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空房地产?


本文发表于2010年4月29日《**证券报》

 

房价非理性上涨,逼政府连番出手。政府介入市场,是施加市场的外部干预;政策用药越多,负作用越大。在多次调控后,人们已对其疗效愈加怀疑。那么,能否在市场内部建立一支力量来稳定价格?


上市不久的股指期货给人启发。股市可以做空,楼市能否做空?


这是一个让人很有兴趣的问题,尤其是对应到眼下的高房价现状。既然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直接施压存在多种弊端,那能否曲线救国、设计一个衍生品工具,植入市场肌体内部,让房地产市场自己调节呢?


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只要存在对某品种的涨跌预测,就能设计相应的对冲工具。美国有两家公司最近推出以国内票房收入为标的的期货合约,就让笔者感觉期货合约无所不能。电影衍生品交易所的运作整体而言与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无异,比如,如果影迷看好即将上演的A片,相信票房能过1亿美元,可以选择买入价值100美元的相应期货合约,一旦A片卖出了1.5亿美元的票房,那影迷看完电影还顺带赚进50美元;反之,如果觉得B片票房表现将不尽如人意,则可用行动上的做空表达自己的观点。


票房都能引出期货,设计一个房价期货也不应是难事。美国的次贷危机更显示这种机制存在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因为房地产是无法做空的一项资产,美国的投资银行就无法得知究竟该给这些地产何种贷款利率,也无法防范和规避房价下跌的风险。不能做空,就没有合理定价,也就不知道其融资成本。所以美国人引以自豪的资本市场也不能免疫于次贷病毒。


有人统计,京、沪、深三城的房地产总市值约60万亿,全国房地产的总市值可能在140万亿左右,而A股总市值不到25万亿。房地产的巨大交易量和贷款余额都与市值相关,但市场还没有合适的金融工具来获得其合理的价格水平,促使其成为一项安全资产,这使得中国金融机构始终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有学者因此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研究推进指数化的房地产ETF产品,用申购赎回机制来提供做空途径。


如果买房者都预测房价上涨不可维持,同时他们也能像影迷一样看空市场,那楼市终能回归其合理的价格。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