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清的投资心得


点评:投资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投资一定要投一个好的行业,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更重要的是投人。

 ******************************************************************************************************************

 

谭文清的投资心得

 

■付出最多的企业,不见得是收益最好的企业。只有企业的问题比较多,才需要花费大的心血。

  当你做一件事情,道义上难决策的时候,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把这个事明天登在《人民日报》上,你敢登就可以做,否则就说明有问题,不要做。我一直是这样。

  投资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是找到一个项目,掏钱去投,就能赚到钱的。它背后有很多东西,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辛劳,你不尊重它,它就一定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我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坚定地往前走,所以也尝到了甜头。

  投资一定要投一个好的行业,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更重要的是投人。模式不行的话,你可以去调整,可以去做一些别的产品,可以去研发,但是人不行的话,就没办法。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太有能耐,因为人的精力很有限,我们不能什么都看,要做专业、专注和专家型的投资人。

  谭文清的乐观性情使其身上有着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他毫不回避曾经犯过的错,不仅失败之后让他收获更多,重要的是他懂得坚持。作为私募基金的合伙人,谭文清的业绩履历上不乏年均回报率100% 的基金,他个人投资的企业最短上市期少于三年,可他常常会告诉投资者,要做好一分钱都拿不回去的准备。

  又是一个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拥趸,东方富海合伙人谭文清去年专程赶去参加巴菲特股东的年度投资大会,有一位美国老太太总结“巴菲特说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但能够做到的,就他一个”,谭文清说这就是巴菲特30 年能够保持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20% 的真谛。

  刚过不惑之年的谭文清是一个乐观的投资人,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即使天空乌云密布,我也能马上找到一丝光亮”,这在以高压着称、抑郁症多发的投资界,颇为难得。他不是工作狂,一个明证是,谭文清发起成立的“中欧帆船队”每年都会出现在各种帆船比赛中,滑翔伞也玩得不亦乐乎。

  谈起项目,谭文清显得“不够焦虑”。从2000 年开始负责湘财证券的直接投资部门,到2008 年投身私募,十年间,谭文清投资了9 个项目,其中四个已经上市,三个在A 股,一个在美国主板。对于这样的业绩,谭文清称自己很满

  不只是当股东

  爱康国宾是业界非常知名的健康管理机构,自从2007年引入美林、华登国际等机构的战略投资后,似乎是一夜之间,分支机构遍布全国。

  这是谭文清投资的第一家企业,也被他自己认为是受影响最深的企业。2000 年,时任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的谭文清从北京证券跳槽至赫赫有名的湘财证券,在国内证券行业第一家建立PRE-IPO 投资业务。后来,贯通投资管理公司作为湘财的股东成立,谭文清是贯通的股东之一,担任总经理。

  2004 年,贯通发起成立的鼎丰基金控股了专做体检的上海国宾医疗。当时国宾刚刚成立两年,只有上海一家机构,谭文清起初只是打算做一个投资人,并不参与管理。一个偶然的机会,谭文清发现还有一家打着同样旗号的与管理团队关联的国宾在开展业务,赤裸祼地抢占国宾资源。事态的复杂使得他不得不全力投入国宾的运营管理。

  其间,谭文清与今日资本的何伯权以及其他管理层接下了正在清算退出的国有股份,实现了从为国企打工到为自己打工,从一个纯粹的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角色转变,国宾成为他的第一家创业企业。

  后来,为了满足战略扩张需求,2007 年国宾与爱康网合作,成为“国内最大的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的步伐趋稳,谭文清也结束了董事长生涯,交棒于前爱康网CEO张黎刚,以股东身份继续关注并支持企业的发展。

  意。

  “4 年的董事长经历对我个人的提升很大。企业每一项决策,都是充满智慧的,与原有团队的磨合,战略决策市场营销,包括浦东国宾新点的设立、人才选聘等,亲自参与完全不一样”。谭文清对爱康国宾很有感情,也正是因为它而与该行业结了缘。如今的谭文清不仅个人更关注健康,利用掌握的资源,打造一项健康养老产业也是他谋划多年的事。

  收获一头白发,少犯一个错误

  谭文清的乐观性情使其身上有着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而理想主义的感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又会是投资界的大忌。谭文清毫不回避曾经犯过的错,每一次失败都是积累,过去的错误都意味着未来少犯一次错。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上网使用的调制解调器,称之为“猫”,后来升级为ADSL。谭文清早期投资了一家有“大猫之王”称号的北京企业,企业在ADSL 市场的发展也是国内最好的。当时创业板风声很劲,谭文清一次性投入了800万元,以为能赶上创业板的班车。

  “企业的主要客户是电信运营商,客户的强势使得运营和资金成本非常高,业务规模越大,资金越紧张,而企业本身股权分散,没有大股东,外部股份超过了50%。同时,它虽然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但并不是一个护城河很宽的企业,竞争对手容易模仿跟进,使得利润也越来越薄。

  “企业的董事长和管理层都是创始人,在需要资金时,他们把房子抵押贷款支持企业的成长,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涉嫌采取了另立公司、通过货品交易转移资金的方式。随着公安机关的介入,等我们想进一步调查时,他们给全公司200 多人放假,大门紧锁,找不到人了。

