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嘹亮的青春之歌——全路青年与铁路同奋进、为发展作贡献



  

  编者: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91年前,五四运动爆发,“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从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91年后的今天,青年一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实现青春的价值。
  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足见青年人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伟大的时代激扬青春的风采,宏伟的事业成就青春的理想。在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铁路团组织凝聚合力,不断开拓共青团工作的新领域。全路青年以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踏实尽责、岗位建功的实际行动,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为和谐铁路建设努力奋斗。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着绚烂的时代篇章,唱响了嘹亮的青春之歌!


姹紫嫣红争春色 无限风光在基
本报通讯员 刘小勇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后,全国铁道团委机关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机关工作人员都去了自己联系的团支部。
  长期以来,全国铁道团委深刻认识铁路发展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基层联系点制度,不断开拓共青团工作的新领域,努力使铁路共青团工作的脚步合上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节拍。
  拒绝平庸是青春的广告词
  青年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活力源泉,拒绝平庸是青春的广告词。
  “我怎么也没想到,能借着好徒弟扬一次名!”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张掖站职工吕宝喜兴奋地说。原来,徒弟董世伟在全局调车技术表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师傅吕宝喜也因此受到了表彰、出了名!
  “导师带徒”活动是铁路团组织为加快青年成长步伐,在职教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的一项学习成才活动。
  目前,兰州局团委已结成师徒对子2654对。全局先后有127名青工通过 “导师带徒”活动迅速提升了业务技能,被评为所在单位的首席技工。
  大力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是新形势下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据全国铁道团委组织部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路有35岁以下青年52万人。引导好52万名铁路青年,激发他们拒绝平庸、岗位成才的热情,是铁路团组织的不懈追求。
  追逐梦想是青春的特权
  中国高铁,圆了几代人的梦想!中国高铁,是中国人的骄傲!铁路青年说,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 “中国高铁”!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他们和铁路沿线的孩子们一起,编织着爱路护路的美丽梦想。
  3月26日下午,柳州市磨滩路红桥小学的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南宁铁路局团委组织的 “知路·爱路·护路”宣传知识抢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南宁局团委先后组织团员青年深入洛湛、黔桂、湘桂、南昆等铁路沿线学校、村庄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学生、村民近万人。
  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实验小学里传出清脆的声音:“我立志成为一名爱路护路志愿者,不爬车、不损坏栅栏……”这是该校红领巾护路小分队新队员作出的庄严承诺。
  “我刚坐过到上海的动车组,很舒服!我也要做铁路小卫士!”这是全国铁道团委开办的未成年人高铁知识专题宣传网站上的留言。
  ……
  追逐梦想是青春的特权。铁路青年不懈努力着,他们要把爱路护路知识传播到沿线每一座村庄、每一所学校。
  昂扬向上是青春的旋律
  青年创造文化,文化塑造青年。青年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创造力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4月16日,铁道部直属机关团委启动青年读书会首次赠书仪式,现场向青年读书会会员赠送图书,并推荐了一批优秀图书书目。部机关广大青年通过读书,开阔了视野,对今后的工作产生了有益的启发。
  前不久,呼和浩特铁路局二连站团委购买了1000多册古典文学、健康保健、家庭生活类书籍,挂牌启用“青年书屋”。 “青年书屋”满足了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受好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几首旋律挥之不去,与其让青年人唱别人的歌不如让他们唱自己的歌。近一段时间,铁路青年积极响应全国铁道团委的号召,发挥聪明才智,自创了许多优秀歌曲。 “青春在这里燃烧,梦想在这里燃烧,无惧无畏的昆铁青年,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你是最耀眼的光芒……”——这首 《你是最耀眼的光芒》,就是铁路青年写给自己的歌,它回荡着激昂向上的青春旋律,颇受青年喜爱。
  由全国铁道团委发起的铁路青年风采主题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是引领青年提升人生境界、树立远大志向,建设和谐向上的铁路文化,为青年营造健康成长环境的一次有益尝试。许多原创歌曲都和 《你是最耀眼的光芒》一样,充分展现了铁路青年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姹紫嫣红争春色、无限风光在基层。在万里铁道线上,铁路青年争当主角、拒绝平庸、追逐梦想,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贡献着青春和力量。



