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和iPhone合作是找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的理由有这么几条:
1、苹果以及外企等总部决策机制,使得产品对本地市场反应慢,无法应对本地的竞争。
2、苹果操作界面以及应用商城等,都需要遵从其全球的格局,不愿意为中国用户做定制。
3、出于全球战略和定位的考虑,产品、价格和应用策略等很难本土化。
目前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看,上述理由还是成立的:国际化公司不是不想赚钱,不是不想占领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就是无法做到和本地合作者同心同德。其结果是,影响了本地合作者对其用户服务的产品节奏和市场节奏,最终影响到合作的效果。
这种状况是普遍的。无论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还是中国联通,这些大名鼎鼎、拥有巨大市场资源的老板们都在外企面前吃尽了苦头。中国移动等为了说服诺基亚、摩托罗拉之流和自己合作,不惜一次次地周游世界、苦苦游说,并以大量政策贴补。彷佛是战国时代求职的说客,寄寓檐下,但收效一般。与此情境相对照的是,它们和国内设备商们的合作却顺风顺水,并保有王者之风。无论是和华为、中兴,还是和联想、酷派等等,都是一拍即合,雷厉风行,合作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和乐Phone们的合作,关键之处在于,它属于本土设备供应商和本土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大家采用的是同一种语言沟通,效率自然很高。大家采用的是用一种思维方式,自然容易理解。大家是同样的文化,每一个眼神都能够读懂。大家服务的是同样用户,在策略上就容易不谋而合。双方都以中国市场为核心,最高层能够平时打球在一起。而在有事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聚在一起了,不用走大流程,不用提前几个月约好,而且一年最多只能约见2次,诸如此类的。
当联通常小兵和联想杨元庆之间合作的时候,这样的默契就出现了。这个合作彷佛是两个哥们之间的合作:常小兵要做一个乐媒,杨元庆说好,年底给你拿出来。杨元庆说我的渠道可以帮你卖,常小兵说,这个好,我们来个双模式的渠道创新。何况这两人还是安徽老乡,在徽菜馆里,拉拉家常,把事情就定了。常小兵说,你的应用得跟我的应用商城规划一致;杨元庆说,这个是自然,要让你的用户觉得最方便才行。杨元庆说,我们觉得中国用户对价格很敏感,应该让普通百姓很容易接受;常小兵说:这个是英雄所见略同,咱们把价格拉到3000元以内,这个价格目前还没有智能手机能够做到。然后,我再给用户补贴,争取让用户零费用获得手机,把实惠进行到底。
这样,常小兵和杨元庆之间的合作就不只是一种商业合作,而是一种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培育市场、开拓市场,为共同的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从而获得联想、联通、用户三方共赢的局面。此外,联想的渠道商们也会获益,他们通过销售联通的话费,又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分成;跟联想的内容合作伙伴也会由于这样的合作而受益:用户才是硬道理。由此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利益。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很容易理解这种产业链合作、共同受益、进而让用户受益的机制: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了。如果合作的各个方面相互信任、充分沟通、沟通的效率足够高、对用户充分尊重,其结果就是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地降低寻租成本,由此把所节省的成本再体现到用户的利益上,就获得了多方获益的、端到端的价值链。
所以,联想乐Phone和联通的合作模式,为中国3G的发展提供了杀手锏,将会在以面向中国用户提供丰富而本土化应用的基础上,迅速拉下智能手机的价格门槛,让智能手机在中国普通百姓中普及开来,打破目前智能手机在中国用户中只占15%比例的局面。
而当乐Phone们这类应用先进、体验流畅的智能手机普及了,中国的3G乃至4G才能够真正蓬勃地发展起来,这就是用户为王的硬道理。
(文:方礼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