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碎片:名臣之后范文程


在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三个最著名的人物范文程、洪承畴和吴三桂之中,范文程是唯一的一个文臣,而后两者则主要是武将,而且在大清入关之后充当了大清横扫千军、定鼎中原的先锋。但是,洪承畴与吴三桂这两个人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吴三桂自不用说,最后是被大清定为叛逆之人而遗臭万年的,而洪承畴最后也被大清皇帝一锤定音,列为贰臣之首,也是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而范文程则不管是生前还是身后,大清对他都是礼遇有加,而且还荫及其后人。大清对他的态度和所给予的荣耀,与前两者可说是有天壤之别。

范文程,字宪斗,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辽阳(今天的辽宁沈阳)人。他曾经历仕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后的三代君主,即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范文程被称为大清开国的文臣之首。

据《清史稿》所说,范文程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人(《清史稿》:“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二十七世孙也”,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作为汉族名人的后裔而帮助作为异族的大清夺得江山,这就是范文臣被人非议的原因,甚至有人直称其为“汉奸”,将他与洪承畴、吴三桂等相提并论。

然而,范文程与洪承畴及吴三桂不同的是,范似乎并不是投降清朝的,尽管清史对范文程是如何归清的语焉不详,。《清史稿·范文程传》说:“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史文采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采、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而野史则说范文程是在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沈阳生员,时年18岁,次年至抚顺奔丧,之后恰遇努尔哈赤攻克抚顺等地大肆劫掠人口与牲畜,努尔哈赤“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其降民编为一千户”。而范氏兄弟也在降民之列。由于范文程身体颀长壮伟,引起了努尔哈赤的注意,于是便将他招到席前问话。而范文程的回话令努尔哈赤对他令人相看,并将他们兄弟编到镶红旗下。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范文程在努尔哈赤时代并没有受到什么重用,也什么突出的成绩。而当时他的身份,按照清朝的八旗制度,说白了也就是属于奴隶之列。

但是,到了皇太极时代,范文程似乎开始时来运转,其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皇术极极为倚重的亲信之一,特别是皇太极所信赖的汉人中,范文臣已经是牢牢的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继位之后,认真总结了其父努尔哈赤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欲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并以记已躬之得失”的思想,强调要调整满族与汉族的关系,缓和民族矛盾。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像范文程这样的既有背景又有才能的汉族人自然受到了重用。据《清史稿》记载:“太宗即位,如直左右”。也就是说,皇太极继位之后,范文程成了其亲信大臣了。

从此之后,范文程进入了大清的权力核心圈子并参与制定了大清伐明策略的制定、争取汉人官员的招降、进攻朝鲜以及抚平蒙古,最后清朝入关之后的一应国家制度与大政方针,无一没有范文程的参与与谋划。

(未完,待续)