凝聚合力打牢思想基础
  本报通讯员 许寒秋

  时代在变、铁路在变、青年工作也在变。铁路团组织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适应青年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
  青春故事照亮人生路
  2010年4月下旬的一天,西安铁路局新丰镇站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台上,一名身着路服的青年女职工在作报告;台下,青工们听得聚精会神。作报告的是铁路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安局新丰镇站职工徐晓英。
  选树青年典型历来是青年工作的好方法。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后,铁路团组织广泛举办青春故事报告会,邀请典型人物向青年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这种方式避开了枯燥、呆板的说教,调动了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业余党校颇受学员欢迎
  铁路团组织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又一做法就是开办业余党校。
  别看是业余党校,但教授的内容一点也不含糊。沈阳铁路局团组织精心设置业余党校的课程,邀请权威人士为学员授课。目前,沈阳局的4个职工培训基地都开办了业余党校,颇受学员欢迎。
  现在,业余党校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今后,铁路团组织将开办更多的业余党校,并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建立相关制度,让业余党校向着规范化、系统化的目标发展。
  感恩教育唤起感激之情
  2009年12月上旬的一天,哈尔滨铁路局团委活动室里,学员们三三两两,与现场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互致感谢。原来,哈尔滨局团委正在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让青年参加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或游戏,唤起他们对家人、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并将其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动力。
  感恩教育是铁路团组织利用体验式培训,开辟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体验式培训被铁路各级团组织广泛采用,充分证明了其生命力的强大。今年,铁路团组织还将制订一套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将体验式培训不断引向深入。
  有创新才有发展!铁路团组织将不断创新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凝聚合力,打牢青年思想基础,为早日实现铁路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团旗,在危难中高擎
本报通讯员 褚金友


  今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那里,有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那里,有我们惺惺相惜的铁路兄弟。危难中,鲜艳的团旗在万里铁道线上高高擎起。
  血浓于水,我们心心相印
  “小许,让我再交一次团费吧!血浓于水,我们心心相印!”当井益民拿着10元钱站在拥挤的捐款队伍中时,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名53岁的老党员身上。井师傅说: “我曾经也是一名共青团员,国家遇到困难了,我们都有责任!我希望团组织能再让我交一次团费。”
  西安铁路局新丰镇站团支部书记许小评站起来,郑重地接过沉甸甸的10元钱,在登记簿上写下:井益民、指导司机、共青团员、53岁、抗旱特殊团费10元。
  旱灾和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救灾工作形势十分严峻。铁路团组织立即行动,向全路团员青年发出 “奉献爱心、支援灾区”的倡议,积极开展 “交一份特殊团费、献一份真诚爱心”活动。全路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共交纳特殊团费70多万元。
  全国铁道团委将特殊团费全部用于抗旱、抗震救灾工作。他们向定点支援单位贵州团省委拨付15万元特殊团费,之后又分别向成都、昆明、南宁铁路局团委和青藏铁路公司团委下拨了总计超过63万元的特殊团费,用于开展救灾相关工作。
  尽责奉献,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虽然不能去抗震救灾一线,但能尽责奉献,做好救灾物资运输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灾区同胞撑起一片蓝天!”刚刚装完救灾物资的西安西站铁路青年周杰鑫一边说,一边用手套擦去脸上的汗水。4月15日15时44分,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抢装,满载医疗救护设备和救灾物资的抢25次专列驶离西安西站奔赴灾区。
  玉树发生地震后,青藏公司团委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在本单位招募青年志愿者。仅仅过了2个小时,他们就接到近300部报名电话。经过认真挑选,青藏公司团委招募了206名青年志愿者,成立了抗震救灾物资搬运突击队和伤员转运救助突击队。
  为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他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红十字救护、货物装卸和伤员转运等专业培训。他们还成立临时团支部,制定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通过组织提议、民主测评,每日评出先进小组和优秀志愿者之星,进一步调动青年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青年志愿者陈生虎平静地说:“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我打心眼里高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铁路青年志愿者的心声。
  抗震救灾中,青藏公司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全天候待命,确保了救灾物资和伤员运输工 作的顺利推进。截至4月25日,他们共装卸救灾食品30800件,转运伤员168人。
  唇齿相依,我们都是一家人
  画面定格在一名5岁布依族女孩与铁路送水青年对视的瞬间。女孩天真灿烂的笑容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贵州省安龙县新加村村民从铁路青年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饮用水时,激动万分。 “我们唇齿相依,都是一家人。我们的最后一碗水一定是留给老乡的!”冗百站青年站长梁华宝的话,实实在在道出了铁路青年与沿线村民的深情厚谊。
  南昆线上的冗百站,海拔1719米,依山而建,附近没有水源,职工生产生活用水引自20公里外的地下水。紧挨小站的新加村居住着300多名布依族、苗族村民,西南地区持续干旱,让这里春耕生产面临严重困难,所有小春农作物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危难之中,南宁局的铁路青年提着水桶,在崇山峻岭间穿梭,把生命之水送到老乡家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手足之情大爱无疆!铁路团组织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最美好、最动人的旋律。

  图一为青年志愿者佩戴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徽章。    
  图二为青年志愿者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   
  图三为“导师带徒”活动签字仪式。
  图四为团员青年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本报特约摄影记者毕之宏 摄
  图五青年志愿者转运地震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