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
草根,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国家经济中,草根经济通常是指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草根金融也就是配合草根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尽管国家为解决民间投资融资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民间投资难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难度大,银行信贷仍是融资主渠道;在银行信贷中,银行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中国草根经济体融资难是什么原因?主要是缺乏草根金融体系。
根据草根金融的性质定位,专家指出草根金融具有多项优势。在制度方面,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草根金融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既使有不高于基准贷款利率4倍的限制,这个空间也是相当大的,不会影响草根金融的市场化运作。可以说,草根金融是一种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
在信息方面,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的,有的借款人为了得到贷款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或实施其他造假行为,而草根金融的借贷当事人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
在成本方面,在草根金融间的融资过程中,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后的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也不需要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因而融资交易成本较之正规金融明显偏低。
在效率方面,草根金融融资无烦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
在风险控制方面,草根金融具有很强的信用约束,不存在道德风险,违约率很低,据业内人士调查,民间金融活动中的违约风险要大大小于正规金融。草根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将是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草根经济融资难的关键或者说主要的瓶颈是什么?不在于政府的政策不好,当然需要继续提高。也不在于这样企业自身毛病太多,银行看不上他们,当然他们也需要提高。但是更主要的是现行与大银行为主体,无服务大中型企业或者是若干政府机构为目标。基于正规财务报表和充分抵押物运作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草根经济体的特点和融资需求,这就是我们小经济体融资难的根本毛病。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强调的是“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即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这既是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范围的重要方面,又是有效解决民间投资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若干意见》主要提出三方面政策措施:一是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
二是降低民间投资金融服务机构的成本和风险。落实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简化中小金融机构呆账核销审核程序。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
三是完善担保体系。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此外,《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和防范金融风险。
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很可能对大金融产生较大挑战。
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
大力建设与发展中国的草根金融体系
草根金融需要草根经济来办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