会是整体和个人的完美合一,这就是和谐,这就是大同,大同不是我设定的,是圣人设定的,和谐社会和大同社会这两个概念究竟怎么连接,或者哪一个更好,有待于未来实践去检验。
我为了减少误解用的是生命之学,因为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证还在前科学,但是可以这样说科学并不是自大的,也并不是排斥的,科学的真理都是有边界的,我们科学所谓医学科学、生理科学是从解剖和造像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这还是解剖学。中国人理解生命是另一个境界,但是我们也可以用生命科学。
主持人:这两天陈老师我们经常一起见面讨论,其实在我脑袋里有一个印象得到了改变,原来在西方学科里头一谈到信息,总是把信息搁到物质对立统一之下的角度去考虑,陈老师去研究分析,实际上把物质能量、信息,最起码应该放在一个层次上去认识,去对待,甚至可能信息有可能放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上。
陈广:不是更高是同在,当研究生命的时候不应该从物象研究生命,从信息角度研究生命就更妙,更好。
提问8:什么是信息?
陈广:信息是现代科学之迷,没有确定定义,在国外或者在国内都有科学家把它作为物理量,应该是物理量当中的东西,这应该是我们思维的。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信息之后,信息的定义只是说不确定性的减少,所以他带有主观性,但是事实不是。有一个数学家说过,说五个树叶的“五”和红色树叶的“红”一样都是客观的,所以信息是什么?就是宇宙运化中的关系,它的关系它有无穷的象,因为关系需要传递,关系的过程需要传递,化学键的传递,其他形式化的传递,到人这儿信息更丰富,这种传递无疑不是信息,怎么定义信息这也需要科学证实,咱们科学院搞的一个一百个交叉科学问题的一篇论文之一,怎么讨论信息,没给出确定定义。但是我认为理解生命和精神现象,信息确实是一个不可离开的。
提问9:我觉得你这个矛盾,信息是本体吗?信息是一种关系的传递?一种能量的传递?你说有各种关系。关系又是怎么形成?形成关系的本体又是什么?我理解不了什么是信息。
主持人:陈广老师已经超出原有的信息的概念,是更广义层面上的东西,确切的定义是什么,还需要再研究更加科学的描述性。
提问10:我理解你的信息是不是先有的马克思主义才有了十月革命这样的实践,或者先有的太极这个概念,才慢慢演化出了太极拳,是不是这样的逻辑?
陈广:可以。先有虚拟现实,然后虚实变化。
主持人:不知不觉,咱们两个小时都过去了,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半小时,又和咱们在座的各位师兄弟,同仁互动了半个小时非常精彩,我们有速录和录像都有,这些东西需要的话,我们再传递给大家,咱们大家可以不断的去探讨。能够有机会创造这么一个条件,举行一些讲座和论坛是非常高兴得事情,也感谢各位朋友同仁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以前我们做过太极拳文化系列讲座,以后我们更多做一些社会管理方面的讲座,也感谢在座的各位的支持,我想后面还有两个小的节目,一个是我们这次聚会的起因陈老师说了,早在20多年前就由于张顺江教授开创决策学,我们很多都是张老师的弟子,今年正好是张老师逝世三周年的日子,我们做这么一个围绕学科体系的讲座,也是对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的告慰,我们希望这种活动经常举办下来。20多年来,也是很多朋友很多年不见面,等会儿咱们前面站四排咱们合一个影。第二咱们大家见一次面不容易,我称陈老师为咱们决策门大师兄,晚上咱们聚餐。好了,谢谢大家!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