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完成了全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一季度就业情况统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2010届高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较上年有所上升,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协议就业率略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3月底,有4761家单位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发布2010年招聘需求计划,共发布岗位1.37万个,岗位需求人数9.84万个。按可比口径计算与2009年同期相比岗位需求人数增加 3.92万个,增幅为66.32% ,与近四年同期平均数相比增长50.27% 。
2010 届毕业生就业早期以与单位签订协议为主。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底,共有20235名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协议就业率为4.68% ,略高于上年同期 4.35%的比例。其中研究生协议就业率为 11.67% ,本科生为8.19% ,专科(高职)生为2.02% 。
职位统计情况显示,销售类、金融类、经营管理类、服务类等职位人才需求量较大,是比较热门的职位。
统计数据表明,毕业生需求地域比较集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需求旺盛。今年一季度,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五城市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五市发布需求数占全省毕业生需求总数的70.98% ,其他12市仅占需求总数的29.02% 。
同时,毕业生需求的行业,也多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六大行业。在一季度分行业毕业生需求排名中,制造业作为我省的优势行业和历年毕业生需求大户,发布需求量较上年同比增长37.53%,占需求总数的32.6%,位居首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建筑业分别以14.77%、7.6%、6.19% 、5.91%、5.76% 的比例居二到六位。
专业设置与需求脱节现象仍较严重
通过一季度招聘信息统计,本科生的需求量为4.03万个,专科生的需求量为3.43万个,中专生的需求量为2.19万个,研究生需求发布量最少,仅占1.97% 。从近几年各学历毕业生需求情况统计,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有逐年走低的趋势;对本专科的需求量比较大,也比较稳定;对中专生的需求有逐年增长势头。“这表明企业用人观念渐趋理性,更加务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张祝秀说。
但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高校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一季度全省发布就业岗位9.84万个,但是签订就业协议的只有2 万多人,空岗现象比较严重。而供给量较多的管理类、艺术类、 体育类、 法律类、 会计类、 医护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少,签约率很低。“再者,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张祝秀介绍,通过对一季度 12.75 万份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分析,有社会经验和实践经历的毕业生占69.28% ,有培训经历的毕业生占26.79% 。“由此看出,多数毕业生已经意识到社会经验和实践经历的重要性,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和培训活动,但通过对毕业生实践内容的分析发现,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无直接关系,主要以假期打工、产品推销、家教等体验生活的形式为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建议应当继续拓展高校毕业生面向企业就业的渠道,围绕经济工作重点大力拓展产业就业岗位、企业就业岗位。进一步清理制度性障碍,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环境,鼓励科研单位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建立多层次对接体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采取进一步措施,继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培训。
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