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售的出路 ERP与电子商务里应外合


自秦汉打通丝绸之路以来,中国历代敲开世界之门的第一声叩响都是“Made in China”的服装。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大多数行业都面临着外资企业的大举入侵而惶惶不可终日,可永不衰落的服装行业却是最大赢家。

但如今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剧,服装零售业环境日趋恶化。从业者们不约 而同地都在思考:卖衣服的“冬天”怎么过?是否需要转型寻找出路?企业依靠什么去做行业中的佼佼者?带着一系列的问题,CIOAge.com记者徐蕊专访 了原红蜻蜓集团捷路公司的CIO童继龙,请他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为困境中的服装零售企业指点迷津。

“永不衰落的产业”需要信息化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服装行业外贸订单的骤减,更加剧了企业的产能矛盾,这使得 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大量的服装企业破产。童继龙说:“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体现在出口型企业上。在原本利润降低的不利条件下,客户需求量 也大幅减少,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境。”

穷则思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在危机中寻求突破,杀出一条血路来。所以,他们开始 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极力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么,什么是争夺国内市场的尖兵利器呢?童继龙指出是“信息化”。

近年来,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迅速增强。企业规模日益增大,管理难度也日渐 复杂。特别是当行业巨头出现后,服装企业的经营重点转到了品牌、合作伙伴、渠道、客户上来。童继龙认为业内普遍存在几种状态:首先,由于较长的历史渊源, 中国多数服装零售企业都是以纺织制造业起家。在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服装制造和分销的界限日益模糊,分销连锁经营的模式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 要信息技术来做支撑。能否把所有的店铺通过信息系统串联起来是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谈管理。其次,由于企业的分销规模越做越大,代理商已经逐步具备了和 企业抗衡的能力,那么企业就必须加强对终端的管控。正是由于压力迫近,服装零售企业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他强调说:“做服装零售的没有IT系统的帮助,很 难做大!”

但是,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不要“病急乱投医”。企业要攻克信息化建设的难关, 首先要把脉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难点。童继龙凭借着做项目咨询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服装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和变革,集团渠道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 阻力。如果企业对终端销售渠道体系管控不利,会导致它从集团中脱离,进而影响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发展;

第二,如何从整体上提高服装企业供应链的效率,把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换到 “利润中心”是行业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企业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以后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近年来服装企业都在创新营销方式。通过直营店、加盟店、连锁店的形式,代 销、分销、总代等多种营销方式来实现利润的增加。但是品牌商作为集团企业很难从全局的角度收集终端数据,无法进行分析、决策和辅助管理;

第四,结合服装市场流行趋势快、上市周期短等特点,企业很难完成销售期切合流行 期的最大化匹配,从而影响了销售量。

电子商务+ERP,服装企业盈利新热点

如上所述,我国服装企业ERP应用还停留在表面,集团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多采用业务分离,财务独立核算这种模式,在功能上也 仅仅实现了财务、进销存等基础管理,这些远远不够。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营销、采购和店面运营等流程上进行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的相 互依赖性,这需要企业CIO以一种整合的思维将业务流、信息流以及目标和考核标准连接起来。这种整合贯穿全集团,涉及所有下属公司、业务领域和重要合作伙 伴、代理商,需要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做支持。童继龙说:“集团首先应该把公司的财务、进销存管控起来。在此之上,将信息化管理推向直营店。当形成规模较大的 网络体系后,最终将渠道代理商的信息系统整合到集团的管理系统中。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需要智慧和勇气。有时代理商出于数据安全、 系统投资、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考虑,很难接受品牌商提出的系统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有足够大的信心和智慧去推进此事。”他认为只有克服这些困难,和代理商联成 一体,才会使公司在业务方面磨合发展得更好,这就是服装行业深化应用的一个层次。

其次,对于成长型服装零售企业来说,面对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和日益见好的互联网 环境,他们不应该忽视 “电子商务” 这一新的业务模式。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如何有效地整合,如何发挥“水泥+鼠标”的最大威力,如何将ERP电子商务平台衔接在一起,是行业ERP深 化应用的又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