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卖柑者言》这篇文章的都知道刘伯温这个人,其实,即使对于那些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相信也在多知道刘伯温这个人,毕竟作为大明开国功臣之一的刘伯温,其名声太响了,作为“活神仙”的他,传说是“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特殊人物。民间有关他的各种神奇的传说是太多了。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以字名满天下。
据史载,刘伯温自小即聪明异常,天赋极高。而且从小是好学深思,于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无不精通。此外,他还深通兵法、天文以及术数等等。他曾经在元统无年(公元1339年)考取过进士,但很快辞官回家隐居。
朱元璋是久闻其名,因此两次邀请刘伯温出山辅佐自己成就霸业。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答应了朱元璋,并向朱提出了著名的“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的欢心。1368年,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但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选择了激流勇退,于1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
尽管如此,朱元璋对刘还是不放心,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听信胡惟庸的诬告剥夺了刘伯温的所有封禄。刘伯温诚惶诚恐,亲自到南京向朱元璋告罪,并一病不起,于洪武八年在忧愤中死去。
刘伯温对于做人的道理,曾经说过著名的“做人诀”,可说是至理名言了。其中的“做人四戒”,尤其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并应竭力奉行。这“四戒”是:
“勿夸夸其谈,
勿好为人师,
勿轻言人短,
勿斤斤计较。”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四点,那也非常的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