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企业发展的润滑剂


     现代管理认为,一个富有人本思想的管理者,应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培植组织的亲和力。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和惟一目标,对人的感情投资才是最有效的投资。管理者如果漠视员工的情感需求,员工则易滋生消极怨恨情绪,久而久之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会不断降解,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信誉和经营绩效。

  这些年来,“以人为本”几乎成了每个企业在谈到企业文化时必提的一个词。“以人为本”对企业管理而言,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和尊严,努力激发员工的劳动和创造热情。因此,企业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家”的环境,使员工有归宿感、安全感、温馨感,企业领导要像家长一样关心和爱护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会为这个家自觉地积极创造,努力工作。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健康成长的土壤,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就是践行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员工的内心需要、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效的沟通机制、和谐的文化氛围、正确的价值导向等都是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来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够最大范围的规范职工的行为、凝聚职工的力量,使每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企业得以稳健、和谐、持久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今西方国家许多优秀企业都很重视加强情感管理,如为了尊重个人,摩托罗拉公司一方面不断致力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竭力促进员工的发展。同时,摩托罗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与员工的对话,强调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义务和责任。还有诺基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M公司培育员工主人翁精神和自律性,形成同事间的相互比较、挑战自我的环境等做法,都是很好的例子。情感管理最能体现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绪,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

  情感管理将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心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员工个人心理目标也得到实现。情感管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尊重人,不仅要求企业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劳动成果和价值,还需要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制度和待遇,良好的沟通环境给员工以光荣感和成就感等等。情感管理的宗旨就是为了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谋求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促使员工自觉管理。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优缺点。与其徒劳地矫正员工的缺点,不如重视发掘与善用他们的优点。研究表明:人类通常有24种情绪天赋,这些天赋通过人的思维、感觉与行为体现出来。对这些天赋进行分类,可以帮助经理人深入了解员工,并善用他们的长处。比如,有擅长把任何枯燥的主题都表达得生动有趣的“沟通者”;有能预感冲突并擅长化解纠纷的“和谐者”;有永远习惯与人比较的“竞争者”;有容易赢得他人信任的“领导者”;也有能了解他人,具备“换位”思维的员工。事实表明,由情感投入的员工所组成的团队,往往能获得杰出的成果。

  美国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当前面临的事件触及个人目标的程度是所有情绪发生的首要条件,当该事件的进行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目标是个人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它表现为个人的理想、愿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一般存在三类心理目标: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交往有关的目标、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目标,简称为生存目标、关系目标、发展目标。如果某些管理行为能够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随着企业结构的日趋扁平化,企业的高绩效主要源于员工的自发进取。因此企业要帮助员工发挥天赋潜能,架起员工与工作团队、员工与顾客、员工与企业间的情感桥梁。用情感管理润滑企业的发展瓶颈,成为促使员工投入情感的动力,成为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润滑剂。

  参考资料:

  1、情感管理——和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性力量(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管理者的“感情管理”(
39健康

  3、情感管理 企业发展的润滑剂(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