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国内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该报告称,中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为世界第一。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其中,未出现剖腹产手术指征(指当某种疾病符合诊疗常规所规定的标准,只有采用手术方式才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就进行手术的比例占全部剖腹产案例的11.7%。
“剖腹产已经失控”、“中国11.7%的剖腹产手术没有必要”、“医院逐利,‘钟爱’剖腹产”、“没有巨大经济收益,哪来的剖腹产率世界第一”……许多人将“罪魁祸首”锁定在了医院和医生身上。
孕妇对剖腹产存在认识有误 “产痛恐惧”、“择吉生育”、赶“上学末班车”心理推高剖腹产率。2000年世纪婴儿、2008年奥运小孩,一刀切式上学时间限制,怕阴道松弛影响以后性生活等等。 医生不愿给自己添麻烦 只有有那么一丁点问题,医生怕出现纠纷担责任,嫌自然分娩产程长,马上建议剖宫产。同时利益的驱动,使医生更愿意做剖宫产。 据了解,在欧美等国家,产妇和家属如果没有充分理由,很难说服产科医生做剖腹产手术。
专家建议不要把产妇当病人
剖腹产的潜在风险远高于自然分娩
就在不少孕妇倾向于剖腹产生育时,一项关于儿童多动症的调查让人揪心:在多动症孩子的求治者中,剖腹产儿童约占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