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另类潜规则:看车识人


 

    上周,我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本来我对这种电视征婚节目不太感冒,但其最近在网上实在是太火了,看来好奇害死猫,一点儿不假。节目中,一位男选手提到自己有房有车的时候,主持人就问4号女选手在那儿低头嘀咕什么,4号女选手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她在从男选手给人的第一印象中判断:他有多大平米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


    我觉得这个女生有点“势力”,不可否认,爱情也需要面包,物质的需求在爱情中很重要,不过抛开爱情变质的话题,我开始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汽车形象与人形象的能否对应。换句话说,是否是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车?两者有共性现象么?


    现在这个社会,是年轻人的社会,他们逐渐引导着商品趋向年轻化、个性化。而职场白领又是年轻群体的佼佼者,占据各大汽车厂商关注要素中的首要位置,同时这部分人群购车的主要价格区间为10-15万左右,占总体价格的83%。看来,10-15万的价格是这部分群体介于面子和费用之间的平衡。面子,对于白领来说,车是身份的另一种证明;费用,虽然是白领,但依然是事业的奋斗期和打拼期,太高的价格也不太容易接受。 

  

    在关于对车型倾向度的调查中,日系车较德系车颇受这部分群体欢迎,尤其本田旗下的几款车型。凭借在国内市场经营多年所形成的良好业绩及公关形象,本田车型赢得了最高的喜爱度评分。尤其根据调查显示,像锋范这样的车型最吸引500强等大公司里的白领,符合他们的消费需求。


    同时调查分析师指出,像职场白领这种喜欢把Teamwork、Brainstorm挂在嘴边的人群,受精英文化的熏陶,会刻意雕琢自己的生活方式,且比较倾向于西化的生活:精致简洁、注重感性消费。而锋范较被该群体所追捧,主要是因为其外观时尚、代表身份,平时开着上班,周末开出去会友,让地球人都知道自己时尚独立、地位不俗。


    说到锋范,让我想起了同学最近提到的郁闷事儿,朋友是某三甲医院的小大夫,她当时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反正就看上了30多万的VOLVO C30。事情经过是,因母亲节快到了,她想提前准备个礼物,周末开车去商场购物,人较多,所以停车位显得紧张。要说北京什么都好,就是车太多了,让人无奈啊。她把车开到停车场,发现离正门入口附近,恰好有一个空位,而一辆锋范也准备停放,估计锋范车主也相中了这个位置。因为从商场出来之后,就能直接走到自己的车位,不用在绕远。


    郁闷的事情来了,可能是保安觉得锋范比C30有点档次吧,特意跑过来,引导锋范车主倒车停放,而朋友则被引到了一处相对较偏的地方。看来,现在“人是衣裳,马是鞍”的道理一点没错,以至于我建议朋友,可以在车身上喷上“此车值RMB30万”几个大字!不过,该建议未得到朋友的采纳,反而我却被她诬陷成“小人”,看她的笑话。 


    其实,像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现在还是挺多的,凡是有车的车主都应该有此体会——看车识人。这对于职场的白领来说,更为明显。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但收入让父辈们感叹,而且生活状态又被“象牙塔”里的后生们所憧憬。所以,白领期望得到社会地位的认同,同时也显示出自身与普通人的区别。而作为身份表达的汽车,则成为这一群体所依赖的对象。换句话说,看车识人有点OUT了,更主要的是,白领想通过爱车表达一种Idea,身份、品味甚至是地位,或者说的更纯粹点儿,就是领养一种生活、拓展生活的半径。


    我想到一句调侃白领的话“他们懂外语,而且还很神秘……”。但职场白领所表现的,或许个性时尚、或许具领袖气质、或许坚持理想,总之是,肯为梦想奋斗的一群人。这不得不说与目前汽车市场上,锋范所诠释的内涵“优品生活态度,达人精神风范”,不谋而合,进而去优雅生活,享受自由与精彩,以充实的价值博得尊重。在这个精神层面上,汽车形象与人形象达到了相同的一致性。“选择什么样的车,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这句话初次听起来,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但仔细琢磨一下,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