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正常房地产消费也是“政策失灵”表现


抑制正常房地产消费也是“政策失灵”表现

(根据网络文章《真正抑制高房价需“政策三宝”》改写)

本月中旬,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对于“高烧不退,逆政策而疯涨”的房价,会议认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比较突出,提出“各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这有双层意味,一层意味着房地产政策实效未能“立竿见影”,个别环节出现“政策失灵”;另层意味着未来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将从“全面调控”转为“重点打击”。

房地产政策“失灵”的原因,剖析一下不外乎以下重要六点:

其一,政府态度不坚决,目标信号错乱

政府态度不坚决,目标信号错乱,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些部门的领导在政策目标的表述上大玩文字游戏,极具吝啬之能事,“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完全成了一个鼓励房价上涨的反向指标,让民众难以判断政府的真实意图。

其二,开发商过度夸大的“政策无用论”

开发商以历史的殷鉴告诉民众,在2008年之前,政府三年的调控房价政策,调控的力度之大,出台的政策之多,频率之高,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也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这种经典的事例极易引发民众的恐慌。

其三,是地方政府延误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好机遇

很多政策,比如,建设保障性住房,这是政府长期的历史欠账,是需要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和治理高房价并没有多少关系,而且由于欠账累累,建设周期长,基本可以判定保障房对高房价短期没有任何影响,现在正逢房地产综合调控,又将建设保障性住房推为首要,再次证明是地方政府延误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好机遇,是在弥补以前犯过的错。

其四,隔靴搔痒的手段是根本无法抑制投机

从本轮房地产上涨的诱因看,2009年前半年,居住需求占了多数,而下半年,最大的推手就是投机性购房,但从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对于投机性购房,却没有出台任何有效的针对性的举措,用取消营业税优惠等隔靴搔痒的手段根本无法抑制投机,即便是抑制了,也连真正的需求埋没了,这就是没有精准抑制投机。所以,政策细化、环节监督、事后评估等关键环节监控,将是维护正常消费,抑制投机消费的关键所在。

其五,政策引发恐慌,伴有负面影响

一些政策不仅没有抑制炒房者,却直接造成了民众的恐慌。比如,取消营业税优惠,各大银行开始取消利率优惠,直接增加了民众购房的成本,让一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民众恐慌性入市,但事实上,负面影响也就随伴而生。

其六,政策“一刀切”,将会给以后房市政策蒙上阴影

全国房市政策“一刀切”,将会抑制各地房地产的发展,也将会给以后房市政策出台以及见效蒙上阴影。我们知道,全国房地产发展差异很大,而“一刀切”的政策,又将房地产的真正需求“套一枷锁”,打击的不是投机,而是抑制真正消费,所以会对以后房地产政策再次出台蒙上阴影,对于房地产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还有其他原因,不再一一熬述,以上六点尤为首要。

领略更多精彩,尽在姜仁博客

*特别提示:尾盘、滞销楼盘成功解套专家——姜仁地产机构( www.jiangren.org ),做中国最专业、最诚信、最实效的房地产服务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