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搞技术的朋友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注册了公司并在探寻与市场结合的模式,把自己的技术融合进入产品并直接面向市场,为那个技术申请了个专利,就技术产业化找了个合作伙伴,是国内的一个投资商,她提供技术,并说前几天一直在考察市场,要上一条生产线,考察市场还得一段时间,虽然自己有公司,但团队的实力不太强。公司也有别人投的钱,实验室阶段和中试阶段都有别人给投过资,投资公司想长期合作,可能不会是VC,PE,合作后可能只负责技术。
她咨询关于股份怎样才算合适,以及如何处理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客观地说,技术与资本时刻在搏弈,但这不是双方在搏弈,市场也夹杂在其中。
在搏弈的时候,谁先得到市场,谁的力量越强,所以资本更倾向于让技术把资金投入在产品上,然后在那个基础上,再做平台。
但是不管是做产品、做市场还是做平台,都不是技术团队所擅长的,所以循着这条路去走,技术团队的优势尽失,是在用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板抗衡。
因为往往是当产品研发出来却发现市场的需求已经变了;或者是需求没变,却难以达到跟市场有效沟通的效果;或者是用技术研发的原理去管理销售团队,结果自然是鸡同鸭讲,产品是市场中遭遇败绩,团队做了许多无用功,耗费时间与经历,得到的却是失败的教训,其中最大的失败是投资人,本来看好的技术进行产业化的前景,却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白白浪费了许多财务、时间与机会成本。
根本原因是技术团队放弃了自己的核心,而在仓促之间就上台去表演,本来想获得满堂彩,结果却是被喝倒彩,遭遇退票风波。不赔本就已经是幸运了,更不要说赢利了。
这样的时候,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是与“木桶短板理论”相反的一种“顶端优势”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不管是投资人、市场消费者还是你自己,都要坚定不移地认识到,并且彼此提醒:你最有价值的“顶端优势”不是所面对市场的产品,而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所以你坚持核心优势是明智的,是市场、投资人与你自身多方共赢的选择。
所以在融资之后甚至在融资过程中,要遵循的是技术产业化缓行原则。
至少技术的依然搞技术,资本再去组建市场团队打市场,至少那不是技术团队需要考虑的事情,当然,技术团队的核心职能是推出尽量完美的技术,并将技术用市场可以听懂的语言,通俗地进行传播所需要的素材。
因此在技术型企业融资的时候,有三点注意事项:
1、求同存异——技术产业化应该缓行:
通俗地说,技术与资本都是见不得人的东西,都需要经历把技术融入产品,并从产品到平台来从市场中得到收益的过程。
尽量把产业化推行得慢一些,要加强自己的技术优势,并为日后的技术更新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传媒类的机构总是喜欢把有限的资金花在颜面上,可以称为限性投入。但颜面的东西却是会随着风吹走而不留任何痕迹的,得到的是喝彩,但失去的是自我稳健发展的机遇与基础;做实体的企业则会把钱花在不显眼的地方,所谓隐性投入,那些投入由于不被人看到而变成沉淀,逐步增强自己的实力。投资人看重的也不是你现在的状态,而是你未来的价值。
2、与投资人达成共识——用时间丰满羽翼:
技术要用资本先搭建平台建团队,你要做的是通过平台强化自己的技术优势,比如研发团队、实验室、设备、更多的研究成果的注册等等,而不是仓促地研发出面对市场的产品。虽然暂时不会得到现金流的回报,但总是会有实力更雄厚的投资商来参与对你的投资的。
3、清醒理性——别坚持控股权:
技术创业者要保持自己在技术上的核心管理地位,培养自己的嫡系技术团队,就需要放弃一些原本不应该你得到的东西。你不一定需要控股,资本也不会容忍你控股,你需要控制的是技术的相关权利。
你关心的不应该是股权比例的高与低,而是技术是否能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中,让技术真正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是搭建技术应用的平台,而非把技术单纯应用在有限的几种产品上。
企业就像在不断成长中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给他换不同的衣服。
太小的衣服会阻碍孩子长身体,对孩子的成长起负面影响,但太大的衣服也会让孩子撑不起衣服而显得不协调。
创业者要学会给“孩子”换身衣服!
关键是你需要客观认识自己的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所以在吸引并在投资人有投资意向之前,创业者作为孩子的妈妈,首先要做的是把公司增资,给孩子穿不久之后的将来适合的衣服,再吸引资金方的进入,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在企业内的主动权。
资金方并非都是天使,所以先争取谁的钱,争取得到的钱所付出的成本以及与资金方之间的合作模式就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先争取得到政府指导资金的支持,然后再考虑接受那些来自创投方面的资金,即使如此,也需要遵循先国内再国外的原则的。
这是另一个话题。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