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大国若烹小鲜”


提要:“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都只是对其字词作出解释,因而显得肤浅甚至可笑。本文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当今世界的治国方略,对老子的这句名言作出了较为充分且深刻的论述,从而使其更加闪烁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国家、烹、小鲜、简单。
 
中国哲学的鼻祖老子在其所著的《道德经》第六十章里开宗明义地讲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也是一句在政界和商界被引用得最多的话。198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当年的国情咨文中也作了引用。
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解读都定格在这样一个层面上:治理大国,就像烹制一条小鱼一样。更有滑稽者曰:治理国家应该像煎一条小鱼,不要反复地翻转。因为小鱼很嫩,若反来复去地煎就会将鱼弄烂,一道好菜也就泡汤了。并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不能反复地折腾,这样,国家就肯定治理不好。
虽然不能说这种解读是错误的,但从企业管理及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无疑又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这里对“鲜”的解释是指鱼虾等水产品,也就是说老子在这里讲“鲜”的并不一定是指鱼,也可能是虾、贝、蟹等同样鲜美可口的东西。假若是只虾,它才不怕你反来复去地煎呢,只要你不用锅铲去剁,只会是越煎越老。我想,这种解读的思维方式应来自于上个世纪几十年来对中国现实治理的感受,且受其惯性的影响而发出的一声消极的叹息,完全不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
先哲用词练达,微言大义,寓意深刻,点到为止,从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况且,斯人已逝,他不可能与我们再作现场的对话,唯一的方式只能靠我们在正确地理解了他的整体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再去作深度的思辨。思辨得清不清晰,解读得好与不好、到位与不到位、准确与不准确,完全可反映出我们思辨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因这种深度和广度而产生的顿悟。倘若将“治大国若烹小鲜”仅仅说成是治理国家就像烹制一条小鱼一样或治理国家犹如做小菜一碟,那么,老子就配不上(至少在这句话上配不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因为你老子并未做过大官,只是周王朝时的一个国家图书馆馆长,毕竟管书和治国不一样啊,凭什么说出这样一句大话。进而可推导出里根在美国的国情咨文中的引用也是欠妥的。
其实,老子讲的这句话以及对这一章的论述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应该说老美是理解到了位的,反倒让人感到惭愧的是我们这些老子的儿孙们、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乃至政府官员没有理解到位,于是,才惹出前面讲的许多笑话来。
谁都明白,治理大国,尤其是象美国那样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都堪称一流的超级大国,应该是很复杂的、很辛劳的吧。但让我们看到的是,不管选出来的总统智商高也罢、智商低也罢,他们都在各个方面平稳地推动着美国的前进,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两千多年后,太平洋彼岸的人民也产生了这样一种共鸣呢?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民如此的自信,自信到把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天下最大的事看得如此轻松。据说,里根当政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得到评价最高的总统之一,还被誉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人们公认,在历届美国总统中,里根治国治得最轻松、最好,却休假得最多。
原来,这个强大国家的里面蕴涵着一股强大的力量,那就是体制的强大、民主的强大、法治的强大,以至强大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换句话说,只要具备了这样一些充分的条件,不管是让哪个人来煎鱼,政治家也罢,文人、武夫也罢,商人或农场主也罢,烹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到哪里去。当然,它的这种体制本身又保障了让最好的厨师来烹鱼。
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的方法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将一些复杂或所谓复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简单化。反映在政治生活上就是,宪法框架上形式的简单(只有国家的利益,民众的利益。1787年通过了《美国宪法》后,二百多年来,美国宪法的文本只作了很少的修改);国家体制上结构的简单(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总统制);行政手段上措施的简单(大市场、小政府)。反映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简单。如果你好脚好手,就得去自谋生路;如果你一时失业或伤残病痛,有社会和慈善组织来关爱;圣诞节有人给你送来了礼物,无需你在感恩节还他一个红包;施舍的人慷慨地施舍,并一如既往,受施舍的人如果哪一天发了,他又可能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施舍,也就算是对原来向他施舍的人作了回报;如果你想出人头地,那就去创业、就去竞选,勿需找关系、拍马屁、拉帮派……这样一种状况是多么的简单!为此,美国实现了自独立战争以来二百多年的长治久安,况且这种长治久安的现象看来还将继续下去,这在人类治国史上是一个最伟大的奇迹。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这又进一步地启示我们,老子为什么要用“烹小鲜”来比喻治大国,为什么不说成“治大国若吟小诗”,“治大国若哼小曲”或“治大国若算小题”呢,因为那些都是在说,只有“烹”才是去做。好一个“烹”字,体现出治国者一种亲历亲为的积极态度,一种参与其中的乐趣以及一种成功后的享受,况且,这一过程又是那样的简单、轻松。
我以为,这才是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所要揭示的真谛,这也完全符合老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无为而无所不为”。
最后,我将“治大国若烹小鲜”意译为:若要将一个国家治理成一个伟大的国家,那么,所制定的宪法及相应的框架结构应该是简单的,由宪法及一系列法律而设计出来的一套政治体制也应该是简单的,由这一套政治体制而产生的管理国家的手段也应该是简单的,简单得像烹制一道鲜美可口的佳肴那样轻松、那样从容。
 
附:
《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立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
其神不伤民。
非神不伤民,
圣人亦不伤民。
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
 
 
 
梁季平
 
博众房地产管理研究院
经营范围:房地产高端教育,房地产管理咨询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高科财富园2号A栋7层
电话:023-8686 8078
传真:023-8689 8070
手机:13658365095
 
博客地址梁季平的网站 http://www.chinavalue.net/262442/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