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成为垃圾圈钱的令箭牌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根据规划文化产业将与资本市场对接,中国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如何将文化产业与证券、股票市场实现顺利对接,真正实现我国的文化产业振兴,而不是让人钻了空子而成为垃圾上市圈钱的令箭却是摆在监管层面前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文化企业评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所以虽然几大商业银行都给予了文化产业较高的授信额度,但实际发放贷款的效果还有待检验。此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各大商业银行几乎都是与政府部门签订的授信合同,而不是具体的文化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部门虽然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者,但它不是市场主体,值得担忧的是,长期发展下去会形成文化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现象,而政府作为贷款的担保方,实际上成为了隐性负债人,如果企业发展不好,不能按期还款,政府将最终替文化企业“埋单”。

更为要命的是,如果政府主政者要是在其中有什么猫腻的话,恐怕今后一些大案要案都会在其中发生,到时候还有谁真正会去信这样一个规划和中国的资本市场呢?

我们今天已经看到,政府在为自己主导文化企业包装重组借壳上市不遗余力,一方面是借振兴规划抬高自己的政绩,另一方面从中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散户股民是最可怜的也是最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