  “在后期,我连续派了5 个人来接管企业,忙了6 个月,年三十那天,我一个人在三亚的海滩上还在打电话处理这个项目,一打就是几个小时。我希望能挽救,不愿接受失败。”前期投入的800 万元到后来追加的70 万元,全部亏损。这是谭文清9 个项目中投资最少的一个,也是唯一彻底失败的。忙完这个项目后,谭文清的头发全白了。

投资界往往有一句话,付出最多的企业,不见得是收益最好的企业。只有企业的问题比较多,才需要花费大的心血。

  实际上,这家企业关闭的时候,账面上还有净资产,也就是说,如果收回所有的应收账款,是足以偿还债务的。但企业后期的管理混乱,使得处理这些债权颇费周折,需要打几百个官司,花很多钱,许多债权人只有选择放弃。

  事隔多年后,谭文清总结这个项目,说自己犯了两个错,“一个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有缺陷,简单的制造业,门槛不高,行业挑战会很大”。东方富海最近正在调研的一个数码高清播放器项目,在欧美非常流行,但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讨论中,谭文清因为自己的教训持了反对意见。“另一个错是没有重视企业家人品的调查。道德瑕疵往往最为致命。”

  投资最合适的人

  投资即投人,这是许多投资人奉行的原则。谭文清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格外深刻,“不一定投资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最合适的人。”而什么才是合适的人?

  “你希望这个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这个人是不是能够和你保持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就是合适了。”

  谭文清最得意的一个项目就在于他选对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从2007 年中投入,到2009 年12 月11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只用了两年半时间。这家名为泰和诚的企业从事肿瘤的检测和治疗,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放射性诊疗和影像诊断中心网络运营商。

  中国的肿瘤患者非常多,相当大比例人群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而且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在谭文清看来,他们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企业在深圳10 年的发展一直非常稳定,即使股东不管不问的几年,依然保持每年业绩增长。但大量购买仪器的扩张计划和前期股东投入不足造成资金缺位,需要重组,向来对医疗行业敏感的谭文清特别看好这家企业,准备介入其中。

  “我在湘财贯通有一个同事,他在当时完成了一个在所有人看来完全不可能做成的并购项目,非常有责任心,我对他很信赖。在泰和诚的重组中,我一度有想法由爱康国宾控股。当时他已经决定去美国定居,我鼓励他并承诺一起投资做这个项目,帮助他创立自己的事业品牌。”尽管控股的想法没有实现,但出于对这位伙伴的信任,谭文清和几个朋友以个人名义,按照当年利润的4 倍PE,投入了资金。五个月后,凯雷和中金又陆续进行了两轮投资。

  “说实话,这个项目的投入之前,因为时间紧,我没有做太详细的调查,完全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的确有风险。但我没有看错他,他不懂医疗行业,却能很快进入角色,从普通高管到CEO,在团队中非常有凝聚力。企业上市从启动到登陆只用了三个半月时间,募了差不多16 亿元人民币。”谭文清说这个项目投得最轻松。

  “我心目中的伟大企业”

  “到达远方的人一定是有远大目标的人”,每投一家企业,谭文清一定要与企业的一把手沟通,企业的目标是什么,要把企业带到什么地方。因为谭文清要投“有远大理想的人”。

  10 年9 个企业,这在日甚喧嚣的风投界,实在是过于谨慎。可谭文清并不为外界纷扰所动,尽管目前所在的东方富海步伐会加快,他内心却有着自己的一个理想。“接下来的5 年时间,每年投两家企业,争取这10 家企业中能产生一家伟大的公司”。

  “我心目中的伟大企业,有三个条件:规模大,销售要超过100 亿元;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我的标准是,等我们做爷爷奶奶了,孙辈跑进来跟我们说,他们都知道这家企业,因为我做的消费服务类,跟大家都有关系,所以会有这样的机会;企业一定是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走得很正,才能够走得长远。”

  谭文清“固执”地选择消费服务业作为他的主投方向,除了爱康国宾、泰和诚等企业的成功运营使他对其充满了感情,更多的是看好行业与国家政策导向的顺应及本身的延展性。“消费服务业中的三类企业是可以投的,一种是代表着未来消费升级的方向。国外可能已经很成熟,但中国可能还没有,这种我就毫不犹豫地投。第二,新技术手段所带来的以前没有的消费服务。比如我从去年到今年投了三个跟手机有关的项目。表面上看是手机,其实是消费服务,通过手机上的技术平台实现很多服务的功能。第三,完全是随着人类发展新产生的一些消费和服务。比如,非典之前,不太有人主动去体检,我们国宾从2001 年开始, 起步很难做,非典以后,大家普遍接受健康需要管理的理念,体检变成越来越大的产业。这是完全新产生的。”

  和谭文清交谈很愉快,他看起来很温和,实际上,他身边的人评价他是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人,典型的“外柔内刚”。对投资,他有坚定的四不投原则。 “第一,不熟的不投,你一定要熟悉这个行业。第二,不亲的不投。我首先把自己定位是企业家的知心朋友,你是愿意跟我交心的,然后我是你的教练,因为我看得比较多,我也在不同企业呆过,旁观者清,能帮助你。第三,忽悠的不投。经常有人说有一个项目非常好,但是来不及调研,要立即决定,我一般都会拒绝,这里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的风险。最后,太贵的不投,没有项目好到可以支持20 倍PE 的利润去投入。”谭文清非常清楚,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他希望50 岁时能退出一线,在幕后继续实现创造伟大企业的理想。

 

 

  (本文转自《财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