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样看待拆迁暴富?
仅仅一年,大望京,北京东北四环外的一个村庄,在拆迁后已经完全消失。拆迁拆迁,一步登天。这句话在大望京得到印证。拆迁补偿款让从前处在“瓦片经济”中的村民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村民们拿着大笔补偿款进行投资、买房、买车买股票基金……
看多了弱势者因拆迁而受损的悲剧,猛一看因拆迁而暴富的新闻总感觉如堕梦里。事实上,一些地方“拆迁拆迁,一步登天”的“暴富神话”确确实实真切存在。北京大望京的村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罢了,之前新闻里还关注过哈尔滨被征地农民一夜间暴富、深圳岗厦村和大冲村通过拆迁改造制造了多个千万富翁及亿万富翁。一方面是暴力拆迁不止,一方面又是“拆迁暴富”的不断涌现,中国“拆迁史”中就这么胶着的浓浓的悲喜交加的色彩。
被暴力拆迁者让人同情,那么因“拆迁暴富”者让人兴奋吗?那些因拆迁一夜暴富的人们,他们的富裕劳动无关,与智慧无关,他们纯粹是搭上了城市拆迁改造的“快车”,他们是一群因“政策”而致富的人。因“政策”致富有错吗?虽然他们的致富带有某种偶然性与侥幸,但这些因拆迁暴富者却是没错。
或许某种程度上论,这些拆迁暴富者确实有违社会公平,虽然他们也是靠拆迁补偿“政策”致富,但是好的“政策”是应该让所有人致富而不是局限在某个小范围内。如果这样的补偿“政策”没有问题,那为什么少部分人因为拆迁可以获得如此丰裕的收益,而更多人的拆迁只能是等价甚至差价“交易”?当然,透析“拆迁暴富”者的暴富成因,也不能忽视他们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拆迁暴富者在拆迁之前的生活境遇。
有意思的是,媒体在报道这些“拆迁暴富”者时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情绪,看看媒体对他们报道时的“眼神”吧:北京一村庄因拆迁暴富村民戏称扫地的都开30万的车、武汉的七旬老太拿20万拆迁款庆生、昆明城中村拆迁村民买奥迪还嫌不够好……。语气中,这些“拆迁暴富者”分明就是过去“暴发户”的形象,他们似乎拥有了和自身价值不相匹配的财富,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些巨额补偿,除了攀比奢华盲目炫耀之外,他们再没有其他追求。
以北京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村民们拆迁后“暴富”,或许只是一种无奈。拆迁改造之前,这些村民们都有大量的出租房,这些房租的收入足足可以让他们变身为收入稳定的“小富人”。拆迁之后一夜暴富,有论者分析得好,“他们是以丧失土地,丧失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未来的发展权利为代价的。”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惊诧于他们的“一夜暴富”。媒体固然有责任有必要引导这些“拆迁暴富者”理性消费、合理投资,但没必要以一种“瞧不起”的眼神去过分渲染他们消费的不理性。毕竟,“一夜暴富”的结果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只是被动接受罢了。
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眼神”看待这些“拆迁暴富者”,杨遴杰在《拆迁暴富的媒体共谋与缺位》一文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媒体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谋,没有人为产权受到尊重而鼓掌,没有人为谈判达成协议而欢呼,而是在不断以巨额数字以及花钱方式刺激眼球。对于整个社会,这样的行为似乎是在造成人群的敌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报道角度更让大家忽视了是对一些更深入问题的追问——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会采取谈判方式,而另一些地方政府却变得面目狰狞,只会以推土机开路?
所以,我们在“消费”了这些“暴力拆迁者”非理性的奢华消费后,不妨在冷静关注一下他们在拆迁中是如何伸张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毕竟,拆迁不应该是“失去家园”的悲剧,也不应该是“一夜暴富”的悲剧,它应该仅仅是一部权利对等博弈的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